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段班祥
[导读] 在互联网+的全新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公共课程也需要实现积极的改革和创新
        段班祥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519090
        摘要:在互联网+的全新教育背景下,计算机公共课程也需要实现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以此保证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要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人才。因此,当前需要针对以往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研究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确保能够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解决以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保证高职院校中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体系能够更加完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不仅仅体现在人才专业能力方面,对人才的基础计算机能力,也提出了相对比较严格的要求。因此,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高职院校来说,想要提升人才的竞争力,确保高职院校学生能够更好的开展工作,当前有必要研究在互联网+视角下,如何有效的开展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这不仅是保证提升高职院校人才综合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是保证人才培养体系真正满足社会需求的必然之路。
一、互联网+概述
        所谓互联网+就是指利用信息化的技术,促进各个领域、产业之间的有效融合,不断的经营管理水平和产业自动化水平,全面提升产业的竞争力。教育领域中的互联网+就是指将教育与互联网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网络途径、资源,结合现代化的教学技术,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保证教学效果,拓展教学广度和宽度,保证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知识,朝着综合性人才的方面不断前进。在全新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与互联网有效的融合在一起,对于加快计算机教学改革进程、帮助专业教学适应社会发展等,都有着一定的作用[1]。同时,通过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能够不断提升高职院校中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保证其能够成长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综合型人才。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选择不合理
        针对教学改革工作来说,有效的优化教学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尤其是针对学习资源的优化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能够产生非常直接的影响。但是根据当前各个高职院校中对于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成果来看,在教学内容设计和安排上,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不仅没有真正结合学生的专业情况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同时内容也比较单一[2]。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无法发挥出互联网+的真正优势,也容易造成学生出现厌烦心理,影响教学改革的进程。
(二)教学方式过于单一传统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主要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其它专业学生,其重点在于传授及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和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业提供一定便利,使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而当前公共课程教学中,由于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和传统,是造成教学改革无法有序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无法提起对于计算机学生的重视程度,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计算公共课程的积极发展[3]。
(三)教学资源更新速度慢
        在互联网+的支持下,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始及时的对现有计算机公共课程实施教学改革,旨在不断完善教学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优势,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其中也存在一部分高职院校并没有真正重视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没有及时的对现有教学资源进行更新,资源的更新速度比较慢,内容滞后性比较突出,与当前技术的差距比较大[4]。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后,也无法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容易出现比较严重的脱节问题,对于学生的形成良好的综合能力非常不利。
三、互联网+视域下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改革措施
(一)完善教学体系,改革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首先,需要在充分领会互联网+作用的基础上,按照社会发展、市场需求作为导向,将教育内容分为公共课、专业课两个部分,其中公共课程主要包括非计算机专业其它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知识教学,如会计专业计算机课程等、工商管理计算机课程等。

而专业课程主要是面向一些非计算机专业,但是对于专业计算机能力有要求的专业学生,如在公共课中加入c语言、java等教学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要求,同时也实现对现有教学体系的完善,对于有效的落实教学改革非常有利[5]。其次,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当前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开始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在教学改革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全新的内容加入到课堂中,本着以就业作为导向、以学生专业发展为根本的基本原则,对公共课程的教学进行细化,优化现有的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能够真正符合社会需求,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综合人才。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
        高职院校中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活动,需要在注重实操训练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首先,高职院校中一般会在课程体系中设置比较多的理论知识课程,尤其是公共课程,对于课程实践不够重视,造成学生无法形成良好的实践能力。因此,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将高职院校中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从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转向“理实结合”的方向,按照国家在高职教育改革方面的全新思路,有效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以此保证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为其今后更好的适应岗位提供一定支持。其次,高职院校积极加强校企合作,采用标准化、集约化的模式,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对应的实训基地,引导学生在实际的学生中,能够按照企业中对于岗位的实际要求,开展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保证高职院校中的人才走上岗位后,能够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同时也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支持[6]。
(三)更新教学资源,建立学习平台
        针对高职院校中当前教学资源比较落后、与社会严重脱节的问题,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工作,需要通过建立对应的学习平台,充分的收集和利用现有教学资源,保证教学效果。首先,高校需要加大建立和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力度,不断的对资源库中内容进行个更新和维护,并且聘请专业的人员对资源库进行管理,保证能够资源库中内容真正实现与时俱进,及时的得到更新,为教师更加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一定支持。其次,高校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由于公共课程课时较少,教学效果不佳,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线上学习平台的方式,将网络资源、教学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除了将教师日常授课的视频录制好上传到平台中以外,还可以及时发布一些关于不同行业的最新消息。这样不仅能够减轻教师的一部分教学压力,还可以非常有效的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升学习兴趣,保证教学效果,真正实现“互联网+教育”,为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更加有序开展提供支持。
结语:
        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需要在充分发挥出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结合社会中对于人才的实际要求,将各项措施有效的落实在实际中。因此,需要在明确互联网+的真正作用基础上,通过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资源等方式,开展更加有效的教学活动。以此保证能够不断提升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为社会输出更多的综合、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严心宏.大学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及评价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20(01):159.
        [2]王建华,陈冰红,杨雪玲.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系统设计[J].现代信息科技,2020,4(01):88-89.
        [3]阳晓霞,谭卫.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19,35(04):136-138.
        [4]张潇文,邓涵月.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设计分析[J].东西南北,2018(21):127.
        [5]孟安宁.大数据时代计算机公共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8,20(06):190.
        [6]于守霞,李静.“互联网+”时代高校公共计算机课程教学新模式探索[J].人才资源开发,2017(06):117-118.
        段班祥(1971-), 男, 湖南武冈人, 教授, 硕士, 主要从事数值计算、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计算机工程技术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基金项目: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基于信息素养培养的高职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19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