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鑫
温州市洞头区技工学校
摘要:html语言是中职计算机《网页制作》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职理论考试中的一部分,标签代码枯燥乏味且不易读,而css样式更是html学习中的难点,本文介绍了网页制作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html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立足w3school网络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以促进css样式的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html;css样式;w3school;混合式教学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而在教育领域,一场网络信息化的革命正在悄悄地发生着,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混合式教学作为全新教学模式之一,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拿中职计算机专业的《网页制作》课程来说,使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提高教学效率而言,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对w3school网站进行探索,基于此平台开展混合式教学,以期提高中职《网页制作》课程中css样式的教学效率,并为相关教学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一、中职计算机网页课堂现状
(一)传统教学模式效果不佳
网页制作课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教师演示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课堂以教师为主,单方面向学生传授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自主思考的内容少之又少,使学生对问题逐渐丧失了分析的能力,违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依赖性。而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大部分中职学生在网页制作课程的学习中养成了“即遇即解”的学习习惯。即教师集中讲解时不听,操作时碰到难点就习惯性地提问,而这也直接导致课堂效率低下。
(二)学生基础薄弱
教学对象群体属于中职学生,能到中等职业学校读书的,大都是因为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学生,文化基础普遍较差、整体学习主动性不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网页制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特别是css样式涉及到一定量的英文,学生常常因为标签拼写错误而引发网页无法正常运行。css样式包含许多标签以及属性,每个标签的属性都有它特定的功能,由于我们的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没有做笔记的习惯,课后更不会去复习课上的知识点。这就让之后的学习变得困难,拖慢了课堂的进度。
(三)学生个体差异大
在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主要存在两个方面:学习进度差异,对网页制作感兴趣的学生,学习进度快,但是,对于兴趣不高的学生来说,html语言过于枯燥,这就导致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进度无法实现统一;学习能力问题,有的学生理解能力强,技能学习速度就快,而有的学生理解能力较差,就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
二、开展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就是把传统教学和在线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以期获得更佳的教学效果。混合学习模式是教学理论、教学环境、教学方式的混合,在各种的混合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一)有利于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混合教学模式下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平台上的相关资源自主学习,初步了解相关概念和知识点,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内化
因为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在个体差异影响下,学习进度无法实现统一,在混合教学模式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安排学习进度,在课中和课后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上的知识进行巩固,对于没有消化的知识,最后通过反复学习或师生互动进行强化。
三、基于w3school开展混合式教学的应用
(一)课前灵活预学
中职学生课前学习的意识淡薄,尤其不知道该学什么,怎么学。但课前学习对于听课能力、理解能力相对薄弱的中职生来说尤为重要。
经过课前学习,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基本了解,如果能够让学生在课前对课程有所思考,并提出一些疑问,更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让教师能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对学生认为难以理解的部分重点讲解,而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部分则简单回顾。
中职学生需要课前学习,并且是“耳目一新”的课前学习。基于此,在专业实训课中,笔者将“互联网+”的课前学习模式形成教学常态。在平时的教学中,以“w3school”为平台,每周下发简单的学习任务,利用平台丰富的资源,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自主学习。
依托翻转课堂的理念,借助w3school平台资源,调动学习积极性。互联网学习灵活性强,不仅能在线学习,还能随时随地观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学习课程、反复观看学习。
(二)课中“虚实”共学
课前的线上学习,并不能让学生彻底掌握技能,传统的课堂面授仍有存在的必要,特别是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本身比较薄弱,加之自觉性不是很高。再者,网络学习也不能解决实践操作问题,所以,课堂对于技能学习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在实训室的动手体验,才能真真正正掌握所学技能。
基于学生文化基础差、标签和属性书写不规范等问题,笔者通过在课堂中,让学生使用w3school网站的实训功能,在网页上输入内容后,单击运行代码,平台后台并会帮你测试,实时反馈到当前网页,并指出代码的错误,让学习变得轻松。同时,网站提供了完整的技术参考手册,涵盖了css样式的各种属性,如果学生不清楚某个标签的属性,只需要点开网站,找到标签就能查询。基于w3school平台的模拟实训,即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平台完成模拟实训。之后,在Dreamweaver CS6实训软件中,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任务。课堂中,利用平台让学生自主模拟,然后再通过Dreamweaver CS6进行实训,这种虚实一体的课堂教学,即解放了教师,也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基于w3school的混合式教学,相较于传统教学,课堂出现问题的学生明显减少。
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性较大,对于同一知识的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这样必然会有学生一下子就会操作,而部分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无法跟上教学进度,而w3school平台的存在,就很好的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为学生提供了强大的在线课程支持,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满足了不同学生进行课堂学习,体现了分层教学的理念。
(三)课后提质延学
课后,通过w3school,学生可以随时查看、复习。除此之外,平台提供了相关的测验题目和实例,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巩固、拓展。同时,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提升课堂利用率的同时,也有效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四、实施成效
围绕“混合式教学”这一实践思路,w3school平台贯穿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和不断改进,我们的技能课堂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通过w3school开展混合式教学,改变了学生只用耳朵听,懒得动脑筋想的不良习惯,也使得老师为主角的课堂中解放出来,更多的去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实现更高效的专业学习,同时也使得课程学习与学生将来的工作更好的衔接起来。
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混合式教学能充分利用w3school平台现有的资源,将平台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得力助手,改变了传统课堂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后理解和感受理论知识、掌握操作技能,从而形成职业能力。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课堂是学生学习的课堂,通过学生的平台自主学习、课堂互动交流、小组合作讨论使课堂不再是教师一个人讲讲、停停、教教的课堂,它使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学习当中。
通过两个班教学效果的对比,可以发现,基于混合式教学的课堂效率,比以往有了较大提升,两课时的教学内容,一课时便可完成。教无定法,只有我们每一位老师在平时教育教学中不断的实践和研究,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钟泽友.混合教学在中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0(04):144-145.
[2]李彦,边国栋.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网页设计”课程的改革探讨[J].微型电脑应用,2021,(01):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