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中高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许云 周婷婷
[导读] 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在科学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
        许云  周婷婷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八十一小学 83002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830822
        摘要:在小学科学课程教育中,教师要重视对于学生在科学课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能够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够认识到如何去培养学生的不同能力。在小学中高段学生的科学课堂教学中综合能力具体表现为对于知识的思考能力,在科学实验中的自主实践能力,遇到问题时的辩证思维和创新能力,以及对于科学这门课程的深入探究能力。本文具体将从这几种能力出发来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在科学学习中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中高年级;综合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一直以来针对小学中高段学生的科学教学中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模式一般是比较表面化的,只要学生掌握并记住了课本上的知识,教师就认为已经完成了教学的任务。但是实际上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中教学精力的投入。面对当前小学中高段学生在科学综合能力方面的表现,教师应该发掘其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教学措施进行优化和提升,让他们可以在正确的路径下学到更多有用的知识。
        一、利用知识引发兴趣,培养科学思考能力
        科学这门学科包含着很多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因此与学生的日常成长和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接受系统化的科学教学之前只是对于这些生活现象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但是并没有认知和学习能力。但是在进行系统化的科学教学之后,教师就需要基于学生对于这些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在课堂上利用知识来引发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科学这门课程的探究过程中。在培养学生科学综合能力时,教师首先应该重视对于学生科学思考能力的培育,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去结合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思考和理解,这样能够给学生构建起一个良好的科学思维,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这些知识的过程中顺应着科学的角度进行探究[1]。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在生活中学生会遇到很多有静电的场景,如冬天脱衣服,人和人之间的接触等都会产生静电,教师可以从这些现象出发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然后引导他们深入静电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对于生活中科学现象的思考能力。
        二、重视科学实验教学,强化自主实践能力
        在很多小学科学教育中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环节,但是一些教师采取的教学模式过于简单化,从而容易忽视实验教学的价值,只重视给学生进行理论化的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是不够全面,自然无法有效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

因此,要想使学生和综合能力得到提高,就需要补充学生在科学实验学习过程中的缺失。这要求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充分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将其作为课堂上的必要环节进行开展。学生在学习相关的科学知识原理或进行动手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强化学生的综合能力。还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从而更好地将知识与实验结合在一起,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探索马铃薯沉浮的原因”,学生小组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准备好实验所需的材料,然后在分工中去探究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现象,这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三、建立辩证学习思维,提高科学创新能力
        对于学生来说科学这门课程并不是一门比较死板的课程,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锻炼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在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对于问题的思考和实践。在针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点学习过程中,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质疑和批判意识,能够对于知识点从不同的思维方向进行灵活的转化。通过建立辩证学习的思维,能够从各个角度对于科学现象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在科学这门课程中的创新能力,从而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充分鼓励学生在基础学习的前提下进行深入的探索和创新,在课堂学习至少发掘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和原理。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用纸造一座“桥””时,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充分地发挥想象力和探索能力,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去将纸桥搭建得更加稳固,这需要学生能够从不同的思维模式出发,运用创新的思维去实践,从而培养他们在科学学习中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创造能力[2]。
        四、鼓励学生学习延伸,促进科学探究能力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具备充分的好奇心和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不应该拘泥于小学科学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应该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更加多元化的学习延伸,让他们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去收集更多科学相关的资料和素材来满足自己对于这门课程的好奇心。这样可以很好地促进学生在科学探究中的能力,能够有效实现对于这门课程深度学习的目标。科学探究能力是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核心,就是要让学生对于学科感兴趣的基础上可以对于课本内容继续进行研究,或是对于其他未知的科学问题进行研究,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中高年级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需要能够从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等多方面出发去给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可以在开放的课堂学习中全面提高这些方面的能力,从而切实强化自己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拜永兵. 以核心素养理念为指导,培养小学生的科学能力[J]. 内蒙古教育, 2019, 762(02):106-107.
        [2]周兴友. 小学科学高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 读天下(综合), 2019(7):242-2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