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莉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漓江小学 贵州贵阳 550025
摘要: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加扎实的学习数学知识,数学建模逐渐应用到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本文简单分析了数学建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并展望了数学建模未来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建模
数学模型是通过使用数学语言对图形、数字等进行数学解释,从而产生新的数学结构。从概念上,可以将数学建模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广义上讲,小学数学课本上所有的公式、定理及一些归纳总结的数学规律都可以称之为数学模型。另一方面,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数学模型就是对具体问题进行知识结构的反映。目前在小学教材中可以感受到对数学建模的重视,以此来引导学生利用数学模型处理现实世界中的简单数学问题,促进学生对数学模型进行有条理的归纳和整合。
一、数学建模内涵分析
数学建模主要是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换言之,就是利用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维解决现实问题。在现阶段数学教学中,数学建模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备受数学教师青睐的一种教学方式,取得的效果也比较好。数学建模方式的运用,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的数学知识,这样就可以帮助小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性,方便小学生的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可以做到有效掌握,并且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运用可以实现小学生学习效率和课堂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二、小学数学中数学模型的具体体现
数学模型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数学书本中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数学老师采用数学建模教学时,学生的思维方式、逻辑能力都会受到数学老师的影响。例如,数学老师会按照教材上的顺序做备案,设计课堂问题,进行数学建模教学,小学生也会根据数学老师上课所教对数学模型进行思考和尝试,而数学老师又成为数学建模教育的反馈者。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同时兼顾数学老师上课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数学建模教学的方法,使小学生的数学能力逐步增强。
三、数学建模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渗透数学建模思想,提升学生感知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想将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必须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感知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会利用有关条件,实现学生感知能力的提升。以旧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这样可以大幅度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二)确定建模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建模意识
合理的教学目标可以为教学活动提供明确的方向,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实施同样也是如此,需要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一般来说,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运用是为了引导学生通过体验数学建模过程学习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数学建模基本上可以分为应用模型、验证模型、建立模型、提取信息、分析问题五个部分。
数学教师可以围绕这几点科学设置教学目标:第一,让学生能够借助符号将一些抽象的数学模型表达出来,保证学生能够从图形、线段等模型学习阶段顺利过渡到符号数学模型的学习阶段。第二,通过数学建模教学方式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阅读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和数学素养。
(三)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建模能力
教学内容对教学效果有直接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就目前对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分析来看,教材中有很多的内容都适合用来进行建模教学。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严格的筛选,既要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又不能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一般来说,在选择数学建模教学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应当遵循以下几个原则:第一,选择的教学内容要与设置的教学目标相符合。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数学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教学目标,同时还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认知结构,确保选择的内容能够与这些相适应:第二,选择的内容要具有基础性。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就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例如,在讲解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等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要带领学生建造相应的模型,为后期面积、体积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第三,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趣味性。兴趣是学习催化剂,有趣的知识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充分调动起来,有利于教学相长,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相关知识点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引导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模型,如教室的门和窗等。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四)运用建模思想,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
在小学的数学教学中,知识创新能力也是新课标下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技能之一,而对于学生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新的挑战,因为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使得老师认为学生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而学生认为自己只要成绩好就够了,其他的可以不用考虑,这就为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了阻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可以运用建模思想,来在学习和创新之间做一个平衡,在保证学生知识学习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例如,在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节课时,我们在讲解完基本的知识点后,可以给学生留一道探究问题,让学生在在课下探究一下两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应该如何计算?然后将自己的猜想在课堂上与同学进行分享,其他同学负责指出其中的不足和漏洞。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运用建模思想培养学生的知识创新能力的同时,还为学生以后的两位数除法提前做了一个简单的预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结语
小学的建模思想的运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主要的目的是将建模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思维中,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一方法来更加高效地进行小学数学的学习。因此,我们作为任课教师,应该明白建模思想的作用和意义,合理运用这一思想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何建童.小学数学的“数学建模”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1):114.
[2]颜春兰.小学数学建模教学的起点、过程及应用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04):17.
[3]亓奎章.试析如何开展好小学数学建模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 105.
[4]黄文异.培养小学数学建模思想的有效策略[J].亚大教育,2019(02) :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