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朋全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24中学
从事信息技术教学近20年我。和这门学科一样,我深受孩子的喜爱。这让我更懂得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责任的艰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并紧密结合实际学习和生活,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使信息技术成为孩子们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工具,同时将心理健康知识渗透在此次科学科教学之中。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获得了几点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点亮兴趣的明灯,引领学生一路前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虽然听起来熟悉又简单不过,但却是一句至理名言,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可是兴趣从哪里来呢?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但这种爱好往往表现为爱玩儿游戏,或者上网聊天,看flash动画。而对一些基础的知识,技能却不愿意认真地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用心思索,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为学生架起一座信息技术与孩子心灵之间的七彩桥。
我在教学信息技术课之前,为学生精心准备了“礼物”:学生的“名字艺术字体设计”“电子儿童画”、“电子手抄报”、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的“实用的电子表格”、美化或拼接的学生的照片等等。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利用信息技术上学习的知识制作出来的,孩子们看到这些礼物惊喜万分,原来信息技术课这么神奇、“这些知识太有用了”,……一边赞叹一边爱不释手的欣赏。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并得到了正确的引导。相信,此时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儿会成为孩子们学习的最强动力,并且移默化的在学生心中悄悄树立起一个小小的目标,同时建立起一座美丽的七彩桥,让学生自主而快乐地走进信息技术课。
二、开启策略的宝典,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中,一定要恰当地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如果教学方法不当,兴趣儿就会在短时间内一落千丈,所以在教学中我因势利导,把学生喜爱的活动适时引入课堂,把学生潜在的学习势能转化为动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设计竞赛,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结合小学生具有好胜心,有较强的荣誉感心理特征,在教学中我抓住契机机组织学生开展竞赛,如:开展我是小小键盘操作手比赛,舞蹈的小鼠标比赛,我是画图小能手,获胜的学生可以得到一枚优胜星。
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竞赛意识。
(二)巧用游戏,让学生乐于学习
小学生刚学习电脑,对鼠标的基本操作非常陌生,而且练习一会儿就会失去兴趣儿。觉得枯燥难耐,如果强制练习反而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我将扫雷、打地鼠、连连看、空荡接龙等游戏来练习鼠标的单击、右击和双击=又让他们通过纸牌游戏来掌握鼠标的拖动。在游戏中学习,一方面让孩子获得的快乐,另一方面学生又熟练地运用了键盘和鼠标,使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和收获。
(三)搭建平台,让学生创新学习。
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创新,获得知识和技能,体验创造的快乐。
书法有白飞其为意境;绘画有虚实,意在想象;教学空间贵在放手,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进行探究和创新,从而获得知识和能力,不断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风采的舞台。
比如在“绘图”软件的运用教学中,教师讲解了矩形的画法,椭圆和圆形等画法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操作,也可以引导学生为自己的创意画涂上颜色,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感受到了创新和成功的喜悦,这些将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也可以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注重学科整合,让信息技术之点水折射出万丈光芒
信息技术具有多媒体的特点,它集文字、图像、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一身。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媒体能使其他学科的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更具有吸引力。
例如:结合语文课赛龙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各地赛龙中的画面,让从未见过这项活动的学生亲身感受到其场面的热烈,体会民族节日的浓厚氛围,草原一课可以让学生搜集很多关于草原的图片,有羊群、有牧马,有清流、有沃草……这些精美的图片都可以和书本上的文字描述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祖国风光的美丽。再如:结合科学课,可以让学生收集各种珍贵的国家级保护动物,查阅他们的资料进行交流,也可以制成宣传报进行展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就如同小小的一扇窗。我愿带领学生透过这扇窗领略“西岭千秋雪”的无限风光,我愿意陪同学生通过这扇窗去追寻万树梨花开的神奇世界。我坚信,通过不懈的学习与努力,信息技术教学一定会“滋润桃李,芳泽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