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惠文
济宁技师学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文章结合实际,对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内容进行研究。首先对学前美术教育的意义进行探讨,然后在分析学前美术教育现状以及相关问题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美术教育的实践要点进行探究,希望论述之后可以给该领域的教育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学前教学;美术教育;创造力;学习兴趣
引言
在幼儿教育工作开展的阶段学前美术教育是非常的组成部分,对于教育对象来说通常是3~6岁的儿童该时期的儿童,该年龄段的儿童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以及颜色的辨别能力,更加喜欢一些颜色丰富鲜艳的色彩,更倾向于手工操作。通过美术活动开展,可以按照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特点,给学生产生很大的感染力,这对提高儿童的兴趣以及学习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学前教育中的美术教育现状进行研究,探寻出更为科学的教育路径尤为重要。
一、学前美术教育的意义
(一)增强学前儿童的感知表达能力
在学前教育的阶段从小让儿童接触美术教育能够更好的将儿童的表达素能力提高。通过接触美术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提高儿童对色彩的认知以及想象能力,在美术作品的催化作用之下,可以通过美术的形式将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文字在美术体现出来,在长期美术教育熏陶之下,可以提高儿童的感知能力以及对周围事物的认知能力。
(二)提高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通过美术教育可以给儿童的创造力提供良好的培养路径。对于学前合同的创造力发掘,它主要体现在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兴趣层面上。学前教育美术活动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按照合同的学习特点,将最佳的创造机会展现出来。在教育阶段通过丰富的色彩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使其能够在千变万化艺术造型将儿童的启发能力激发,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可以给学前儿童创造良好的培养路径。
(三)促进学前儿童的多元发展
在学前教育活动阶段开展的过程美术教育活动的开展可以给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由于美术具备独特的性能,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展阶段能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操作机会,例如美术手工以及泥工等形式。儿童在进行动手创作的时也会形成一个美德认知,在创作阶段逐渐转化为对生活一种美,而后再由生活的美逐渐变化为人格的美以、人性的美能够起到良好的德育作用,学前美术教育的意义是一个多元化的是能够给学生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路径
二、学前美术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就目前现状而言在学前美术教育过程有收到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下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
(一)当前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现状
①在教育目标方面,出现两个误区
在学前教育的过程,对于美术教育的误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教育的阶,主要是将教育等同于艺术划分,认为教会孩子画出美丽的图画就能够完成任务了。在教育的阶段,主要是将重点过于放在孩子正确描写以及表演能力上,将技能操作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任务;其次误以为将美术作为治愈以及德育教育的手段,使其能够完成一个心任务就是完成教育目,缺少了独立的认知体系。但是在实践的过程美术教育它自身属于一个独立的领域,是具备一个潜在性的领域不仅能够培养儿童的艺术美感、欣赏以及识别能力,同时还是提高儿童的心理素质,由于没有区分好教育目标的发展方向导致儿童教育的工作难以开展。
②在教育内容方面,强调对自然的模仿和再现
通过分析儿童作品可知,在儿童作品当模式化现象是比较严重的一些儿童作品展览体现出来的花花绿绿各式各样的作品,从可以看到动物的形象与人物的形象。但是从这篇作品可以发现,在老师教育的过程只是采取了简单的临摹方式,只是通过用孩子的手画出期望的作品不断的模仿,就会导致儿童的思想以及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下降,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③在教学方法方面,灌输法仍然被大量使用
在学前儿童教育的过程美术教育的应用方式还是采用传统式的填压式方式,忽略了学生自主性的体现,没有能够给学生更多的发展空间在一定的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当前美术教育观念的对策
(一)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观念
对于美术而言,它具备培养学生情商以及创新思维的主要作用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让美术教育在素质层面上体现出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美术教育的阶段如何才能够将美术的教育观念体现具体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 在美术教育环节阶段,需要对美术教育在国民教育的作用以及功能进行全面的认知,需要从广义层面上对美术教育的概念进行分析,让美术老师能够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来,通过综合利用身边的生活实力,让每一个儿童都能够懂得美术感的意义,使其能够在学习的过程掌握更多的技巧。
② 对于儿童的好奇心需要给予一定的精心护理,要保证儿童的好奇心能够在美术教学的过程发挥出主要的作用。因此在美术教育的阶段需要做好积极的引导以及激发还有鼓励做好精心护理,给儿童的心智开发以及培养奠定良好基础。
③ 需要做好儿童创新意识的激发以及保护,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能够按照求异思维以及创新能力的要求进行学习。该项工作开展时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正确引导,通过暗示以及提示的方式,使其能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事物进行看待,将自己的歧义思想表达出来。
④需要对儿童画的艺术种类属性进行重新认知,并且对儿童画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实践内容进行考虑。
(二)课程设计注重儿童自身感受
在美术课程开设的阶段需要合理的设计课程内容,要准备一些能够让合同和大自然接触的机会,使其能够在户外学习的过程提发自己的思维。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考虑到学前儿童的年龄比较小,缺乏相应的自我保护意识。在开展课外活动的时候尽量的选择一些安全的区域,或者是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将相应的大自然片段以及事物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使其能够通过相应的媒体客户端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从而能够完成自己的创作作品。
(三)对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的思考
在美术教育活动开展的阶段,需要按照主题的形式将相应的课程展示给学生。通常而言,学前儿童的美术课程主要是按照主题形式表现出来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激情。因此在课程内容是构建的阶段需要兼顾各种操作类型的需求,要保证学前儿童的美术学习内容包含绘画以及操作两个层面,使其能够在美术课学习的过程不仅能够动脑又能够动手。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相应课程设计的阶段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将针对性的内容合理安排美术的学习内容可以根据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排列。
四、结语
综合以上叙述,对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而言最主要的目的在于给幼儿提供良好的表现机会,并且能够在一定的范围上让儿童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通过美术教育方式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在一定的程度上达到高校教育目标的要求。因此在往后美术教育工作开展的阶段还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以及特点,综合性的设计出针对性的美术课程,从而给幼儿的学习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田雨欣.浅析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8,(24).147.
[2] 陈俊.学前教育美术教学中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12-213.
[3] 朱莉萍,李旭,袁会晴.构建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美工课程体系的原则--以贵州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教师教育论坛.2017,(3).79-83,88.
[4] 纵念芳.浅谈职业学校美术课程教学改革[J].科技资讯.2017,(6).156-157.
[5]江丽亚.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改革探究[J].戏剧之家.2015,(10).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