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哈力买
化隆县群科新区中学 青海 海东 810900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们在经过停课不停学形式之后,对信息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在停课不停学形式之前,我们对信息技术支持的现代化教育空间就已经生成了依赖之心,但是,我们对于其应用效能并没有进行积极地开发。。如因为新技术的应用,我们可以让学生在查询史料的过程中,见证史实,客观的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在这一过程中,生成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如我们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节奏,让学生能够在微课的支持下,可以先学、后学,进而获得更多的自主权。从自己的现实学情开始选择适宜自己的学习节奏。当然,新技术的融入引发的改变还有很多,对于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目标也有更大的影响。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理论知识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教学内容,相对于其他学科内容历史学科更倾向于复杂化和零散化。基于此,导致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难度,有部分学生还会存在一些偏见,对上历史课毫无兴趣可言。因此,教师要改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做延伸,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将历史核心素养融入教学当中,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思路,拓宽学生的历史认知度,不断增加知识的储备量等优势。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资源整合的方式扩充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历史视野,与核心素养理念的内容不谋而合,核心素养理念符合新时代对于学生成长方向的要求,是开展教学工作的良好遵循原则。
1确立高中历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要性
新课标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越来越重视,更多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被运用到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不仅仅只限于“教”,而是以“学”为主体,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从如何学习,到接受学习,再到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何培养高中生历史学科素养是当下教育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其关键因素主要在于课程的开发。教师要确立设计目标,根据新课改理念有序开展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不断深化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知,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后,要遵循以下两方面的知识点:其一,教学目标要求与高中生的心理认知相吻合;其二,教学目标应有独特之处可行性较强,能够落实于实际行动中,在进一步引导下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
2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2.1广泛的搜集史料
在引领高中学生完成历史知识学习时,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借助影视剧等多种方式对“正史”“野史”有了更多的了解,对“戏说”“专家讲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资源的搜集方式对于学生而言总有一种“旁观者”的感觉。在有了信息技术做支持之后,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搜集史料,验证史实,让学生明了并了解所有的历史都是从佐证而来,并非凭空想象的,务必保证史料的正确性。引导学生通过图书馆、资料库、各大网站等途径来搜寻史料。如果学生能正确地运用史料资源,研究历史,学习历史人物做事的风格特点,有效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如果是自己面临当时场景会怎样做,是否会做出相应的决策,分析是否有更加明智的决策。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高中学生正处于质变时期,我们给他们“讲”,效果可能会和我们的预期相反。他们更愿意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解读。
在我们为学生构建这种自由化的学习平台之后,学生可以生成信息搜集能力,还可以在点点滴滴的信息搜集过程中,生成认知,改变已有的思维方式。
2.2改变已有的教育模式
在落实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可以发挥出极大的教育效能,它们可以为学生营造出一种特有的学习氛围,在有了互联网信息技术做支持之后,我们可以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良,进而促使学校教育继续产生教育价值。在彻底放弃“面对面”的教育模式之后,“屏对屏”的教育模式并不如人们想象中那样理想。在这样的教育空间中,我们改变了很多的认知。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融入学校教育空间的教育价值之一,就是促成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之间的整合。在线下教学构建的教育空间中,我们可以与学生进行“微表情”沟通,进而对每一个个体进行影响。我们可以在线上教学构建的教育空间中,进行多种教育方式的融合,进而改变学生已有的学习节奏。让高中学生拥有个性化的学习平台。我们可以将微课教育模式、共享化的学习平台、“历史沙龙社团”等方式与线下教学进行融合。如在学习“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国际运动”时,微课不仅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创作背景同“巴黎运动”、“英国宪章运动”等联系起来,更能联系到后来的俄国十月革命、中国的共产党发展和当今世界的共产主义发展等,微课资源能将知识点的发展轨迹连接起来,具有很强的延展性,能帮助开展好历史教学工作。在建立起教研工作坊之后,教师可以共同完成课件的制作,可以在共同制作的课件中再结合自己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设计。而学生在拥有了这些资源之后,不仅仅在课堂上可以突破知识学习的重难点,在课外还可以完成预习、巩固等学习活动。进而生成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弥补自己的不足,或者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领域进行探究与反思。此外,我们还可以与学生共享资源,如将影视剧、百家讲坛融入学习空间。让学生在动脑学习知识的过程,同时投入情感。如在学习“我国的选官制度”时,教师可以运用相关影视资源来表现世官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度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三者的发展史和内容差异,把握三者的特点,最终实现理解、掌握知识点的目的。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他们缺少的往往就是一个原点,这种融合资源的方式,必然可以让高中学生生成学习的主动性。
2.3设计开放化的作业
在停课不停学形式中,我们最大的感悟之一就是高中学生不喜欢坐在云课堂的屏幕前,但是,却喜欢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手机浏览信息。在笔者看来,最主要的原因是那些信息更快速、更有魅力、更生活化。在应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动力时,我们不妨借助这种碎片化的信息,来为学生打造开放化的作业模式,给学生更多的生活信息。如可以将历史问题扩展到现实问题、热点问题中去,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眼界。例如“怎样理解日本军国主义正在以新的形式复活,必将危害世界?”这是一道典型的将历史问题与现实问题、热点问题联系在一起的题型,目的是为了考查学生的知识面以及对时事的了解情况,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师布置作业时要有一定的深度,要将历史知识加以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历史教学具有多样性的教学优势,历史教师抓住学科优势进行合理运用,将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巧妙运用于课堂中。教师要不断为历史课堂教学创造出更多的亮点,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的相关知识,使高中历史教学达到优质效果,为自己的人生航道树立标杆。
参考文献
[1]陆璐.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7):237.
[2]夏玮辉.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浅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6):269.
[3]李晋川.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的思考[J].中国新通信,2020,22(12):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