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培养村民的阅读兴趣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李建斌
[导读] 培养村民的阅读兴趣在任何时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
        李建斌
        甘肃省秦安县西川镇人民政府  甘肃秦安  741600
        摘  要:培养村民的阅读兴趣在任何时期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阅读兴趣的培养有利于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推进。目前,村民阅读意识淡薄,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整体阅读水平不够高,因此有必要加大村民阅读兴趣的培养。
        关键词:村民;阅读现状;阅读兴趣的培养
        引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仅需要经济的强大支撑,更需要深厚文化的浸润。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新气象”,为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由此可见,培养村民的阅读兴趣迫在眉睫,乃重中之重的任务。
        一、村民的阅读现状
        (一)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
        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甚至有一部分人完全没有接受过教育,所以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仅仅局限在“只要孩子好好学习就可以了,自己读不读书并不重要”,长期以来阅读意识非常淡薄,多数村民缺乏主动阅读的习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有人读书反而会受到一种“异样”地对待,即使有感兴趣或者少年时代喜欢读书的人也可能因为别人“异样”的目光而放弃了阅读。
        (二)受现代科技产品的影响
        村民在使用现代科技产品,如手机、电子阅读器、电脑等的时候并未对此达到全面的认识,更多的拘于它们的娱乐功能或社交功能,其实,这些现代科技产品可以为村民阅读诸多便捷。由于具有携带方便、查阅方便等优势,当它们真正用于阅读的时候可以产生良好的效果。
        (三)受繁忙农业活动的干扰
        在农村,人们主要依靠的收入来源就是农作物,为达到基本生活有保障,他们极其重视农业,需要时常去田地里观察农作物的生长以及进行日常的农耕活动,尤其是在农忙季节,经过一天忙碌地农耕之后,此时人们身心疲乏,更需要的是放松身心的娱乐以及休息,而不是相对来说比较“枯燥无味”的阅读,村民即使养成了阅读习惯,坚持长期阅读存在较多困难。
        (四)政策实施力度不够
        虽然政府一直在强调乡村文化振兴,但大多数人对阅读这一需要真正“静下心来”的活动并不能主动参与,在乡村开展各式各样地阅读活动受到重重阻力。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各个乡村建立了自己的“读书屋”,这些地方却很难发挥它们的真正作用,文化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受到影响。


        二、阅读兴趣的培养
        (一)建立农家书屋
        首先,将书屋和村委会联合起来,增加村民的阅读场所,专人负责农家书屋日常的书籍管理和卫生打扫等工作,营造一个温馨怡人的阅读环境。在农家书屋中投放村民感兴趣的书籍,主要供老年人阅读,因为相对而言,他们更倾向于纸质书籍,与此同时,打造数字农家书屋,提供电子产品,主要针对儿童和青年人,利用好电子书籍,尽可能地让村民有丰富的阅读资源和多种多样的阅读渠道。
        其次,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和喜欢阅读的人带头阅读,起到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让一部分人先阅读起来,以“先阅读”带动“后阅读”,最后实现全乡镇村共同阅读。
        最后,组织阅读活动,例如让村干部组织一个月进行一次规模性的乡村读书日,动员所有村民积极参加,识字的人可以自由选择阅读,不识字的人可以利用网络工具。在举办阅读活动之外,还可以加入棋赛、体育游戏等各种活动,与当地的传统习俗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富有趣味性的阅读活动。
        (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同样让阅读变得便捷起来,可以开发属于每个乡村独有的公众号、微信群、快手等网络平台,由管理员时刻向群里推送和发布村民感兴趣的最新农资信息、社会问题以及带有教育意义的网络资源等,让村民随时随地可以利用智能手机阅读,而且将阅读看成是一种身心的放松,并非像小学生的作业一样“被迫”进行。此外,可以联系当地的基金会组织,鼓励人们阅读的同时,设立奖励制度,如给人们发放一些牙刷、毛巾等生活实用品,先培养人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建立起他们的阅读习惯。
        (三)增强家庭阅读氛围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书香门第一说,反映了家庭风气对孩子的熏陶作用,实则家庭风气不仅对孩子很重要,对大人同等重要。农村家庭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家长潜意识里向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看齐十分重要,比如设立阅读打卡平台,现在孩子的学习压力越来越重,可以让大人陪同孩子一起阅读打卡,在释放孩子学习压力的同时,让大人也共同学习,既培养阅读兴趣,也为孩子提供了最好的学习榜样,同时让整个家庭充满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此外,乡村中现在大多数是中老年人和孩子,每逢空闲的日子里,干部可以组织人们多举办一些文化活动,比如让孩子表演“情景剧”、朗诵比赛等,通过孩子的热爱学习来带动大人共同学习。
        (四)联合乡村振兴战略
        村民最关注的还是收入问题,因为当物质得不到保障时,人们根本没有心思和精力静下心来好好阅读,所以可以将“阅读”作为一个特色,和当地的农产品以及可开发的旅游资源联合起来,打造当地的特色品牌,同时让热爱阅读并且有意愿的村民轮流担任本地的宣传大使,助力乡村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阅读的同时不用忧愁经济问题,这样才会得到长久地坚持,而阅读兴趣也才能真正地培养起来。
        三、结语
        村民阅读兴趣的培养对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至关重要,阅读不仅能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能促进乡村综合素质的提升,还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提供强劲的动力。
        
        参考文献
        【1】汪雨《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策略》
        【2】白喜红、曹婧《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之我见》
        作者简介:李建斌(1983-),男,甘肃秦安人,馆员,主要从事乡镇群众文化及图书资料管理等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