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
人文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
摘要: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提质增效,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水平,需要探索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路径。面向未来,要通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应用实践水平、增强校园职业文化、优化师资力量这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新发展格局;就业创业教育;思政教育;融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与时俱进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战略抉择,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自2020年5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提到“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新战略部署。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于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1]面对这种新情态与新变化,新就业形态、新创业形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高校此时就应该肩负起更大的教育职责和育人使命,顺势而为、补齐短板,思考如何将高校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更好融合,拓展学生的就业创业理论与实践技能,增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本领,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之才,并最终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的教育目的。
一、增强教学品质,提升课堂育人质量
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场所,教学品质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质量。首先,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的影响,需要将就业创业教育思想融入进思政理论课中。要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的载体功能,结合新发展格局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主动挖掘就业创业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着重培养就业创业活动所需要的坚毅品格与优良意志。在教学法上,改变传统且普遍的说教式教学,针对学生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提供就业创业教育的经典案例和实践锻炼,提高学生对思政课堂的满意度和认同感,增进思政课堂教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其次,要创新就业创业通识课程内容。就业创业的思想除了在思政理论课和专业课程中需要体现外,还应当创新工作思路,专门设置培育大学生就业创业精神、教授就业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就业创业通识课程,以达到多课齐下、强化育人的目的。[2]当前,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很多高校已经认识到了通识课程对学生就业创业活动的重要指导意义,通过设置“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实践指导”等课程供学生学习,凸显了学校对就业创业的重视,但目前通识课程尚存在目标不明确、教育系统性不强、通识与专业融合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就业创业通识课程的育人性和实效性。鉴于此,高校可创新通识教育课程的内容和形式,关注学生需要和诉求,通过线上线下、课上课下、校内校外等多种手段进行就业创业通识教育,提供就业创业信息、拓展就业创业知识、明确就业创业目标,为今后的就业创业实践夯实基础。
二、注重实际应用,开展就业创业实践
新发展格局下,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不断涌现,如何确保高校毕业生适应新发展格局需要、深入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成为了一道现实命题。鉴于此,要将思想政治课堂搬到实践活动、真实工作场景中去,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就业创业实践的融合度,增强教育的实效性。高校要创新工作思路,发挥主观能动性,面向更广泛群体开展不就业创业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活动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例如,开展针对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师”培训班、推荐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比赛和“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将过去被动接受就业创业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提升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在“真刀真枪”的真实场景中锻造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需要的综合素养与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应积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主动性,从资金、政策、宣传、人员等全方位去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协会、创业中心等组织或部门的建设,利用场地、人员、政策等优势去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支持、带动、引导学生参与融入进就业创业实践中去,在学生群体中形成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报送就业创业的相关课题项目,撰写就业创业的研究报告,让专业研究与就业创业活动紧密结合,促使学生在“产学研”全链条中增强对就业创业活动的认知力,学会用更加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去指导就业创业实践活动。最后,高校自身还应该使顺势而为、主动作为,认真思考就业创业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实习实训基地等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理实结合,更好提升就业创业综合能力。
三、强化文化建设,丰富校园职业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体现在每一次课堂教学活动中,而且也要在校园文化中有所展现,因为校园文化是促进学生成长的重要抓手。因此,强化校园文化建设,并与就业创业教育融合发展,利于就业创业教育文化土壤的培育。学校就业指导部门、学生组织等可以在宣传栏、寝室入口、教室走廊等学生出入集中场所悬挂就业创业宣传标语,吸引学生更多关注就业创业相关内容和活动,打造就业创业良好氛围;利用三微一端、抖音等平台推送宣传国家、地区和学校最新的就业创业政策、方针等内容,用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就业创业知识最大限度普及开来。还可以定期邀请优秀校友召开就业创业宣讲、举办就业创业大赛、主题班会等活动,用感人奋斗事迹引起同学们的共鸣,在实际参与中激发就业创业精神,在实践中锻炼综合实干本领。[3]此外,还可以搭建校地企多方合作平台,将课堂搬到企业中、搬到真实工作场景中,让同学们深入其境了解就业创业环境,感受浓厚就业创业氛围。这些活动和措施的施行,有助于形成就业创业的大环境,大大丰富校园的就业创业的职业文化,增强开展就业创业的勇气和信念,培养同学们锲而不舍、合作进取、奋发有为的优良品质,让同学们在浓厚的校园职业文化的浸润中形成对就业创业活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优化师资力量,加强就业创业指导
就业创业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与学校师资队伍紧密相关,教师懂就业创业知识、会就业创业实践,那么就业创业教育水平一般就会有保障。因此要推动就业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确保育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建立一支专优秀的就业创业教师指导队伍。首先,要强化对指导教师的业务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既确保形成扎实的实践能力,又能掌握就业创业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理论和成果,从而为学生就业创业学习和实践提供专业指导和智力支持。[5]主要的培训措施可以包括:定期对教师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他们进入一线企业进行实践培训,积累实践宝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育人水平;其次,要通过资金、政策、场地等扶持手段,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平台建设,比如打造主体多元专兼职的教师队伍,既有一线的专业人员,也有擅长理论分析的专业教师,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就业创业工作需要,提供全方位的专业指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建立校、研、行、企多方联合育人的新机制。因此,高校可以从合作单位中邀请一批拥有丰富的就业创业经验、有一定教书育人能力的专业人员开展就业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利用他们的一线经验来开展思政教育和就业创业教育,实现思政教育与就业创业教育的双融合。
结语
新发展格局下,塑造我国国际合作新优势,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一大批实干本领强、综合素质好的就业创业型人才的支撑,而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机遇与挑战,高校应从教育教学、实践应用、文化建设、师资培养这几个方面来下大力气,推动就业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展,培养式发展格局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求是网.习近平总书记谈新发展格局[EB/OL].(2021-01-26)[2021-06-05].http://www.qstheory.cn/zhuanqu/2021-01/26/c_1127025862.htm.
[2]艾军,邹金成等.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2).
[3]欧阳润.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就业教育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20).
[4]赖晓桦.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融合之探索[J].高教论坛,2012(06).
[5]“90”后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6).
作者姓名:姜维,籍贯:湖北长阳,民族:土家:出生年月:1991.1 ,单位:江汉大学 ,科室:学生工作办公室 ,职称:助教 ,学历: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思政教育、职业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