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升琛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61
摘要:在现在的社会中,国企改革迫在眉睫。必须严格跟随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制度的建设,完善国有企业内部的各项制度。才可以让国有企业在现今社会中能够跟上社会发展的趋势和速率,让社会的稳定性大幅提升。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攻坚时期,只有准确地把握国企党建的本质要求,才可能让改革更加深入,更加透彻。只有在这个过程之中发挥出党建的引领作用,才能够更好地保障国有企业改革方向的正确性。本文也将对此展开详细的探究,希望通过对本文的研究,能够强化国企改革的质量和党建引领作用的深入程度。
关键词:国企改革;党建工作;引领作用
在现今社会中,社会的发展速率非常快,每个行业必须做出一定的改革和创新,才可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同样如此,必须抓住现今社会的发展特点,结合党建工作的引领作用,才可能让自身的改革方式正确,保证企业的政策不会出现偏颇,并且能够为社会创造出更好的价值。本文将对党建引领作用,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的策略和发挥的关键点展开探究。相信通过对本研究能够让国企改革的效果越来越好,也能够在本文的探究之中,让群众更加了解党建引领作用的实际内容和实际效果。
一、明确政治纲领,确保企业发展路径正确
1.明确政治导向
国有企业的政治属性,是在党经济领域的影响之下,与市场中其他企业共同经营的主体[1]。其必须按照党的领导和党的方针操作,才可能弱化一些政治性的问题,将所有的政治决定制订得非常完美,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也能够保证对社会的贡献。所以必须明确政治的立场,才可能让国有企业在市场之中有更好的基础,占据市场空间,以新理念和新思想以及新战略引领企业前进,这是国企改革必须做到的关键环节。与此同时,必须严格坚守党的引导作用,让党的纲领引导企业前进。
2.注重实际工作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规范党建工作的开展,对于国企改革而言至关重要[2]。从严格治党和严格管党的方面,能够让每个岗位的工作细节更加精准,同时让改革明确每个部门和每个职员工作属性的调整,并且让其根据这种调整真正落实到工作之中,这是保证党建引领作用能够真正在基层落实的关键环节。通过有效的责任分解和监督考核制度的制定,能够全面促进严格治党的效果,保证主体责任的有效落实。同时,结合自身的实际经验和对制度的管理,能够增强部门的工作职能,让每个工作人员正视自己的工作和工作质量。
3.保持工作重心
根据不同的文件要求,企业改革的中心也有不同的方向。但是不论选择哪个方向,都是要保证国企改革符合党建引领的指导,不能够根据企业管理人员的主观意愿进行调整[3]。如果一定要进行调整,必须让调整的幅度非常小,并且符合党建引领的基本思想,才能够经董事会投票决定,同意这个想法。经营层和管理层也要对上级工作人员提出的指导思想进行有效的落实,保证能够全面完成上级领导下发的不同指示,让国企改革的效果更加深入更加透彻,能够在社会之中占据更好的市场空间,同时创造更大的市场价值。由此。让工作的重心引导改革向着正确的路径前进。
二、关注焦点问题,发挥国企改革党建作用
1.深化改革动力
改革管理的现状不佳,这影响着国企改革的效果[4]。必须从内部激发原有的活力,让企业内部的人员自上而下能够理解改革的意义,了解改革的方式,并且在实践的工作之中,朝着管理人员制定的方案前进,才能够上下同心更好地保证内部改革的效果,优化改革的动力。让人力资源的管理体系制定每个岗位的新职责,让新职责引导岗位的工作人员完成自己岗位的本职工作,并且在工作之中将效果和质量同时保证。要坚持工资是挣出来的理念,这种理念能够打破原有的考核模式,建立更加有含金量的工作主导体系。
2.强化管理职能
针对不同的管理现状,也要提升管理的职能和效能[5]。在生产艰难的情况下,更要强化党建工作的引导思想。让每个工作人员能够从自己的内心出发,克服工作中的难点。从自己的岗位出发,让自己的岗位质量合格,能够满足不同的工作需求,也能够配合不同的部门共同工作。如果碰见了无法处理的问题,也能够在其他部门的帮助之下,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将问题解决掉。这样才可能认真地处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让管理的职能大幅度增强,同时增强了解决问题的效果。
3.处理改革问题
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之中会碰见很多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要制定不同的处理方案,才可能让国企更好地向前出发,迈过这些问题。首先,应该重点制定各种围绕党建工作的活动,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之中,能够有明确的组织划分和组织架构,辅助工作的顺利完成。与此同时,要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在工作之中进行实践的探索,确保工作之中的问题,能够被处理或者及时被发现。对于不能够及时处理的问题,也应该上报到相关部门和单位,让有关负责人员了解到这些问题,在日后的某一个时间节点,将这个问题集中处理掉。
4.提升发展效率
以新发展为主要指导的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工作的效率,让旧生产工艺和生产方式得到改进,保留传统工艺之中有效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并且在新的方案之中改变不好的方面,让新旧能够达到更好的结合效果。
在现今的生活之中,党建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其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每个方面必须通过严格的管控才可能发挥出更好的效果。因此,提升整体的效率不应该只是一句空谈,而应该注重实际的内容,让内容和实质互相辅助,才可能在现今的社会中得到更好的结果。本公司的工作内容大部分为当地的民生工程,包括道路的建设、房建工程的施工等。每个项目都设计很多的政策引导。所以,强化党建工作在国企改革中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未来一定会让国企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凝聚团队力量,换发国企党建质量
1.做好思想工作
进行每项工作之前,必须具有明确的工作观念,才可能让工作完成的质量达标,工作完成的过程,符合企业的发展规划,同时符合企业在党建引领过程之中的政治路径。首先,企业应该召开定期的工作会议,让每个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参会。通过会议能够让部门负责人了解到企业未来的基本路径和政策方针,同时在党建工作的引导之下,也能够让上下达成一致的思想观念,至少在思维层面上符合党在现今社会中的发展政策。参会完毕之后,部门负责人可以向部门内部的基层人员传达会议的主要指示。通过负责人的传达,能够让每一个工作人员了解到,企业近期的工作安排和主要的行动轨迹。从而在自己的工作之中会更加有章法,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在向外界传达自己工作属性的同时,也可以很好的传扬企业党建工作的政策方针,让职员影响身边的人员,也能够与党的政策接轨,完成由内而外的一种信息传达,让整个社会呈现出又快又好的发展态势。
2.搭建党建队伍
一个工作任务的完成,不是某一个人或某一个部门就能够完全负责的工作。必须让整个企业内部了解这个工作的基本方向,并且从企业的人员之中选择出优秀的人才,组建优秀的管理团队,让每一个团队都能够按照这个方向和工作内容去工作,才能发挥出更好的国企改革效果。党建工作引导的基本思想在这个过程之中,也可以得到更好的渗透效果。首先,要选择那些能够认同党建工作的职员,并且这些职员在过去的工作之中,已经表现出很好的工作态度,和很好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案例,才能够被选择到这个团队之中。人员选择完毕之后,应该定期对团队的整体进行培训。培训的方向包括党建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未来企业的改革方向以及改革之后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方法。让这个团队的优秀人员能够从始至终思考改革的全过程,对每一个细节做到细致的划分。这样才可能让企业改革更加有针对性,也能够赢得更多的市场空间。
3.注重企业文化和党风廉政建设
一个企业的文化价值不仅体现在对市场的价值之中,更加体现在对员工的日常关注之中。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诉求,并且让员工在完成自己个人事件的情况下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这也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党风廉政建设在这个过程之中又会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首先通过党员在这个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教导,能够让每个工作人员保持自身的廉洁,进而让自己在工作之中投入全神贯注的状态,改变这种不良的精神面貌,让自己与更好的状态去迎接未来的一些工作和挑战。强化每个岗位的廉政属性,能够让岗位的工作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之中,减少收受贿赂的情况,让每一个工作岗位焕发出其真正的职能价值,并且通过不同部门的有效配合,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企业在改革的过程之中,要树立职工的事情没有一件小事的观念。这种观念会影响着非常多的工作内容
首先,对于职工的请假诉求,要保证能够详细真实的调查请假背后的原因。对于职工的薪资情况,企业也要成立专门的监督检查组,针对工作年限比较长,并且工作态度和工作效果良好的职员要进行奖金的发放。对于新进入到企业内部,但是表现的效果异常突出的职员,也要进行奖金发放。但是针对在企业时间比较长,却没有任何实质工作效果的职员,要进行口头的批评,甚至在多次批评之后仍然没有修正态度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处罚,让其了解国企改革背后的力度
从而更加拥护党建工作的引导。每一个工作的背后都包含着企业的良苦用心,至少在规划设计方面能够让工作人员了解到自身企业发展的局限和未来调整的方向。建筑类国有企业的项目都是各个地区比较重点的项目。针对这些项目,应该采取更好的处理方案和改革策略,才可能让企业在社会中的口碑更好,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之中,也能够达到更好的施工效果,对此大家可以共同期待。
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企改革的过程之中,党建的引领作用至关重要。必须明确政治纲领,保证企业发展的路径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也要关注焦点问题,让党建的引领作用,在这个过程之中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以此,强化企业管理的职能,优化改革的动力,提升发展的效率,处理改革中的各种问题。也要凝聚团队的力量,做好基础的思想工作,搭建完善的党建队伍,加强企业文化和党风廉政的建设。这样才可能让国企改革之中的党建引领作用发挥到最大,进而提升社会的稳定程度。
参考文献:
[1]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国有企业改革评价及国企改革指数》课题组,文宗瑜,谭静.以“国有企业改革评价及国企改革指数”研究支持并推动国企改革持续深入[J].财政研究,2018(02):16-25.
[2]项安波.重启新一轮实质性、有力度的国企改革——纪念国企改革40年[J].管理世界,2018,34(10):95-104.
[3]冯辉.竞争中立:国企改革、贸易投资新规则与国家间制度竞争[J].环球法律评论,2016,38(02):152-163.
[4]宋方敏.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探索与风险[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9,10(01):126-150.
[5]刘颜,杨德才.国企改革:最优化目标、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现代经济探讨,2016(06):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