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业萍
广西南宁市横县南乡镇中心学校 广西南宁市530324
摘要:提升小学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而简便计算便是其中一种。且学生驾驭简便计算能力的发展与提升,又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教师的指导方法足够科学高效,学生的参与足够积极主动,方可在师生之间形成协作合力,简便计算中涉及的算法运用方可更为充分高效。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使用比较普遍的计算法则之一,其重点包含了加减法与乘除法,且不管是含义还是用法都比较抽象,以致很多学生在理解与驾驭上存在一定困难。因此,教师应从加强乘法分配律的应用指导为切入点,加强指导分析,帮助学生充分、深入、高效把握其法则,以避免学生在计算中发生错误。同时,在借助乘法分配律指导学生开展简便计算时,教师应多引入一些针对性、典型性、代表性训练,以引导学生在开展计算中进行观察、对比、分析、总结,找到乘法分配律的使用突破口,以深度掌握其内涵与用法,便于将其投射至简便计算领域,慢慢形成驾驭基本数学符号来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与习惯,以此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获得数学计算能力的切实提升与充分发展。
关键词:乘法分配律;小学数学;简便计算;运用
简便计算是发展学生计算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技巧的有效途径。而学生对简便计算规律的充分把握,则是其计算能力提升的关键所在。但是,总有一些学生在学习简便计算时,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制约,加之对基本计算规律内涵理解不够深入,导致计算错误时有发生,且严重影响了其计算能力的发展。一方面,有些学生往往会受到乘法结合律的影响,在简便计算时形成了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以致其驾驭乘法分配律开展简便计算中对运算法则的使用张冠李戴,出现混淆,发生错误。另一方面,有些学生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加之其数学思维发展不够充分,且对数字的敏感性不强,不会灵活驾驭各运算法则,一旦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计算题型,便无从下手。这些问题的频频发生,充分说明了加强运用乘法分配律开展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指导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基于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指导时,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并结合其在计算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出现的诸多弊病,有意强化利用乘法分配律开展简便计算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针对性、实效性教学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结合具体计算法则进行对比分析、开展探索思考,让学生在借助以乘法分配律为引领的简便计算中自主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为确保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提升、发展而提供助力、铺设道路。
一、切实关联学生生活实际,设置运算情境开展教学导入
乘法分配律涉及的数字与符号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而小学学生的抽象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弱,以致其在学生中若不能把握其特点与规律,势必会陷入认知困境,借助乘法分配律开展简便计算时自然会出现诸多错误。因此,教师在落实有关乘法分配律对应的简便计算指导时,应以学生认知实际为基础,加强对运算情境的创设与构建,尽量使一些与学生认知特性关联密切的生活实物、场景、素材等进入学生视域,以强化教学导入的直观性与具体性,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帮助学生主动参与乘法分配律对应的简便计算学习而奠定基础。同时,很多学生在比较感兴趣的运算情境的刺激下,学习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也会切实提升,涉及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领域的诸多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自会慢慢得到化解。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同学们喜欢打羽毛球吗?六一儿童节即将来临,学校为了鼓励学生锻炼,叫王老师新购进一批羽毛球拍和羽毛球。其中购买了25筒羽毛球(每筒是一打装,一打是12个),问王老师一共买了多少个羽毛球。请学生独立列式,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分析其结果是否相等。由于导入情境与学生生活经验结合比较密切,学生能利用包括乘法分配律在内的方法进行计算的积极性也更为高涨,预期教学效果自然更加理想。
二、组织学生开展对比分析,借助概括整合发现计算规律
小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内涵的掌握,是一个慢慢提升、慢慢内化的过程。
而教师在教学指导时,应切实突显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并结合一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算式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开展探索研究,在观察与思考中构建辅助性数学模型,以切实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而且,随着学生课堂参与的深入,其对于乘法分配律内涵的把握也会更为充分,更利于其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分析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教学指导中应加强对一些代表性计算资源的整合,并结合学生平时计算中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多组织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研究,进而帮助学生充分掌握乘法分配律的内涵与特性,来促进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入算式:(25+35)×5=?与25×5+35×5=?组织学生自主观察、对比、分析,找出两个算式之间的异同,并明确在两个算式中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构建其明晰的计算思路,随后将其迁移至(a+b)×c=a×c+b×c,实现数字与字母之间的过渡与转换,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
三、引导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做好新旧知识巩固迁移强化
待到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规律、特性等获得一定理解后,教师需加强训练。以借助一些针对性训练题型的引入,来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帮助学生构建起更为完备的认知体系,让学生在运用与巩固中获得简便计算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尤其应关注学生在简便计算中存在、出现的各类问题,并对其予以归纳、整合,就一些典型问题或错误在课内继续做好强化指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根据自己计算中存在的困惑与谬误,继续强化对乘法分配律引领下的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掌握,来促进学生的认知迁移。例如,借助判断正误问题:2×(6+5)=2×6+5;(25+7)×4=25×4×7×4;35×9+35=35×(9+1)=350等,利用这些典型性错误,让学生在判断中强化对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计算指导中适当融入一些辅助性、生活化问题。例如,六(1)班要给期中考试中获得成绩优秀奖的16名同学每人奖励1个书包,每个书包25元,一共需要多少钱?让学生在掌握基本计算规律的基础上尝试去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以巩固学生对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应用能力的提升,来塑造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结论
总之,乘法分配律是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运用最普遍、最充分的计算法则,其运用情况直接影响着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而加强乘法分配律在小学数学简便计算中的运用指导,则必须从剖析其内在关系与基本原理入手,方可使学生在数字与符号的变化中真正指导计算的突破口与切入点,更为学生计算能力提升夯实基础。因此,结合不同学生在驾驭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的实际情况,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并参考其认知现状,多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延展性的训练活动与强化题目,组织学生在全方位、多角度实践中剖析研究、分析思考、甄别区分、并利用其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在诸多强化训练的引领下,来落实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使乘法分配律引领下的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指导更为科学高效,更易被学生所接受和掌握,来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与素养的塑造。
参考文献:
[1]蔡扬山.有效培养六年级学生简便计算能力的实践探究——以《乘法分配律在分数中的应用》研课为例[J].新教育,2019(16):13-15.
[2]朱伟敏.拨云见日——乘法分配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知识窗(教师版),2019(04):84-85.
[3]林迎陶.把握数学本质 促进有效建模——运用乘法分配律简便计算错误成因及对策[J].教师,2019(04):72-74.
[4]李玲玲.试谈简便运算的“三个关注”——由两个乘法分配律教学案例引发的思考[J].辽宁教育,2012(11):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