周方见
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淮选学校 235025
阅读是一个民族永久的功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有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可从实际操作上看,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存在碎片化、应付化、内卷化现象,阅读的数量和品质远远达不到新课标的最低要求。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打破阅读壁垒,构建“家庭—学校—社区”“阅读生态圈”,让农村小学生像沙漠中的胡杨一样,汲取荒漠中一切营养水分,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
一、家校社共建“阅读生态圈”重要价值
“阅读生态圈”的构建能够破除农村学校、家庭、社区的“孤岛效应”,实现“阅读盆景”裂变转为“阅读风景”聚变,提升阅读“1+1+1>3”的效果。
家庭有需求。温儒敏教授说,现在语文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读书太少。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是家长主动、学生被动。一方面,家长不想让孩子把时间浪费在手机、电视、网络上,但家中藏书不足,加上对课外读物认识上有偏见,只机械强迫孩子读教本、做习题。另一方面,学校减负落实有力,小学生在校已基本完成学科作业,到家再强制阅读教材教辅,因厌倦进而厌学的心理撕裂在不断加大,经常和家长玩“猫和老鼠”手机争夺谍战游戏,家长心累、学生身累。
学校有要求。从统编语文教材编排目的来看,新教材想系统解决“文化快餐消费”大环境下“不读书、浅读书”的偏见。农村小学生阅读视野的狭窄、数量的不足,造成教育质量因“营养不良”而“瘦骨嶙峋”。尤其是农村小学生阅读年龄和阅读维度的失调,扭曲了学生认知梯度的成长,给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问题。一位三年级语文教师无奈地说:“该知道的他不知道,不该知道的他比老师还知道。”
社会有供求。实地调研中,淮北市烈山区投资建设农家书屋56个。在烈山区烈山镇华家湖社区农家书屋,200多平方整洁舒适的室内成排摆放着借阅免费的6128册图书;一墙之隔的电子阅览室,40台电脑可以凭借身份证号码免费登录,浏览电子书籍和报刊杂志。华家湖农家书屋负责人困惑的是,书屋建设很漂亮,前来阅读的成年人少,未成年人更少。
可见,破解农村学生阅读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二、家校社共建“阅读生态圈”策略
共建“阅读生态圈”要抓好几个要素,尤其是“立”和“破”“分”和“合”“奖”和“导”的问题。
1.建立阅读生态链条,明确“家—校—社”责任义务,让阅读成为一种常态。
首先,要明晰学校、家庭、社区的责任。
共建农村“阅读生态圈”,学校是阅读的主阵地,要落实组织统筹;家庭是参与细胞,是阅读的主力军、生力军,要推动示范引领;社区是检验学生阅读的主战场、试验场,要做好兜底工作。学校是阅读的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里写道“贫乏简陋的学校有了书,就足以称得上学校了”。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来说,学校必须是阅读的主阵地,要有步骤组织课外阅读,强化阅读技能,提升全面育人质量。家庭是阅读的主力军。社会有一种误解,认为阅读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学生是参与者,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家庭是阅读的主力军,孩子是阅读的生力军,寄托了家庭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基于此,更要发挥好家庭成员阅读多元互动作用。社区是阅读的主战场。学生的阅读技能、思想方法、阅读效能,只有得到社会的检验考核,才能确定是否优秀合格。
其次,要厘清学校、家庭、社区的义务。从国内外实践上来看,共建“阅读生态圈”,学校、家庭、社会要定准角色。学校牵头抓总。学校是筹划者、组织者、推进者,搭建家庭阅读和社区阅读桥梁,探索建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机制,做到“家—校—社”阅读的无缝对接、网格衔接、成长连接。家庭全员配合。一项调查表明,小学生在校阅读自觉性远远比在家要好,主要原因是家庭里缺少“陪读”和监督。家长想让孩子爱上阅读,就要带头远离手机、麻将、电视,和孩子共阅读、共成长。社区强化职能。社区要加大供给侧改革,建设书香社区,扎实有效推进全民阅读机制。要以农家书屋为基地,优化政府购买服务,为“阅读生态圈”提供基础保障。
2.做好阅读“加减乘除”项,合力筑实阅读生态圈,让阅读成为一种自觉。
首先,家校社要协同,丰富阅读资源。做到有阅之“物”,阅之有“趣”。丰富读本。有物可读、随时可读,搭建阅读角、阅读廊、阅读墙,与时俱进地不断更新。发挥“家—校—社”联动作用,优化图书“漂流”路径,提升书籍利用率。提升“读趣”。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来源于兴趣。”以低年级学生为例,学生喜欢图文音响类阅读,可多用音频视频阅读材料以“阅”促“悦”。
其次,家校社要共读,增添阅读情趣。“阅读生态圈”是一项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将阅读从学校延伸到家庭、社会,实现从“校门”到“家门”的过渡。师生竞读。完善图书室的软硬件建设,健全阅览室的规章制度,班班建设图书角,组建阅读兴趣小组,组织“读书沙龙”活动。做好学校“晨读经典10分钟”和语文课堂“诵读古诗文2分钟”阅读工作。语文课堂增设教师范读、师生赛读环节,在阅读实践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亲子悦读。阅读不能脱离家庭。制定家庭阅读方案,定时间、定人员、定范围,1-2年级亲子“悦读”10分钟,3-4年级亲子共读20分钟,5-6年级亲子伴读30分钟,让孩子和父母共同体验阅读成长喜悦。
再次,家校社要联动,优化活动载体。家校社共促学生阅读提质,离不开活动助推载体。竞赛孵化。学校与社区联合,由社区主办,在社区开展小学生作文大赛与演讲大赛,每年举行一次。实践提升。社区与学校联合,开辟专门阵地让学生主办文明家风、文明社区的专栏、板报。社会助推。发挥本地文化名人学习阅读明星效应,推动社区主题阅读文化的开展,增强“阅读生态圈”的引领力和向心力。
三、总结
阅读是学习能力的核心。农村小学生在阅读生态系统方面,先天性不足,通过“家—校—社”共建“阅读生态圈”的探索,树立大阅读和终生阅读观念,整合社会优质资源,激发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有效提升了农村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