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清莲
良光镇中心小学,广东 化州52510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远志向,历练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敢于奋斗的精神状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少年,是朝气蓬勃的,是早晨的太阳,是祖国未来建设事业的生力军,培养奋斗进取的新一代少年就培养了国家明日之栋梁。
客观地说,现在的学生都是在物质条件较好的环境中长大,缺乏培养艰苦奋斗精神的天然土壤,所以,在今天培育青少年的奋斗精神显得意义特别重大。那么,在中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背景下,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奋斗精神呢?
一、用理想教育,涵养少年奋斗的精神风貌
志存高远是人成长的原生力,只有心中树立远方,才能一路斩荆棘、破巨浪,风雨兼程,最终创造出人生的大价值。所以,培养学生的奋斗进取精神,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高远的志向。
1.用大的格局引领少年理想。有使命感,则有奋斗志。有大局意识,才能突破“小我”,塑造“大我”。所以,可以结合民族精神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校训校风、经典名著等,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理想志向,从大处关注世界的美好、民族的复兴与自我的责任,更加懂得“让人成为人,让自己成为自己,让世界因我更美好”,从而让学生的情感更深些,使命感更强些,奋斗精神更足些。
2.用爱国情感孕育少年志向。对民族和祖国的深情是奋斗的持续动力,所以,在帮助学生形成远大的理想志向的过程中,重点必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学校可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地开展中华文化寻根活动,带领学生到孔庙体验孔子周游列国广布儒家思想的博大与精深,到冼太夫人庙感受巾帼驰骋沙场保家卫国的飒爽与豪迈,到玉器市场触摸祖国山河一山一石的形色与姿态,到橘红基地探寻橘红飘香的地方特色与神奇,到贡园品味千年古国的历史沧桑与变迁。如此让学生用脚步去丈量祖国的广袤与胸怀,学生与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对国家才有了更深厚的情愫,从而燃烧起更持久的奋斗情怀和热情,同时在历史的发展中体悟个人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滋养孕育一代少年的高尚情操和远大志向。
3.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少年立志。奋斗的精神一直是华夏儿女的持续发展的力量,它融入华夏儿女的精神血夜,大写了民族精神的神韵。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里的奋斗故事,给学生树立榜样的力量。如孔子发愤忘食、范仲淹划粥割齑、苏秦悬梁刺股,这些故事很好地体现奋斗进取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内涵。另一方面,也可以教育学生从现当代的人物故事中,汲取奋斗进取的力量,如钟南山院士八十高龄大爱逆行也是新时代奋斗精神的充分体现,用新时代新人物新气象激励新一代少年人拼搏进取,立下宏远志向,滋养出新一代少年人的新风貌新状态。
二、劳体并育,锤炼少年奋斗的身心素质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少年人坚韧不拔、奋斗进取的精气神必须从一些艰苦的磨砺中来,学校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锻炼学生的坚强意志和强健学生的体魄,锻造坚毅奋斗的新一代。
1.通过劳动教育
劳动产生智力,产生美,产生体魄和意志。
劳动教育从某种角度而言,就是创造新生活的教育,就是形成意志品质的教育,就是培养勤劳奋斗者的教育。学校可以制定常规劳动教育课程,根据年龄特点,分年级分内容进行,低年级进行扫地、折叠衣服、整理文具等劳动项目,中高年级可以安排拖地、洗衣、整理物品、炒菜煮饭等劳动项目。各次教室立体清洁、公共区清洁等劳动也适宜充分纳入常规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劳动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学校可以根据时令安排一些农忙相应的劳动内容,一些学校每年一次的“农训”劳动就是很成功的例子。学校还可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与公共服务性劳动,例如联合各个地方的义工团体,组织学生身体力行地参加协管交通、收捡垃圾、服务老人等一些公益活动中去。在劳动的过程中,让孩子们动手实践,体验劳动的苦乐,精神振奋、愉悦;伴随着劳动过程中付出的时间、汗水、克服困难的意志活动,使学生行动更趋坚定、意志更趋坚韧,斗志更趋昂扬。
2.通过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同样包含了克难和坚持的过程,也是磨砺学生意志、提振精气神的好途径。有些学校提出“体育出奋斗新一代”的口号,在严格、充分开展国家规定的体育课程,完成相应的体育训练的同时,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跑操课程。要求每人每周至少跑7--10.5公里,强制执行,人人都要过关。中低年级同学每天至少跑1公里,高年级同学每天至少跑1.5公里,上学在校时间统一在老师监督下早晨跑操,放假在家时间由家长协管监督完成跑操。在跑操过程中,学生态度由被动转主动,逐渐强健了体魄,逐渐享受跑步的乐趣,促使学生形成坚持不懈的品格,收获克服困难的勇气,焕发全新的精神活力。
3.通过耐挫教育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学校还可以创设多种机会,让学生在与耐力与挫折的博弈中,获得顽强奋斗之精气神。例如,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军训和训练营活动,让学生在站队、听命令、负重跑、匍匐爬等多种项目的训练过程中,克服自身身体和心理上的困难和障碍,完成自我肯定,实现自我超越,更获取对奋斗精神的崇尚。
三、用节俭教育,清正少年奋斗的风气情操
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代少年艰苦奋斗、只争朝夕的精气神也须由勤俭入。
学校应该教育学生在思想上要努力养成节俭的美德;在生活上要反对奢侈浪费、互相攀比的风气。例如可以通过主题班会,学习古今中外、勤俭节约的故事,例如朱元璋四菜一汤的餐宴标准,毛泽东俭朴生活等;还可以结合当前国际国家形势,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培养学生勤俭奋斗的精神。例如,可以结合今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家提出“过紧日子”的号召展开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使学生从现实事件中体验勤俭奋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好风气,清正一代少年的高尚情操,以利于学生保持昂扬的斗志,奋进争先。
四、家校共育,孕育少年奋斗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奋斗精神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家长的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孩子的行为模式,家庭教育对孩子奋斗精神的形成起到绝对关键的作用。家长是否有不懈奋斗的习惯,处事是否足够的自立自强,大至家庭对公众事件的处理方式,小至个人对手机微信的使用态度,孩子都会耳濡目染,翻版刻印其一言一行。所以,家长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应该成为孩子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方沃土,滋养学生勇于奋斗的行为习惯。
再者,学校主要可以通过“勤学”教育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奋斗意志的发展。一方面,让学生在下苦功夫的过程中求得真学问,贵在勤学;另一方面,学生在获得和深化知识,发展与提高能力的过程中,做到知行合一,重在力行。通过“勤学”“力行”奠定学生的奋斗基础,从而能全身心刻苦学习,养成不懈奋斗的精神状态和行为习惯。
如此多育并举,塑一代奋斗新人,让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