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红莲
安徽省芜湖市清水小学 安徽 芜湖 241121
一、蹲下来,把握教学起点。
学生对圆并不陌生,生活中物体的面很多是圆形,将生活与数学沟通建立联系,很多老师从物体的表面圆形抽象出圆,开始教学认识圆。我们看看黄老师的课堂。
师:生活中哪些物体面是圆形?你们之间说一说。
师:我准备拿相机还没举起来,啪啪,照下几个,是什么呢?
生:下水道井盖。
师: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美国微软公司招聘面试题)
生:方有棱角伤人,圆的光滑安全。
生:占得面积大,美观。
生:掉不下去,做成正方形竖着放掉下,圆掉不下去。
师:他说掉下去?你是说从正方形对角线掉下了,圆掉不下去。
师:这个同学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你叫什么名字?
师:为什么井盖掉不下去呢?
师:准备圆柱筒(当下水道)盖子(当井盖)要不要一起玩一玩,是不是掉不下去?
生:卡住,没有角没有对角线。
生:直径相同掉不下去,盖子宽度比桶口大一些。
生:总有这样宽度。
【听课思考】从“下水道井盖为什么是圆的”?“ 圆的为什么掉不下去”,现实问题很有生活背景又蕴含探究情趣,微软公司面试题居然是我们今天学习圆的有关知识。一方面找到数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另一方面切入的问题情境有探究性。学生从现实圆的形象直观认识过渡到了解研究圆的特征(属性)的知识,有效沟通学生已有认识经验与数学学习的逻辑起点,学生很好奇进行思考。另外老师善于倾听,整合理答,瞬间判断。抓住学生应答生成“掉不下去”,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同一般。老师课堂评价也不同寻常,直面指出 “这个同学提出一个重要问题”,“你叫什么名字?”来引起同学的注意,并不是“你真聪明”这么泛滥的形式化表扬。学生的思考同步进行:“掉不下去是什么决定的呢”?教师“蹲”下来,以学生的年龄、心理、知识经验审视学习内容,放大问题意识,把握教学起点,突出问题本质,课堂真实,情趣亦生。
二、慢下来,关注学习的过程。
1.对折该怎样呈现?是老师的指令要求,还是学生主动想出来的操作方法?
师:这样拿有宽度,转一转呢?
生:转一转还有这样的宽度。(边摸一摸圆的宽度,边比划)
师:怎么能找到这个宽度?
生:对折就行了,折出的就是宽度。
师:除此还能找到它的宽度 ?
生:再换一下对折。
师:多次对折有什么发现?
【思考】教学认识圆心时,很多老师们常说这么一句话:拿出一个圆形纸片,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多次对折你有什么发现?现在我们来看,学生怎么知道要对折打开,再对折打开的?为什么这样做?学生按照老师的设计要求一起操作对折,发现对折留下的折痕相交于一点,也就是圆中心的一点,圆心。课堂是统一听从老师的要求,形式上去活动,学生缺失操作的主动性。当学生齐刷刷按照老师的口令操作,还有什么创造?怎样能让学生想到对折?黄老师设计“别有用心”的问题,“怎么能找到这个宽度?”刺激学生想办法,学生不由自主动手对折起来,留下折痕。“除此外还有这样的宽度吗?”学生不约而同开始再次对折,从中发现对折留下的折痕相交于一点。这里的动手操作适时恰当,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学生在“做数学”活动中初次体会圆的本质特征。此处的教学设计很巧妙,十分钦佩黄老师的教学智慧,让学生主动想到动手操作。
2.关于不同的点是回避,还是区别?
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圆外的点,圆心的点,看上去都是点,但是点点不同。学生在描述这些相似的点,可能会犯错误,弄不清楚这些点将是下一步学习圆的特征的障碍。课堂在这儿慢下了节拍,在一个圆制造出四个点,给出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辨别。
(生在对折圆形纸片,展示折出几个宽度)
师:再找一个,多几个也没关系。你有什么发现?
生:折不完。
生:每一条折痕都经过一个中间点。(生标出来)
师:你标出来的这是圆的中间点,(师在旁边又点上一点)这两个点有区别吗?
生:不同,这是中心点,这个是圆内的点。
生:每一条折痕都经过圆的正中心。
师:什么是正中心?
生:过中心点画出无数条线段。
师:从中心点向外画,用手势一起画。
(停留在圆上,画一个圆的四点。)
师:这些点要研究,区别一下。圆周上的这个点,叫圆上的一点。
生:圆中心点,圆上的点,圆内的点,圆外的点。
【思考】课堂上学生感悟思考需要老师慢下前行的节拍,有时候我们的脚步赶得快了,甩掉了学生,还埋怨孩子掉队了。反思我们的课堂,为了顺利展开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只是提一提手举得高高的优等生,哪里有功夫关心学习弱势的孩子他们怎么想的。当强势的主导遮住了主体的本真,何从谈起“学生为本”?以学定教,不仅仅是理念,更要用行为诠释。等一等参差的队伍,看一看课堂的风景,听一听不同的声音……老师,您有耐心吗?您能做到吗?
三、静下来,等待学生的精彩。
1.“小先生”登上讲台。
课堂采用自学“圆心、半径、直径”的概念,初学之后生生对话交流,质疑争辨,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对概念的认识。
小先生:大家看我讲直径,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我强调的是“圆心、圆上”板书关键词:圆心、圆上。有问题问吗?
生:要强调两端在圆上,半径也在圆上,与半径比较是两端在圆上。
生:这个圆画的两条半径,你认为就是直径吗?
小先生:不是,两端在圆上,不能斜的,这两条半径不算通过圆心。(小先生继续补充关键词:通过)
小先生:你还有问题吗?
生:两端在圆上,两条半径也不是直径,直径要通过圆心,是一条线段。
小先生:关键词要补充,加上一条线段。
小先生:还有什么不理解吗?谢谢大家听我讲解。
【思考】认识直径,老师采用学生教学生的方式,生生质疑问话,学生用自己不严密的语言表达直径,不断修复完善认识,达成认知共识。我们看到学生思维发生发展的原生态,学习过程的真实脉络。学生呈现出来的是对直径本质关键词的描述,比照着书上严密的定义读两遍深刻得多,也许学生见到直径就想起今天这个“小先生”。由此想到课堂上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于数学的理解,尽管不是用严密的规范的语言刻画描述,但是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弥足可贵。相反之:老师疏而不漏地告知讲授,板书准确的数学概念让学生读一读,比较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不严密的真理解”与“真严密的不理解”,孰是孰非?不言而喻。
2.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学后教别人。
现代学习方式理论——“学习金字塔”原理,其结构最顶端的是“讲授、听讲”学习方式。实验研究表明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学习方式效果最低,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因为这是最被动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是最低的,学生基本记不住什么东西。在金字塔的最底端,“马上应用教别人”两周以后其平均学习保持率高达90%。就是说学生有机会把上课内容立即应用,或是让学生有机会当同学的小老师能够转教别人,这样学习效果最好。学生以教师的身分对其他人进行教学,不仅要对内容相当熟悉,同时也要透过语言的呈现来进行沟通,所以学生在进行教学之前,必须透过个体思维,将内容转化为让其他人能懂的表达方式,同时也提升了学生潜在智能的发展。
可见学习方法不同,学习效果大不一样。黄老师这节课转变教的方式,从教转变到学。放大学生学的过程,给学生讲台,让学生自学后当“小老师”讲解自己对直径的认识,整理分析完成板书,学生的讲解很精彩!理解很深刻!课堂总结时“我们学习了什么,哪个学的好?”学生异口同声:“直径学得好,‘小先生’教的好!”台下听课老师掌声四起。黄老师自嘲:“我教的不好,她教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