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赋能 各安其位------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师对学生心理健康引导能力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9期   作者:何丽
[导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以及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
        何丽
        四川广元市剑阁县教研室    四川 广元      628300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课程承载着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与人格修养以及法治教育的教学目标。在使用新教材的几年时间里,我们欣喜地看到基层教学中落实了心理健康教育中通过真实的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的生命意识被新教材科学的体系,螺旋式上升的目标激活,在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的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的倾听、 引领 、 指导  、陪伴意识也不断与时俱进地改变着,教师面对不同教材内容的处理也有了不止简单告知对错,在走向双向平等交流与开放对话的意识、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曾经听一位老师教学《师长情谊》中的第七课:《师生之间》其中有欣慰但更多的是思考:
        回放这堂课,在教学学生于肯定的说年轻的老师在课堂上敢于直面学生对自己管理无缝的不满,并给学生以直言回答,是我们年轻老师真实的可爱;学生在课堂上的七嘴八舌也能看出老师摒弃了一言堂的专制;后来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姑且叫心声吧,也是老师学会了倾听的民主。我替孩子们感到幸运,今天的孩子们有了课程中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引领。我为他们高兴,高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面临或多或少的困惑时能得到老师的心理疏导,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少走了很多无谓的弯路;高兴他们在成长的路上有时间倾诉,有空间寄存自己的喜怒哀乐,因为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心理健康的知识护航,有老师的护航······
        但在这些形式的背后呢?老师至始至终都拿着“教棍”在讲台上来来去去,“教棍”或挥舞或直指学生。这样的现象背后是什么?我不禁要质疑:老师在这节课堂上真的“弯下腰”了吗?真正地走近了学生了吗?一堂本该拉近学生与老师距离的课堂交流,因教师骨子里的权威,行为上不经意间的细节,心理健康知识积淀和操作能力的欠缺却又把师生关系拉回了交流的原点,可惜!
        当那一天走出了这位年轻老师的课堂后,我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教育教学的效果有了五味杂陈的思考······
        我不禁想问:没有对学生的认同感,没有真正走近学生,没有真诚沟通,教师没有专业心理健康引领能力支撑的的心理健康疏导“健康”吗?
        走出这堂心理健康课,我思考如果我去和学生共同完成这一课时的学习,我该如何去做呢:
一 积极了解学生:知晓学生年龄段的心里特征是首要
初中生身心处于特殊的青春转折期,具有思维独立性、叛逆性和情绪的易感性等心理特征,青少年群体明显表现出他们特有的时代文化特征。如何让我们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引领的实效性,才会不止于有关生命的知识在意识的“表层”留下印迹
二 时刻提醒自己反思教师自身:我们在课堂上“失言”了吗?“失人”了吗?
        看到课堂上后来老师和学生间言语上的明显博弈,孔子的一句话在我眼前不断地浮现:一个人能够听你讲道理但你没去跟他讲,就叫“失人”,你就把这个人错过了,不好;相反,假如这个人根本就不可理喻而你偏和他讲道理,那就叫“失言”,也不好!而透过这堂课我们年轻的老师是否该反思你“失人”了吗?你“失言”了吗?课堂交流最后达到的效果孩子还是被动地,不情愿地接受老师的严厉管束,根本没有达成设身处地相互地理解:学生不能明白老师权威下的良苦用心,老师理解不了自己辛苦却换来的是学生的消极接受。


        面对这样的负效应,我们该怎么做呢?
        (一)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心理健康疏导是当前中小学各门课程都不能忽视的,是中小学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了解心理健康活动裸的特点心理健康活动课是一门新兴的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活动形式。其特点是:它以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主线确立活动目标,以学生的心理需要和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内心体验为核心,以学生的心理发展和成长为归宿,以学生学会自助和助人为目的。
        (二)其次要强调:课堂不批评的原则,将“有苦恼”合理化。
        心理辅导与思品教育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强调接纳、无批评。从内容上区别,思品教育主要解决价值观、人生观的问题,而心理辅导主要解决情绪情感问题,尤其是消极情绪问题;从方法上区别,思想教育重在灌输,而心理辅导重在沟通、理解和疏导; ?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成长中有苦恼是正常的,重要的是不能让苦恼成为障碍,妨碍自己的心理健康;解决烦恼才能使自己健康地长大,并强调学生有能力解决烦恼。从学科教学特点区别,思品教育是学科逻辑的,而心理辅导则是问题逻辑的、生活逻辑的。因此,心理辅导课必须是重视个人体验,重在沟通、疏导,必须是无滤过认知的、无批评的。教师的指导语、过渡语和课堂评价都要体现这一原则。
        四 结合教材内容,还要教给具体方法。
        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会大大增强学生自我调节心理问题的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师生共同的交流中将教材中的有效的心理调节的方法引领学生学以致用:如教材中如何正确认识苦恼,让学生认识到成长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有不适应的环境,有不喜欢的人,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大千世界不可能事事如意,人人我皆接纳,学会用理智消除苦恼;用真诚获得理解;用转移来忘掉苦恼;学会寻求帮助来消除苦恼,如向同伴倾诉、寻求师长的帮助等;用乐观自信,用天天向上代替自卑;用坚强的意志控制自己,学会锻炼自己独自面对困难的能力;学会与人交流、沟通、商议,走出自我圈定的范围,学会让父母了解自己的想法;学习人际适应、,要学会坚持正义;学会宽容,学会接受不同的人他们有不同的为人处世,有不同的爱好,兴趣,不钻牛角尖;要懂得合理的化解心里的苦闷,如用哭泣化解、宣泄掉苦恼,及时地清理掉心中郁结的负面情绪。
        五  要重视个体案例,秉承尊重学生的原则。让大部分学生在遭遇学习困难、人际挫折时,能够学着教给的方法自我调节,或班长组织集体调节。不强调大面积开展心理辅导课,如果真正要上课,学生们会感到不适应,原因有很多,他们不理解心理课的含义所以不能放开心怀去讨论和沟通,也因为年龄关系,他们已经步入成熟的阶段,不会轻易与人交流等等。
        这堂课,他给了学生空间,我也应与他空间,相信他初衷的善意,让我们彼此成长。以此为出发,我充分肯定了她的倾听和愿意给予学生课堂机会。记得当时我给他的三个层次的建议:
         第一层:做一个真正的倾听者,带上同理心,感受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们有被尊重的满足感,其实很多时候也许学生不在意您的解决方案,更在意您的理解。
        第二层:尝试做一个问题的建议者:师生双方共同思考,面对哪些问题我们可以如何做的更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彼此都需要学习
        第三层:多思考,学习,逐步学会深度分析学生的感受,心理背后的原因,去科学、理性地判断,找寻解决的策略。
        今天,我们的教育已经从单纯的智育教育大步迈进了情智双馨,关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轨道上。如何让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心理健康教育日益走向了和知识教育并驾齐驱的道路上。基于此对于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师的素质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我们既要要深入学习理解《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还要不断补充学习支撑教材内容的能力和方法。因此常学习,勤思考是我们给予学生面对心理健康困惑时与学生交流游刃有余的基础,也才能引领学生走出心理困惑实现师生间双向平等交流,掌握了专业的知识,不断实践也才能实现对学生的真正认同,走近、并走进,进行真诚地交流,有效的引导,共同赋能,各安其位,也才能真正让我们《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学生心理阳光,健康成长的有效载体之一。而《道德与法治》学科承载的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的引领、学习、提升才能真正落细、落小、落实。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