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小学高段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周婷婷 许云
[导读]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科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周婷婷  许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83082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 830023
摘要:在小学教育过程中,科学这门学科作为一门比较特殊的课程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其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能够从教育的角度有效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但是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更加偏重理论教学,从而忽视了科学实验教学的重要性或是很少给学生开展相关的实验讲解,这使得实验教学的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和提升。因此,本文将探究在小学高段的科学课堂中促进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科学;高年级;实验教学;课堂实践
        引言
        由于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中涵盖的知识点广泛而多样,因此很多学生对于这门课程都非常感兴趣。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生学习兴趣的驱动下,更加全面地引导学生在了解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的过程来验证自己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让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操作,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科学钻研精神,在进行科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挖掘课本重点知识,设定合理实验任务
        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进行详细化的课本内容教学,能够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每一节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知识,并且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后续的实验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将学生所学的理论和实验过程充分的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二者之间形成良好的衔接。在这样的学习状态下,学生才能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更加的认真听讲和记录,在后续的实验学习过程中更加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原理[1]。同时,教师还需要在课堂上给学生设定合理的实验任务,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年级阶段选择适合学生的实验类型和内容,让学生可以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展开自主的科学实验。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一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本上的知识,可以在课堂上开展这个实验,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后,可以让学生分步骤进行实验操作,去验证实验的结果。
        二、构建小组实验模式,促进学生分工实践
        在小学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学生在理论知识讲解时可以进行独立自主的理解和探究,但是在进入到实践学习过程中就需要与其他同学进行配合与协作,共同完成教师所布置的科学实验任务。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发布课堂任务之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每个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按照科学的路径构建起不同的科学实验小组,让学生之间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科学实验的操作要求。

因为在实验过程中很多操作环节和步骤都需要学生进行分工写作,小组的搭配可以有效满足这一点需求,让学生能够在团体合作的模式下更加顺利地实现课堂实验要求和目标。例如,在学习“骨骼、关节和肌肉”一课时,学生除了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还可以对于自己和其他人的身体构造进行观察和研究,这需要学生在小组中与自己的同伴相互进行,从而能够逐一验证课本上呈现出的知识点。
        三、拓展多元实验方式,增添科学实践乐趣
        在科学课程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在给学生开展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样化的原则,能够在实践的过程中给学生不断拓展多元化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过程中感受到新鲜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于科学这门课程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在一般的课堂实验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拓展的方式给学生增加更多的科学实践乐趣,让学生可以在简单的实验操作步骤中加入更多创新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独立探究的能力,还可以对于课堂教学知识进行拓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知识应用能力。此外,科学实验可以放在教室内进行,也可以带领着学生走出教室,进入大自然开展更加丰富和自由的实验过程,使学生在此期间能够更好地认识自然认识科学的本质[2]。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探索土地被侵蚀的因素”一课时,教师可以带着学生走到户外去细节直观地观察大自然的土壤,分别能够从坡度、植被覆盖程度以及雨量的大小等不同因素进行分别研究,最终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四、建立科学生活联系,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除了要认真理解和掌握科学课本上的知识内容,还需要认识到科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给学生建立起生活与科学之间的关联性,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科学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一些自然社会中的现象,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认真细致的学习在生活中进行验证。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更加细心的观察生活,从中发现一些更加有趣的科学知识并且可以通过自主实践的方式去探究这些科学知识的原理。这样的实验教学方式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使他们在生活中能够带着对于科学知识的好奇心进行不断地深入学习,从而有效促进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如对于生活中声音和光的传播现象,对于运动和力的探究等,都可以在生活学习中找到答案。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高年级科学教育中,教师需要充分重视实验的价值,并且在课堂上能够亲力亲为引导和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在培养他们动手和思考能力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提高科学兴趣,在实验中获取更多有价值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施莹莹.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 科普童话, 2019, 000(041):P.68-68.
        [2]殷春丽.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 中国校外教育, 2019, No.688(32):128+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