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人际关系本质的分析及其指导作用——以同学关系为突破点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55卷10期   作者:林志
[导读] 虽然人际关系确乎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本质仍无法被现代人清晰或彻底地挖掘出来
        林志
        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江西新余 338000)

                                                            

 
        虽然人际关系确乎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本质仍无法被现代人清晰或彻底地挖掘出来。与此同时,人际关系所包含着的一些特征仍然埋藏于大量的人际交往的实践之中。而我们则可以以同学关系为突破点,具体分析出人际关系的本质及其特征,进而挖掘其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际关系;人际交往;同学关系;利益
        



        人际关系是现代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基于一定的客观事实同时运用合理科学的理论以及方法分析出人际关系的本质以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有相当大的积极意义。通过对同学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人际关系的本质及其指导作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倘若有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人际关系的定义
        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是指人与人之间,在一段过程中,彼此借由思想、感情、行为所表现的吸引、排拒、合作、竞争、领导、服从等互动之关系,广义的说亦包含文化制度模式与社会关系。其主要表现为人们心理上的距离远近、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倾向及相应行为等[1]。具体而言,它包括但不限于同学关系、朋友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战友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等关系[2]。从宏观层面来看,人际关系主要包含两个大的方面:相交和相离。相交指的是在个人行为体之间已经建立了一定的人际关系,而相离则指的是在个人行为体之间还未建立一定的人际关系或个人行为体脱离了之前所建立的人际关系。

二.人际关系的具体状态及其具体状态的特征
        在正式开始分析人际关系的本质前,笔者需要先阐述人际关系的四个具体状态及其具体状态的三个重要特征:
        基于个人行为体关系的亲疏程度的不同或者并未建立或继续维持人际关系的客观事实,人际关系可被分为四个具体状态,它们分别为浅层相交,中层相交,深层相交以及相离。首先,正如前文所言,相交被分为三个互有差异却互为贯联的层次——浅层相交,中层相交以及深层相交。其中,浅层相交的具体含义是:各个个人行为体知道且仅知道各方的姓名与性别,并且除了出于基本的礼仪和礼貌的必要的寒暄以外,各方几乎不会有任何的实质性的交流;中层相交的具体含义是:在第一个层次的基础之上,各个个人行为体知道各方的包括语言风格、行为模式以及所属环境在内的充分暴露于公众视野中或为大众所知的信息同时各方会时不时地进行实质性的交流,但其仅仅局限于非隐私层面的信息的交流;深层相交的具体含义是:在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之上,各个个人行为体知道各方的包括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在内的隐私信息同时愿意主动地高频率地进行日常琐事的分享与内心深处的想法的交换与交流;其次,相离的具体含义是:居于一定的客观环境中的个人行为体虽然能够以一种显而易见的方式感知或者观察到其他个人行为体的存在,但是在他们之间并不会产生任何实质性的交流与接触,即在这些个人行为体之间并没有产生所谓的相交。在一般情况下,这些个人行为体仅仅知晓各方的性别或姓名;在较为极端的情况下,他们或她们甚至于对于对方的性别或姓名都存在着疑惑或完全不知情。基于对大量的人际交往实践的观察,笔者发现:基于某些客观因素的不可逆转的推进与变化,人际关系的具体状态往往也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具体而言,具体状态会在相离与相交之间来回变化,同时也会在三个层次的相交之间来回变化。在此,笔者将此类现象归纳为人际交往具体状态的迁跃性。
        人际关系具体状态的三个重要特征分别为绝对不稳定性(或绝对运动性),相对稳定性(或相对静止性)以及迁跃性。客观而言,人际关系具体状态常常会由于涉入其中的各方的具体实践的开展或一些域外的客观因素的介入而产生显著的或并不显著的动态的变化;同时,大量的人际交往实践都充分地表明,这种变化是永恒存在的。换言之,人际关系具体状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都处于“运动”的状态。在此,笔者将此类现象归纳为人际关系具体状态的绝对不稳定性(或绝对运动性)。在一般情况下,人际关系具体状态从微观层面来看往往呈现出阶梯式的渐进的上升、下降或极剧上升、下降的特征;但同时,其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所产生的变化的幅度较小甚至于小到可以忽略不记的情况也是有概率出现的。换言之,在部分时间内,人际交往具体状态从宏观层面来看可能会基本保持不变或趋于稳定。在此,笔者将此类现象归纳为人际交往具体状态的相对稳定性(或相对静止性)。
        综上所述,基于笔者对客观事实的收集、观察与分析,人际关系涵盖了四个具体状态,即相离,浅层相交,中层相交以及深层相交;其具体状态具有三个重要特征:绝对不稳定性,相对稳定性以及迁跃性。

三.对人际关系本质的分析

三.(1).同学关系
        第一种情况是同学相交。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些同学相交的客观基础,即他们为何而相交。
        对于处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层次,即浅层相交和中层相交的同学而言,他们的相交完全是由于一些无法颠覆或改变的客观因素所导致的,其包括但不限于基于个人能力差异的客观环境的分配,团体活动的成员分配等因素。他们在一个相对固定且稳定的环境中,基于自己对于社交的需要,从而与同处于该环境中的成员开展社交活动。但由于各个同学对于社交的需求程度都不尽相同,进而导致那批社交需求相对较弱的同学的相交仍维持在第一个层次,而另外那批社交需求相对较强的同学的相交则由于相对较高频率和较大强度的互动发展到了第二个层次。简而言之,处于浅层相交和中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是其共同分享的客观环境以及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
        对于处于第三个层次,即深层相交的同学而言,他们的相交往往在第一个和第二个层次的基础之上,同时基于这些同学对其能够从自己与之交往的同学身上获得足以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的客观事实的研判进而发展成了第三个层次的相交。在此过程之中,这些同学往往会选择消耗自身的大量的以致于难以计数的资源以维护和维持其处于第三个层次的交往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事实上,这种交往也同时伴有相较于第二个层次的交往而言频率要高得多、强度要大得多的互动。这种实践的最终结果便是:在一般情况下,这些同学往往能够获得无限趋近于甚至远远高于其预期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并以此满足了自身的特定需求。简而言之,处于深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是其共同分享的客观环境、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以及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
        其次,笔者将对其客观基础的本质进行一个剖析。
        正如上文所言,处于浅层相交和中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是其共同分享的客观环境以及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基于笔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分析,所谓的客观环境其实指的是同学生存、发展与享受的基石或基础,因为它能够同时也仅有它能够为同学提供一定规模的包括物理环境和生存必需品在内的客观资源,以满足其对于生存、发展与享受的最低要求或底线要求。换言之,在一定程度上,该客观环境能够满足同学对于生存、发展与享受的需求;与此同时,在这其中发生的任何变化,不论其大小,都会对同学所处的客观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确乎影响到同学的生存、发展与享受。基于这两个客观事实,笔者发现,该客观环境对于居于其中的同学而言是极其重要的。此外,笔者还需要引入一个概念——利益。利益是一个社会学名词,指人类用来满足自身欲望或需求的一系列的物质和非物质层面的产品,其包括但不限于金钱、领土、权势、色欲、情感、荣誉、国家地位、主权等等。换言之,但凡是能满足自身欲望的事物,均可称为利益[3]。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该客观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同学的利益。换言之,该客观环境在本质上就是同学的利益;至于所谓的同学的对于社交的需要,它其实指的是同学对于与其他同学进行实质性的互动有一种在事实上无限趋近于本能的需求。而所谓的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实质上就是获取由浅层和中层同学相交所带来的非物质层面或精神层面的积极且正向的主观感受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旦实现或一旦完成便能够为同学带来所谓的积极且正向的主观感受。同时,结合上文所提及的利益的概念,我们确乎可以这么说:该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同学的利益。换言之,该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在本质上就是同学的利益。
        正如上文所言,处于深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是其共同分享的客观环境、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以及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至于所谓的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其实分析此种动机的本质的方法与分析满足自身对于社交的需要的动机的本质的方法是完全一致的:所谓的同学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其实指的是同学对于与其他同学进行实质性的互动,以从其他同学身上获得足以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资源的较为强烈的需求。而所谓的满足这种需求的动机,实质上就是获取深层同学相交所带来的一定规模的物质层面的产品或非物质层面的积极且正向的主观感受的倾向,这种倾向一旦实现或一旦完成便能够为同学带来所谓的一定规模的物质产品或积极且正向的主观感受。同时结合上文所提及的利益的概念,我们确乎可以这么说:该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就等同于同学的利益。换言之,该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在本质上就是同学的利益。
        自此,笔者已经分析出,同学相交的客观基础的本质皆为可获得的利益的增加。那么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即同学相交的本质实为可获得的利益的增加。
        第二种情况是同学相离。
        首先,让我们看看这些同学相离的客观基础,即他们为何而相离。其实想要解答这个问题只需要联系上文所提及的同学相交的客观基础即可。同学相交,即意味着在这些同学之间确乎发生着实质性的互动。而同学相离则刚好相反,即意味着在这些同学之间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或曾经发生过的实质性的互动被涉入其中的同学所刻意地终止。
        对于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的同学而言,其相离完全是由于其与其他部分同学的社会生活并没有相交的部分或相交的部分过小甚至于可以忽略不记。换言之,这些同学并不具有发生互动的客观环境,其包括但不限于共同分享的用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理环境、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等环境。由于缺乏互动产生所必需的客观环境,所谓的社交需求必然不可能产生。因此,对于处于这种环境下的同学而言,与其他部分同学共同进行人际交往的想法和实践,在某种程度上,其可能性几乎为零。简而言之,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的同学的相离的基础是其发生互动的客观环境的缺失。
        对于曾经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但其最终被人为地终止的同学而言,他们的相离则是由于他们在互动的过程之中无法从其他同学身上获得与自己先前所设立的包括规模和质量在内的最低预期相匹配的资源甚至于造成了自身原本所能够完全控制与利用的资源的不必要的耗损或完全的消耗殆尽。换言之,这些同学所进行的互动难以或无法为他们带来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甚至于损耗或耗尽自身本就拥有的那部分资源。从这个层面而言,这些同学对于继续进行实质性的互动的动力或热情将大打折扣甚至于完全湮灭。与此同时,这些同学为了有效地对冲或完全消除这种对他们而言相对不利的互动给他们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其往往会采取一种直截了当或近乎于模棱两可的方式,以结束这种对其而言相对不利的互动。简而言之,曾经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但其最终被人为地终止的同学的相离的基础是其互动所带来的难以或无法遏制的负面影响。
        其次,笔者将对其客观基础的本质进行一个剖析。
        正如上文所言,没有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的同学的相离的基础是其发生互动的客观环境的缺失。结合上文中的对于处于浅层和中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客观环境的本质的分析,我们发现所谓的发生互动的客观环境的缺失的本质实为可获得的利益的减少。


        正如上文所言,曾经发生过实质性的互动但其最终被人为地终止的同学的相离的基础是其互动所带来的难以或无法遏制的负面影响。结合上文中的对于处于深层相交的同学的相交的基础——满足自身对于获取能够满足自身特定需求的资源的需要的动机的本质的分析,我们发现所谓的互动所带来的难以或无法遏制的负面影响的本质实为自身利益或可获得的利益的减少。
        自此,笔者已经分析出同学相离的客观基础的本质实为自身利益或可获得的利益的减少。那么我们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一个结论,即同学相离的本质实为自身利益或可获得的利益的减少。
        从上述的文本中,我们发现:同学关系的两个具体状态,即同学相交和同学相离,前者的本质实为可获得的利益的增加,而后者的本质实为自身利益或可获得的利益的减少。因此,我们在事实上完全能够做出一个论断,即所谓的同学关系的本质实为利益关系。

三.(2).除同学关系以外的其他人际关系
        基于所谓的人际关系实际上都是某种在人与人之间发生互动的社会关系的客观事实,我们在分析除同学关系以外的其他人际关系的本质时实际上仍可以采用分析同学关系本质的方法。因此结合上文对于同学关系本质的分析所采取的方法或策略,我们同样可以准确地分析出除同学关系以外的其他人际关系的本质实为利益关系。

三.(3).小节
        综合上述基于客观事实与理性分析方法的论述,笔者在事实上分析出了人际关系的本质,即利益关系。

四.从人际关系本质中可以挖掘的东西

四.(1).相对利益观:
        根据对人际关系本质的论述,人际交往的整个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一个个人行为体自身利益在人际关系中发生动态的变化的过程。从这个层面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中挖掘出一个基于客观事实与理性客观精神且能够为现代人带来些许启迪甚至于提供一定的科学、合理的指导的新概念或新视角,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现代人对于合理且妥当地认识、理解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需求,即相对利益观。所谓的相对利益观指的是,基于对自身的需求与利益的考量,个人行为体以一种相对理性且科学的方式,对其他个人行为体能否为自己带来实质性的利益或资源或者能为自己带来多大规模或多高质量的利益或资源进行一个基本的框架性的研判。其实笔者在前面分析人际关系的本质时所采用的方法,实质上就是相对利益观。

四.(2).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
        一般而言,我们在实施任何具体行为时,都需要将其限定在为社会及其成员所普遍认可与接受的道德与法律的框架之内,以保证我们的行为正当,合理且合法。我们在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时也是如此。
        请注意,人类是一种社会性动物,这其中的“社会”的具体含义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人类生活共同体[4]。换言之,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任何一位个人行为体的任何行为将会对其周边的其他个人行为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除自己以外的其他所有个人行为体都视为所谓的不可控因素。那么,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应当坚持怎样的原则呢?笔者认为,兼顾各方的合理关切的原则是一个相对妥当且合理的选择。换言之,不损害其他个人行为体的正当且合法的利益。退一万步讲,一但该个人行为体成功地践行了该原则,那么该个人行为体就可以在人际关系中占据道德高地并且运用在事实上符合正当标准的充分的理由,以在其他个人行为体基于非正当的理由或借口来触碰或损害本就属于该个人行为体的利益之时,对参与其中的其他个人行为体做出对等的抨击和反制,进而维护其合法且正当的利益。因此,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原则便是不损害其他个人行为体的正当且合法的利益。
        同时,请注意一个极其重要的客观事实——不论是哪个国家的人都会爱自己的国家。那么,尤其作为中国人的我们为何要爱这个国家?中国是一个家国一体的文化国家,所以我们中国人经常说大家与小家;没有国家,那么这个小家就不可能存在。中国人经常提及“国破家亡”这个词。国家不存在了,我们也就没有各自的小家了,我们就都成为亡国奴了。所以爱这个国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必须。对此,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那么“爱国”的最低标准或底线在哪?它在于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都难以或无法对整个社会及国家做出实质性的贡献。基于此客观事实,我们作为包括在“绝大多数人”之中的普通人,至少需要或必须做到不损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与此同时,作为处于社会环境中的人,我们无时无刻都处在社会和国家层面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制约之中。换言之,倘若个人行为体逾越了基本的道德规范或触犯了法律法规,其一定会受到社会和国家层面的批判或审判以及紧随其后的处罚甚至于刑罚。那么,何为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其为社会以及国家为居于其中的全体个体行为体所划定的有关社会及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核心利益的红线或底线,或者可以理解为社会及国家在自身根本利益和核心利益受到个人行为体的非正当的侵害时所预设的最低容忍限度。因此,从这两个层面而言,个人行为体在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需要谨记另外一个重要原则——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
        综上所述,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为不损害其他个人行为体的正当且合法的利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

四.(3).基于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具体措施
        笔者认为个人行为体在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时可采取如下的措施。
        首先,个人行为体可以基于自己的观察与研判,对其他个人行为体所创造的且能够为自己所用的价值或利益做一个大概的或不需要过于精确的评估,以对其他个人行为体进行一个大致的分类。该分类主要是基于人际关系所涵盖的四个具体状态,其具体为:适宜分离类,适宜浅层和中层相交类以及适宜深层相交类。
        其次,在实现为满足自身对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求所必需的资源的充分供应的基础之上,个人行为体可以根据其所做的分类,将自己所拥有的物质和非物质资源投入到分属于不同类别的其他个人行为体的身上。在一般情况下,从宏观层面来看,个人行为体在分别属于适宜分离类,适宜浅层和中层相交类以及适宜深层相交类的其他个人行为体的身上所投入的资源的规模和质量呈现出显著的阶梯式上升的特征;从微观层面来看,其在属于适宜分离类的其他个人行为体的身上所投入的资源几乎为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个人行为体与其他部分个人行为体,由于一些偶然的或相对特殊的客观条件而进入了浅层相交之时(不过这种状态很快便会回到相离的状态),即在其中一位个人行为体恰巧有持续时间较短且相对紧急的需求,而涉入其中的其他个人行为体基于对满足对方的这种需求不会对其自身利益或资源造成明显可见的损耗的客观事实的研判,会选择让渡自己的部分极其微小的利益或资源以满足对方的需求之时,个人行为体在本属于适宜分离类的其他个人行为体身上所投入的资源并不为零。
        最后,个人行为体可以将自己从其他个人行为体身上所获得的资源或利益与在其身上所投入的资源做一个基于有着客观且统一计量单位的较为精确的数据的比较或对比,以为该个人行为体,在对于是否要继续维持目前的与其他部分个人行为体的人际关系具体状态一事做出具体决策时,提供基于客观事实的较为客观的判断依据。

五.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与使用绝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区别
        笔者在此论述的是相对利益观与那种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信奉的绝对利益观。虽然使用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获得能够满足个人行为体的特定需求的利益或资源,但是分别使用这两者处理人际关系却有着极其显著的区别。其区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重要原则和具体措施。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者在重要原则方面的区别。正如上文所言,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是不损害其他个人行为体的正当且合法的利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国家的核心利益和根本利益,而使用绝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则与其刚好相反,即如若有必要,会选择损害除自己以外的其他行为体的利益。绝对利益观的核心特征是将自己的利益视为绝对的核心。这也正是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在为自己的损害除自己以外的其他行为体的利益的行为辩护时常常使用的“正当理由”。换言之,其他行为体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眼中仅仅是任他们剥削的工具罢了。而当这个工具再也无法为其剥削时,其就会将这个工具无情地抛弃。这与马克思所写的他们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们活着的时候他们才能活着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5]。但是,请大家记住一点:人并不是手段,人是目的。因此从这个层面而言,所谓的绝对利益观在本质上就是应当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垃圾。
        其次让我们来看看两者在具体措施方面的区别。使用相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其往往包含同时仅仅包含符合社会及国家对个人行为体的行为所提出的预期的、合理的、合法的且正当的具体措施。而使用绝对利益观处理人际关系,其虽然也包含所谓的合理、合法且正当的具体措施,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其仍然将损害除自己以外的其他行为体的利益的、不合理的、非法的且不正当的具体措施视为在某些必要的时刻可供其选择的选项。换言之,在一定程度上,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为满足一己私欲往往会不择手段。
        
注释:
        ①所谓的行为体指的是完成一个行为或经受一个行为的主体或客体。凡是参与一个过程的个体都是行为体。
        ②所谓的交流与接触包括两个层面的东西,即在现实世界中的互动以及在网络世界中的互动。
        ③这种现象在网络世界中几乎无处不在。对于绝大部分人而言,他们在事实上无法知晓所谓的网络好友的真实姓名与性别,更不用提包括年龄在内的更深层次的隐私信息了。
        ④部分现代人往往会因为一些小矛盾就和自己的朋友闹翻,进而导致其人际关系的破裂。现代人的人际关系就是如此的脆弱。
        ⑤例如我国的高考制度就以考生的高考成绩为依据,为各位考生分配其能够顺利就读的高等院校。
        ⑥例如在各大高校内开设的社团的各团队的具体人员组成的随机性较大且一般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⑦该研判之所以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框架性的文本表达,是因为一般而言,除自己以外的其他个人行为体的具体行为往往呈现出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的特征以至于无法对其做出一个相对精准的研判。
        ⑧其原因就在于,每一个个人行为体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控制着的有着明显有别于其他个人行为体的特征的行为模式。与此同时,其选择的实现自身利益的具体路径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我们可以将这些路径大致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在采取具体行动前充分考虑其他行为体的利益;第二类则是在采取具体行动前考虑其他行为体的部分利益;第三类则是在采取具体行动前完全不考虑其他行为体的利益。
        ⑨例如,A的书碰巧掉到了地上,从旁边经过的(在此之前与A没有发生过任何实质性互动的)B(在耗费了B的一定的时间资源的基础上)帮A捡起了掉在地上的书。
[参考文献]
        [1]百度.人际关系.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A%BA%E9%99%85%E5%85%B3%E7%B3%BB/492898?fr=aladdin.
        [2]韩亚囡.论人际关系与办事效率.https://wenku.baidu.com/view/4d620db242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8.html.   
        [3]百度.利益.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A9%E7%9B%8A/5733966?fr=aladdin.
        [4]周慧.地方综合年鉴社会部类分类、标题及记述范围——以中国年鉴精品工程2018年卷申报年鉴篇目初稿为例[J].中国年鉴研究,2018(03):44-55+79-80.
        [5]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