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素养·聚焦要素·深度学习——以六(下)“时光海报”大单元习作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9期   作者:王平艺
[导读] 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地,教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引路人
        王平艺
        泸州市梓橦路学校    四川泸州    616000
        【摘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地,教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引路人。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必须要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站位,立足单元,上接学科核心素养,下连知识点的目标或要求。将零散的认知聚合成统整的主题,形成新的单元逻辑结构,通过串联主题,将单元内的一篇篇课文或层层递进,或相互勾连,形成“人文主题”线索,学生活动丰富,情境真实,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很有意义。
        【关键词】学生素养,大单元,深度学习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提出“惰性知识”的概念,即那些只是记住,但在生活里从来不用,也不知道怎么用的知识。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把“ 惰性知识”通过科学的教学设计转变为学生的“ 活性素养”?笔者认为:课程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工具,课堂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生长地,教师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引路人。
        大单元教学摒弃了“先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逐步组合,最后综合运用”的传统教学思维,变识记、理解、应用的教学顺序,为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直面一系列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三维目标高度融合,语文素养获得真正发展的过程。如何进行大单元教学呢?
        一、寻找关联点,统整大单元主题
        (一)怎样发掘教材单元中几篇课文的关联点?将零散的认知聚合成统整的主题,形成新的单元逻辑结构,怎么设置“语文要素”与“人文主题”统整的项目任务,引领孩子在任务情境中经历知识发生的过程,并学以致用?怎么策划学习活动,确保整个学习过程连贯、有目的?这些就是我们要二次开发教材的重点。
        (二)怎样统整大单元主题?分析提炼的各个单元的关键知识,如果与统编教材双线并行的单元组织照应,这是“语文要素”线索。大单元习作教学还需要我们高屋建瓴的俯瞰整个单元体系,通过串联主题,将单元内的一篇篇课文或层层递进,或相互勾连,形成“人文主题”线索。
        (三)统整单元主题可以有以下几种思维方式:一是找递承关系,就是由简到繁,能力连续递增;二是找共性联系,找共性联系即找到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特质,呈现它们内同性的规律,达成整合延伸的目标。三是找寻知识发散中心,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所有的知识都有一个始发站,从始发站起步,我们可以到达不同的地点。四是找总分关系,挖掘单元内容本身之间的总分关联,以达到连线串珠、化零为整的效果。
        二、大单元习作教与学——“时光海报”
        六年级下册大单元习作教与学“时光海报”的设计是基于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真情的;2.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双线统整,人文要素——让真情在笔尖流露。朱自清的《匆匆》是经典散文,字里行间对时光的一去不复返的惋惜与留念,无奈与不舍,都表现得毫不掩饰。时间对于朱自清是匆匆一逝,对我们何尝不是如此匆匆,六年的小学生活只剩下三个多月。如何唤醒学生对仅有的三个月更加珍惜,学会管理时间,利用好一分一秒呢。如:

图1.“时光海报“大单元习作教学内容
        很显然,即将毕业考试,小升初的孩子是一个真实存在的情境,他需要有时间的紧迫感,需要有对时间的敬畏之心。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各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了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其中。”统整单元主题思维方式之找共性联系,找共性联系即找到学习内容之间的共同特质,呈现它们内同性的规律,达成整合延伸的目标——将无形的时间物化,可见可触,可感可知。与日历深度对话,将停留在钟表和日历的数字,变成学生自己手中可控的物体——时光海报。小学六年,只争朝夕。在时钟的滴答声中,对话时光的匆匆,感叹时光的飞逝,书写光阴的故事。六年级下册第3单元、第6单元、阅读材料等教材内容重组,设计了《时光海报》的任务框架。
任务一,认识时光:读日历,读钟表
任务二,留住时光:画海报,贴海报
任务三,对话时光:《匆匆》《 采薇》《送元二使安西》《清平乐》《相见欢》
时光海报 任务四,真情表达:《 那个星期天 》《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
任务五,吐槽大会:《老师领进门》《作文上的红双圈》、画吐槽树、吐槽大会
任务六,笔耕时光:作文《光阴的故事》(歌曲配乐)、演讲稿《敬惜》
任务七,时光行走:课前三分钟演讲《敬惜》
图2.“时光海报“大单元习作教学任务框架
        开学第一天,我们把《时光海报》做好了后贴在语文书的第一页,还做了份大海报,贴在教室里。第一个月,每天课前三分钟演讲后划去前一天,用关键词写心情,后来一个月三天划一次,写句最真实的话,让真情流露,进入四月下旬,一周划一次,主要让学生体验一个星期过得实在太快,一眨眼又划去好几天,增加情感的体验,以一段话真情流露,自省觉悟。孩子们说,这时光海报就像是孙悟空关上的紧箍咒,王老师就像是观音菩萨,看他们有点松懈贪玩了,就把时光海报拿出来划几下,切肤之痛后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好好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周而复始,这一学期就总觉得很有紧迫感,不敢掉以轻心。直到今天,我还在用它,而且越来越发挥它的价值,学生从所剩无几的小学生活,想到同学间友谊的珍贵与友爱,老师的不舍与感恩,小升初的期盼与忐忑……
        读日历,听钟表,真实情境实现学生“真学习”。学生语文素养是在真实情境表现出来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当把真实情境背后的真实世界”整合为课程的组成部分时,学生就会从虚构的、虚拟的符号世界中挣脱,学习就会真正发生,素养的形成就有了可能。古今穿越,时空对话,对话一百年前的朱自清,对话古人送别友人的真情;对话黄庭坚惜春之情; 对话亲情、友情、爱情,感念时光,立志高远;送别友人,难舍难分;告别春天,叹息惜留……人间太多真情令人动容人。
        《时光海报》这一学习成果可以非常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情境功能 ,一直成为学生每天课前的反思、记时、演讲的教育资源,对时光的的真实存在和飞逝,有了形象的感知。阅读是深度加工,是拿起笔来进行的深度阅读;写作作为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是“做事”情境下的真实写作。阅读和写作在问题解决、任务驱动、项目完成中交织缠绕、互生共促,读中有写,写中有读,“做”中读与写,读、写、做融为一体。
        三、“时光海报”大单元习作教学的认识成果与意义
        (一)师生角色定位更准确
        寻找共同主题,关注语文要素的学科核心素养,将师者的占位提升至布局者、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角色更突出。由问题驱动任务,任务驱动活动,活动中完成自主学、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学生为中心”得以最大化实现。
        (二)教师深度对话文本的能力提升更快
        以大单元学习理念进行重组教材、组织活动课程,打破传统语文课本的单元教材内容秩序,很好地将碎片化知识进行项目化统整贯通,更符合杜威的“自我建构”理论。大单元教学不是单课教学的简单拼凑或累加,教师应站在单元整体视角,以单元目标统领单元教学的全部过程,统筹设计教学内容、作业内容、评价内容和教学资源,开展有重点的、连贯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教师只有通过对单元内容的文本进行深入分析,寻找文本特点与文本之间的联系,确定与文本类型相匹配的阅读与表达策略,才能锻炼、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对语文书上的篇章进行勾连重组的过程,加快了教师对文本的深度对话,对课程标准的深度解读、对学生学情的深度分析。
        (三)学生真实学习更有深度
        《时光海报》这一学习成果非常充分地发挥它的教育情境功能 ,一直成为学生每天课前的反思、记时、演讲的教育资源。 学生活动丰富,情境真实,让学习真实地发生,很有意义。每一划反思心语将学生内心自省得以持续训练,一则养成自省习惯;二则领悟时光飞逝;三则敬惜时光,只争朝夕。四则精准用词表达真情。五则说真话,做真人。
        (四) “五育融合”育人效果更明显
        以大单元、大情境、大任务的学习方式,将美术、音乐、劳动、数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各学科知识与技能综合运用在学习任务中,很好地实现了跨学科或多学科教与学,促进了“五育融合”,提升育人效果。
        (五)大单元教学设计与实施步骤逐渐清晰
        A读课标,把握标准,分解精准;B读教材,把握课程,解读文本。
C读要素,把握核心,寻找通道;D统主题,重组课程,勾连内容。
E创情境,贴近生活,身临其境;F定目标,项目任务,深入生活。
        G真行动,主人主动,真实学习;H重测评,多元评价,反思自得。
        大单元教学把学科教学,从“小单元”中解放出来,以更大的视野、更高的层面,建构新的教学系统,把学科教学纳入一个大的教学系统,使之更趋于完美,更趋于合理,更能高效。大单元学习,把真实情境背后的真实世界整合为课程的组成部分,让学生从虚构的、虚拟的符号世界中挣脱,在真情境下真“做事”,实现了学生“真学习”,素养的形成就有了可能。
        【参考文献】
        [1]崔允漷.学科核心素养呼唤大单元设计[J].上海教育科研,2019(4).
        [2]李卫东.大观念和核心学习任务统领下的大单元学习设计[J].语文建设,2019(11).
        [3]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0).
        [4]于漪.历史经验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从《美国语文》教材引发的思考[J].语文学习,20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