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探微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9期   作者:陈婵
[导读] 众所周知,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自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陈婵
        福建省南平实验小学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道德与法治是我国进行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自2018年9月10日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开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在立德树人的背景之下对小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不仅能提升小学生的道德素质,而且更能优化学生的法治意识,从而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学校生活,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故本文笔者从深度分析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策略为落脚点,希望能对广大小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立德树人, 小学道德与法治 ,教学, 策略
        前言: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部编版教材更注意以德育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效教学,加强学生品德修养的,引导学生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踏踏实实修好品德,致力成为拥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
        一、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策略
        1.1在课堂中要积极引进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生活是教学的素材,更是教学的启发来源之地,重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增加道德与法治课堂同学生之间的熟悉感,相较于之前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师教与学生学严重脱节,学生学习与联系生活严重脱节来看,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教学的一大进步,并且在教学中更加具有实践的意义。比如在进行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场场所这单元中《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教师重点要让小学生明确和认识学校的公物,明确怎样使用公物,形成主动保护公物的意识。而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对于“公物”的概念还十分模糊,所以教师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采取多种活动进行对公物的认识,如可以设计出切合学生生活化的问题情境: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的公物有哪些,让学生回忆自己在校园生活中接触和使用到的所有校园公物,也可以从教室中的公物出发,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加深学生对于公物的具体明确。
        1.2全面专研教材,充分利用课堂的时间潜移默化的开展德育工作
        教材是教师进行备课和上课的基础,传统课堂上教师对于教材的表面理解和生硬解读造成了对教材的利用率低和创新性低。其原因,一方面和道德与法治课程大多数是由班主任代课有关,另一方面也和教师整体对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不重视有关。但是从长远的学生德育发展和成长出发,教师深度专研教材,认真备课,尽可能的利用课堂的时间开展德育工作对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改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比如在学习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场场所这单元中《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教师要把教学的重难点放在如何在课堂上的时间激发学生对于公物的保护意识,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培养学生爱护公物,喜欢学校进而热爱集体。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学校公物的概念后,再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思考:学校公物对于我们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处?教师让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集体深度思考后,再引导学生进行集体的讨论和交流,明确学校的集体公物除了能够为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巨大便捷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带来的公众性,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权利去使用,形成集体主义的观念。通过讨论,教师再进行层层递进的讨论引导,不仅对教材的德育目标进行有效的分解,而且也让学生在层层思考中潜移默化的就明白了公物背后自己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
        1.3展开班级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立德树人的品质
        班级讨论是学生学习和交流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轻松的心理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多说,多听,多思考。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场场所这单元中《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教师在让学生明白公物对于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便捷时,可以在此时进行微课的专题视频教学,用几分钟的教学小视频让学生明白公物对于学生和生活的重要作用。教师在微课中,设计出后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深化问题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思考学生如何保护公物上,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把学习和思考的注意力从视频中抽离出来,而不是把注意力始终放在视频观看上,通过观看视频进行有效的思考才是教师教学的重点。
        1.4积极创设家校共育的氛围,积极实现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提升
        学校是学生德育的重要理论场地,家庭和社会是学生德育的实践场所,所以教师要发挥自己作为家校共育的纽带作用,积极创设家校共育的氛围。比如部编版教材小学二年级下册我们的公共场场所这单元中《这些是大家的》一课中,教师在课后要积极创新本课的课后作业,通过新颖的作业模式,促进家校共育,比如可以布置:我与集体公物的合影活动,让家长配合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寻找学生心目中的公物进行合影,通过合影或者视频讲解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认识社会中的公物和在实践过程中注意主动爱护公物。
        二、总结
        综上所述,在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堂实践中,要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还是需要广大的小学教育工作者下很大的功夫的,积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不仅如此,教师还要拓宽学生德育的渠道,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共同培养模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全面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德育素养,最终实现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强爱萍.浅析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J].才智,2020(04):31.
        [2]万希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策略微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20+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