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彦伶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上渡街道中心幼儿园 广西 贵港市 357300
摘要:全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园教育归结为五大领域,分别是: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科学。而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开展,则是幼儿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开启幼儿心智、激活幼儿潜能、培育幼儿兴趣的主要途径。新时代的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开展,应将重点放在引导幼儿探索事物之间的关联、了解不同事物的性质、感知诸多现象的内涵层面,让幼儿在动手操作与亲自实践中获得探究意识、动手能力、思维潜质的发展,在找寻事物奥妙的过程中感受认知的快乐,体味科学的魅力。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教育指导与实践时,应以幼儿实际为基础,加强对各类素材与资源的开掘,为幼儿提供更多在活动环节锻炼、发展、提升的机会,以促使幼儿在积极参与与深度实践中获得科学素养的培育与科学意识的激活。而随着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有效性的提升,幼儿的参与、实践、感知也会更加深入,更利于对其各方面潜能、能力素养的塑造。
关键词: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有效性;探究
幼儿园科学领域教育活动的开展,旨在培育幼儿的科学态度、意识、精神,让幼儿在多元化、丰富性活动环节实践中获得各方面能力的内化。而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有效性的提升,则更利于科学活动育人效能的强化。同时,由于幼儿阶段的孩子,普遍存在理性认识欠缺、感性认识较强的现状,加之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在思想、意识、能力上也比较稚嫩,以致只有以有效性、针对性、多元化科学活动为载体和辅助,开展科学教育指导,则更为贴近幼儿的认知特性与现实状况,对应的科学教育指导也会更加深入、充分、到位、生动、鲜活。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时,应加强对活动环节有效性提升措施的探究,并通过对诸多素材、资源的灵活借助,使其与幼儿实际、教育内容、教学活动有机关联起来,以调动幼儿的兴趣与热情。为幼儿提供更多近距离接触、了解、感知科学的机会,让幼儿在活动环节实践中更好提升自己,逐步发展自我,拓宽认知视域,强化综合能力。
一、带领幼儿进入活动情境,在观察分析中提升科学能力
活动情境的创设,是确保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效能得以提升的关键。而且,由于不同活动环节所对应的活动内容、目标、要求不同,以致活动情境作用的发挥更为必要。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领域活动时,应加强对活动情境的创设与构建,在幼儿科学活动的各个领域、环节充分融入一些辅助性生活元素,让幼儿在蕴含生活特质的视频、图画、色彩等引领下主动投身科学探索,发现诸多现象背后的本质与规律,获得认知潜能的激活。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幼儿教育区域环境的科学区分,开掘出专门的科学区,让幼儿的环境的暗示与感召下积极参与动手探索。在墙壁上利用墙饰来展示一些科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践流程。在自然角内引入一些幼儿比较喜欢的植物,让幼儿在亲自栽培中观察其生长过程和变化规律,并做好记录。借助一系列的生活情境创设,促使幼儿于内心深处萌生探究与实践的欲望,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更为充分、深入。例如,在开展“踩影子”。活动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在活动情境内的疑惑:影子为什么会动?借助媒介视频组织其了解其原因,使幼儿在活动环节实践与辅助视频的引领下,认识到:自身站的位置和光的位置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影子也会变化,以促进幼儿科学能力的提升。
二、组织幼儿探究活动问题,在思考判别中培育科学态度
科学是一项以抽象感知为载体的自然性学科,其对于抽象思维不足的幼儿而言,具有很大的挑战性与趣味性。而正是这一特性的存在,方可切实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同时,幼儿园科学教育又是启蒙教育的开端,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这使得只有以兴趣培养为导向来设计科学领域活动,方可达到真正开掘幼儿思维、促进幼儿认知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加强对各类素材、资源的借用,让孩子们置身于奇妙多变的自然环境内,引发思考、提出问题、开展分析。通过观察蓝天白云与红花绿树,去发现、欣赏、感知、聆听、体验自然之美。在亲近大自然的过程中丰富其科学认知,获得参与探究科学活动的兴趣。同时,结合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教师还需要适时创设条件与时空,让幼儿置身其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进行探究,并萌生疑问:小花能飞起来吗?蚂蚁平时吃什么?小鱼能在地上和我玩游戏吗?在这些散发着浓郁探究气息的自然资源辅助下,幼儿参与科学探究与实践的兴趣自会得到无限激活。又如,在开展《摩擦起电》活动时,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棉布、塑料、实木、纸屑、丝绸、毛皮、橡胶棒、铁尺等材料,组织幼儿开展探究,并提出问题,与教师一起探究,在问题辅助下的科学领域活动中获得科学态度的培育。
三、指引幼儿关注活动现象,在体验感知中发展科学素养
由于不同科学活动的定位、导向不同,幼儿在其中所获得的感知与体验也存在较大差异。而加强对活动现象的关注,则可以使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获得科学素养的发展。因此,在幼儿平时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教师应该多关注不同幼儿的表现与反映,以找到开展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教育的切入点,将科学教育与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驱动有机关联起来,既凸显了幼儿在科学探究中的主体地位,又可以使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更具生命力与感染力。例如,针对大多数幼儿爱玩泡泡的现象,教师可以即时设计教育主题:有趣的泡泡。让孩子们尝试自主制作泡泡水,并参与玩泡泡游戏,来观察形状各异,丰富多样的泡泡的特点与差异,在自主探究与游戏活动中激发参与科学探究的热情,养成善于观察、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与意识,为促使科学探究高效开展提供铺垫。另外,还需要将幼儿的一日常规活动与具体科学教育结合起来,为幼儿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以强化科学教育的实效性与发展性,激活幼儿的认知能力。在逐步提升科学领域活动有效性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科学素养塑造。
四、结论
总之,活动是科学领域教学目标得以深度达成的必要载体,更是锻炼、提升、发展幼儿各方面能力的最佳途径。而加强对科学领域活动环节有效性的提升,既符合幼儿认知特性,又贴近科学教育需要,且对于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塑造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园科学活动指导时,应以幼儿实际为基础,加强研究分析,构建出多元且丰富的科学教育活动生态,为幼儿认知夙愿释放提供坚实保证。让幼儿在活动的引领、驱动下切实强化对自身各方面意识、能力的锻炼。通过活动环节有效性的强化,来促进科学领域教学项目的落实,为促使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科学素养塑造而提供助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红.幼儿园科学领域教学活动环节的有效性探究[J].辽宁教育,2020(08):59-61.
[2]张雪琴.幼儿园科学活动教学的有效性探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2):124.
[3]时鹤.试论巧用提问提高幼儿园科学活动有效性[J].成才之路,2016(10):76.
[4]陈琼.幼儿园科学领域活动的有效性分析报告[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02):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