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裕玲
广西贺州市体育运动学校 542899
摘要:初中生正处于思想价值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其思想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发展,对于体校学生来说,需要参加各种高强度训练,也容易在训练中产生摩擦,只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思想意识,才能减少不良事件的产生。因此,文章将从核心素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结合的意义角度入手,从以生为本、强化教学模式、多样教学手段等方面提出如何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道德与法治
前言:新课改要求教育不能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更需要重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奠定基础。随着核心素养与初中道德与法治的结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同时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体校学生不仅要接受体育训练,还要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学习压力较大,这就要求对学生做好价值引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促进体校学生更好地学习及发展。
一、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意义
(一)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道德与法治课程在初中的开展既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素养,优化学生思想意识。新课改以后,教育形式发生了改变,要求现代教育既要教会学生必要的文化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容易受到外部不良思想的误导,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落实核心素养可以教会学生哪些可以为,哪些不可为,以及怎样做一个怎样的人。体校学生身体素质较好,但青春期的学生遇事容易冲动,一旦与人发生冲突将造成不良影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够降低学生发生冲突的几率,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次数,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发展[1]。
(二)提升学生社会发展能力
人是群体生活者,每个人都无法离开社会群体始终单独生活,尤其是体校学生在未来需要走向更大的社会,甚至承担着为国争光的重任,如果缺乏良好素质,很容易出现有损国家形象的行为,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核心素养培养能够让学生主动关心社会,学习怎样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国家荣誉感的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发展与生存能力[2]。
二、立足核心素养,深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以生为本,挖掘教学资源
新课改要求教育要注重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地位与价值,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展示空间。对于体校生来说,并不喜欢枯燥乏味地知识灌输,他们更喜欢趣味性强,动静结合的教学方式,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充分了解体校生心理,选择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或教学活动,挖掘有价值的教学资源,以此提升教学质量[3]。如在学习《和朋友在一起》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俞伯牙和钟子期友情影片,通过影片的视觉刺激和听觉刺激让他们感受友情,然后让学生在纸上写出好朋友的名字或与自己的好朋友坐在一起,与同学分享自己与朋友之间的友谊故事。教师也可以讲述一些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或让学生自己讲述,这样的教学方式贴近学生现实生活与心理,他们的参与欲望也会更加强烈。最后,教师也可让学生互相分享一下在与朋友发生冲突以后应该怎样解决,这也是增强学生交友能力的关键。
此外,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告诉学生怎样的朋友值得交,应避免与怎样的人接触,这也是教育教学中比较重要的内容,从而为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奠定基础。
(二)强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一项重要工作,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价值,教师应做好教学设备,创新教育模式,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应选择学生喜欢的形式进行导入[4]。对于体校生来说,他们之所以学习体育主要是处于对该项目的热爱,同时也有着该项目的偶像,如学习游泳的学生将奥运冠军孙杨作为偶像、学习拳击的学生将邹市明作为偶像,学习田径的学生将刘翔作为偶像,那么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导入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偶像作为导入人物,如在学习《情绪的管理》时,教师可在网络中搜集一些偶像进行情绪管理的视频或图片,告诉学生为什么他们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做好情绪管理,以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由于这些人物都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他们也会认真听讲,也愿意主动学习他们的精神,同时也活跃教学氛围,在接下来的教学中,他们也会主动参与其中。久而久之,各种良好品质也会学生身上体现出来,从而实现教学价值。
(三)多样化教学手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还需要完善的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一般来讲,在一堂课教学中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这就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采取多样化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在学习《我们与法律同行》这一课时,教师应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引入案例进行教学,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为提升学生注意力,教师可以结合体校生日常训练中发生的摩擦,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一个同学不小心踩了学拳击的同学一脚,也道歉了,但被踩的同学依然不依不饶,也不小心动手打伤了对方,是否该承担法律责任呢?若触犯了法律,又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通过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这样的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存在联系,他们也愿意知晓结果,在探究中也会更加认真[5]。为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真实案例,让学生从真实案例中了解法律,引起学生的重视。
结束语:
总的来说,初中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教会学生遵守法律规定,提升学生法治思想与意识的课程,而体校生的校园生活与普通初中生存在一定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充分了解体校生校园生活及心理特征,选择他们喜欢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同时,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从而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增强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江金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法治素养的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21(44):127-128.
[2]张丽丽.导向·诊断·反馈——论如何以精准评价重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态[J].新课程导学,2021(15):91-92.
[3]赵渭峰.试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品位·经典,2021(08):169-172.
[4]刘丽娟.以核心素养为视角 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J].名师在线,2021(14):79-80.
[5]张龙.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1(14):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