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涵
广西南宁市马山县金钗镇中心小学 530609
【摘要】温儒敏教授说:“统编教材安排阅读策略单元,目的是有意识让学生去掌握一些读书方法。”我们教师只有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学生才能举一反三,延伸到课外,应用到课外阅读中。本文从结合标题、联系上下文、巧用插图、结合人物性格特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等几个方面,介绍了预测策略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应用,旨在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力!
【关键词】阅读方法;预测策略;想象力
预测,便是一种有效的阅读策略。“预测”这一概念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在掌握现在信息的基础上,依照一定的方法和规律对未来的事情进行测算,以预先了解事情发展的过程和结果。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猜测与推想。学生若能学会预测,善用预测策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阅读,那么将大大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升阅读能力!
那么,该如何进行有效的预测呢?本文就预测的基本方法做如下分析与总结:
一、结合标题,初步预测
标题,其实就是文章的“文眼”。一篇文章,或是一本书,其题目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能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揭示主旨。因此,阅读文章,我们也应该引导学生关注文章标题,对文章内容先进行大胆预测,激发兴趣。如《父亲、树林和鸟》,通过这个题目,学生大致预测,文章写的是主人公父亲在树林里和鸟之间发生的故事,带着这样的预测,引导学生走进课文,理解文本,我们领略到了父亲对鸟的喜爱,以及人和大自然的和谐相处!
又如《帽子的秘密》,课堂上有学生会猜测:帽子里面藏了什么东西吗,或是这顶帽子发生过什么故事,亦或是这顶帽子有着不平凡的经历?设置悬念,也激发了学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学生带着各种预测,走进本文,融入情景。
教学中,我们若能指导学生,结合标题,提出质疑,大胆对情节故事进行预测,将能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
二、找准依据,合理预测
“一边读,一边预测,顺着故事情节去猜想。”这是教材要求学生掌握的最基本的预测方法。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步步引导,教会学生从教材的文本出发,学会预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不断提问,不断预测,再进行验证。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读书更仔细,也会注意更多细节,阅读兴趣自然就更加浓厚。
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中,我让学生结合第一、二自然段,对老屋的形象进行了第一次预测:老屋说自己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可为什么又总也倒不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学生在预测中开始了各种猜想,这时,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各抒己见,纷纷说出自己的猜测。带着预测往下读,我让学生从课本中找依据,学生从文本中很快找到了答案:原来是小猫请求睡一晚上。
“那么,小猫离开了,为什么老屋还是没有倒呢?”我又引导学生进行第二次的预测。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文本前面的内容,预测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关注课文旁边的批注,敏锐做出了预测:可能是其他小动物也来请求老屋帮忙,而且老屋看上去那么慈祥,她应该会答应吧!果然,老屋答应了老母鸡在屋子里安心孵蛋二十一天。老母鸡走了,小蜘蛛又来了,它每天给老屋讲故事,老屋就这样一直站着,总也倒不了。这时,学生大胆预测,当小蜘蛛走了,肯定又会有其他小动物过来,老屋就这样一直帮助着需要帮助的小动物,老屋永远也不会倒了!
顺着故事情节,学生边阅读边预测,边推论边验证,文章内容也就更容易理解了。通过课文的学习,我们老师应帮助学生总结出预测的方法,预测的依据要建立在文本基础之上,不是没有目的乱猜,要根据课文一定的线索进行合理预测,提高阅读效果。
三、巧用插图,预测情节
结合插图,进行预测,也是一种有效的预测方法,尤其课文中的插图,值得重点关注!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插图中画了一只小猫坐在老屋门前,这时我们可以大胆预测:可能是小猫进了老屋。文中又画了一只蜘蛛,可以预测:可能蜘蛛也来请求老屋帮忙。带着预测走进文本,学生在此验证了自己的想法,积极性也就提高了。
结合插图,我们往往可以找到一些线索,帮助我们更好预测文章内容,强化对知识的掌握。插图,对学生吸引力其实是非常大的,插图有它的独到之处,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让学生从图中去领会文章内容,还可以图文对照,加深对文本理解,甚至还可以开发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我们在预测中若能充分利用插图,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激发想象,续写故事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进行预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如《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最后一个自然段是省略号,课文的留白是作者有意给学生留下想象和再创作的空间。我们可以让学生对略写部分进行续写,激发孩子无限的思考。
课堂上,我让学生进行了续写,有学生预测:“当鸟太太看见胡萝卜先生风里飘动着的长胡子时,她会说什么,做什么呢?”其他学生像炸开锅一样说开了,有的说鸟太太肯定想用来晾宝宝尿布,还有的说鸟太太可能想拿来给小鸟荡秋千……预测五花八门,我知道孩子的兴趣被激起了,便趁热打铁,问道“胡萝卜先生还会遇到谁呢?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孩子们发挥想象力,纷纷各抒己见,编出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
续写故事,也是一种预测,平时教学中,我们应激发孩子想象力,让孩子合理想象,进行故事续写,落实语文要素。
五、联系生活,实现预测
实现预测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合理的判断。
《牛和鹅》中写到,一次放学回家,有一个顽皮的孩子故意要逗引鹅,就“吁哩哩哩”地叫了一声。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知道“牛眼看人大,鹅眼看人小”,鹅是不怕人的,在它眼里,人特别小。此时,我们可以预测,当人逗引鹅时,鹅可能真的会追赶过来咬人。果不其然,我们一逃跑,鹅就追赶过来了,又是咬,又是拉,拖、啄、扑、打,鹅愈发嚣张,我们愈发害怕。因此,阅读文章,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大胆预测。
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学中,我们还可以适当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投入其中,大胆预测,感受文章内容。如《去年的树》,小鸟和大树是一对好朋友,小鸟天天给大树唱歌,大树天天听鸟儿歌唱。小鸟要离开了,两人之间将如何深情对话?通过让学生演一演,读一读的方式,创设情境,并大胆进行预测:小鸟后来有回来吗?回来之后找到大树了吗?大树去了哪里?借助这样的场景,带着一系列预测走进课文,学生读文章时,也更能深刻体会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深厚情谊。
因此,创设情境,预测情节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预测方法。
结语
巧用预测策略开展有效阅读策略教学,将大大提高学生阅读力,今后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大胆预测,找到预测的依据,激发学生预测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预测的乐趣!
参考文献:
[1]李维. 运用预测策略,提升阅读能力[J]. 江西教育.
[2]宁凤梅. 学习运用"预测"阅读策略有效提升阅读能力[J]. 小学语文, 2019, 000(009):P.51-54.
[3]颜秀美. 用好预测策略,提升阅读能力[J]. 内蒙古教育, 2019(6):1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