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开新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西河中学校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在“三生”课堂走进我校教学的今天,结合信息技术运用到日常教学中。教师将迎接更高的挑战。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特点,教师可以从教学现状、知识来源、教学模式、学科特点等方面提高教学效益和驾驭能力,并通过以和教师为学生建立知识能力链接,形成专业知识掌握、核心素养提升、兴趣形成等多方面相互交叉的共同体。并使用合理的测评机制,实现教育、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及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方式。
关键词:“三生课堂”;信息技术;教学尝试
一、“生本”
所谓生本,是指教师在课堂上要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
1、缺少必要的基础设施尽管初级中学信息教育受到了各方的关注,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初级中学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仍存在许多问题。许多学校虽然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但是课程所需的基础设施仍建设不足。很多学校只为学生配备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设备破旧且数量有限,维护不及时,一节课下来教师讲课效率并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学生也难以有全面操作的机会。
2、课程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信息技术教育缺乏有效的评价方式。因为考试中并不包含这一学科,所以教师及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难以有一个合理的评价方法。然而教学评价是教师衡量教学效果、教学目标的一个标准,是指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的方向。对于信息技术课程来说,目前有二种考核方式:上机、抽考。这种情况没有使学生对该课程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学生在信息技术教育上能力的培养。
(二)针对现状,实施以生为本的基本前提,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以生为本充分肯定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所以培养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关键在于如何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使其将道德观念上升为道德信念,从而支配其外在的行为。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需要在日常的道德教育中培养的。在日常教育中,除依据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外,还应从学生的情感、品性、修养等方面进行拓展教育。如让学生们利用网络进行班级建设、自我管理等,可以很好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使用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了解当前最新的社会热点,即时与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加强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
2、培养学生的自控能力
学生对于网络上的一些缺乏道德的行为进行模仿,一方面是由于年龄特点所限,出于好奇;另一方面是由学生的情绪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对自己行为的合理性缺乏认识,合理的或不合理的要求时而因家长、教师、社会的否定而难以实现,导致他们经常处于又协调又矛盾的状态,成为学生产生偏激情绪的主要根源。所以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上下功夫,培养他们在自己的观念与教师、家长、社会的认同相矛盾的时候,在想玩游戏时注意时间控制,及时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生动”
(一)、“生动”的动就是让学生脑动,让学生充分地“想”
1、在课堂教学中以每节课的核心任务,给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创意的空间。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范例重点讲方法、讲原理,学生实践时首先需要去发现、去思考所学内容能够应用到什么地方,可以用来解决身边的什么问题,并构思作业内容,确定目标,然后再应用所学去实现既定目标。学生创作不做统一样式要求,让每个学生在具体要求下发挥创意
2、培养学生们的脑洞,让其脑洞大开,创新思维逻辑,需要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逻辑不仅仅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承,更主要的是促使学生对现有世界已知事物有更深刻的理解,以及对未来世界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索,有助于学生培养疑问性思维,有助于他们保持强烈、旺盛的科学求索精神。在授课过程中,基于信息技术的支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形成一种全新的、探索的、重视思维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生动,课堂形式生动
1、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师信息素质的提升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通过言传身教影响学生的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信息技术,细致认真地进行备课。在进行课文讲授时,播放提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图片、视频内容,为同学们生动形象地讲述范仲淹的生平,使学生充分了解此文成文的前因后果,课堂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2、信息技术支撑下教学资源的汇总
在现代教育方式中,单一结构的课本教学已经满足不了现有教学模式的需要。另外,当今社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导致“填鸭式”的应试教育必定会慢慢变成过去式。因此,教师需要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教师宽广的知识面是学生发展的重要基础,他们所掌握的教学资料、知识资料成了引导学生进一步提升自我的重要方式之一。在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育资源的汇总便成了教师扩充知识面和提升教学能力的有力方式、方法。教师拥有宽广的知识面是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支撑,是科学、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基础。
三、“生成”
(一)教学研究的生成
教育工作在时代发展中不断实践,在实践中不断面临新的挑战,其内涵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深化而不断完善着。在过去的学科教学中,我们所强调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不断的提炼与融合,形成了学科学习中最关键的能力,这些关键能力作为核心内容升华为核心素养,对一个人的终身发展至关重要。
(二)教师发展的生成
1、在个体终身发展过程中,每个人生活和工作都需要诸多素养来实现。我们应该在教学中,围绕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兼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努力。
2、学校方面应制订相关的教师培养计划。通过校内外组织的各种会议、指导活动、外出考察等机会,尽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优良的学习环境;
3、积极响应国家、地方政府政策,利用政府对信息技术援助和支持,发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为教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
4、教师通过使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建立学校信息基本网络,与其他学校老师进行密切交流,通过信息技术支持建立区域性互帮、互助、互学的平台,利用学校提供的各学科备课网络,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海量学生教育案例的分析共享;
(三)从性趣点入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生成手段。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且好动的时期,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多设置一些活动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上课过程中以建立聊天室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课程的学习,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乐意收集信息。另外,教师可以在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下进行一些电脑小游戏,通过学生喜欢玩的小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游戏不仅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作用,同时还能防止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对游戏的迷恋,促使学生合理地利用游戏进行学习,调动学生的内在需求,使用学生主动参预积极予。
综上所述,在信息化发展如此剧烈的当代社会,尽可能地在信息技术支撑下,以此进行教学创新和专业发展。让自身素质得到提升、获得全面发展。通过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将各类优秀的教学手段教学方式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活力。以开张“三生”课堂为抓手,立足课堂本身,促效益、抓实在,抓落实,是现代教学改革的不效载体,虽然这不是可以立竿见影的事情,需要长时间,极富精力地去进行。但可以极大地减轻教师负担,增强课堂效益,优化学生的终身发展,是现今我校针对学情,师情,生情,环境最有效的方式方法,与学校发展、进步,专业发展密切相关,及时开展不断深入,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