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柯畅
[导读]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实现有效交际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是育人的重要工作

        柯畅
        湖北省黄石艺术学校
        摘要: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实现有效交际的前提,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发展状况,是育人的重要工作。但就目前中职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现状而言,其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弱,不符合人才标准。为此,中职教师必须认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现存问题,可以借助普通话教学优化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本文也从这一角度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分析中职学生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探析中职学生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具体培养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培养中职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对中职语文教师开展普通话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作为中职学生,说好普通话,具备扎实的口语表达能力能够有效适应日常学习、交际以及未来就业、生活,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就业竞争力有着重要作用。为此,中职学校教师在开展普通话教学时要了解学生现存口语表达能力不足,探析合适培养对策。
        一、中职学生口语表达存在的问题
        1.普通话不标准,语言不规范
        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地方方言不同,有的学生习惯性运用方言交流。即使在公共场合会说普通话,但由于发音、用词等不同,普通话在使用过程中并不规范,如语音方面某些学生的平舌音、翘舌音不分,前鼻音、后鼻音不分,鼻音和边音不分。
        2.交际信心较弱,抵触心理强
        一些学生受自身普通话不标准的影响,存在不自信情况。会在日常学习与生活的过程中尽量减少与人交际,抵触心理较强。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正确认识交际的重要性不愿意配合教师参与交际活动,也影响了学生的口语交际。
        3.组织能力较差,口语逻辑弱
        大部分中职学生他们的组织能力较差,在运用普通话与人交际的过程中信息传达不到位,情感交流较差。经常会在交际的过程中出现沉默寡言、词不达意、语无伦次、前言不搭后语等情况。
        4.不良习惯较多,负面影响大
        纵观部分学生的口语交际,他们存在一些不良习惯。如在交际的过程中停顿过多、不自觉加入杂音“这样”、“恩”、“那个”,或把不雅用语当做口头禅,这都导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口语表达存在问题。
        二、中职学生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为解决上述中职生口语表达能力发展较差的问题,中职教师可以借助有效普通话教学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1.重置普通话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层次
        第一,教师要强化学生对普通话的认识,改变学生对普通话以及对口语交际的态度。

要让学生从心理上对其重视,这样在行动上学生才会积极配合教师,投入到普通话学习中。
        第二,教师要从相对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中职学生的实际口语表达能力发展状况,在尊重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设定科学的普通话教学目标,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层次。①层次,将普通话教学关注在语音、词汇、语法基础知识教学上;②层次,将普通话教学关注在学生语音标准、声调自然、语速适宜、音量适中等教学上;③层次,将普通话教学关注学生条理清晰、用词规范,临场应变能力训练上。
        2.增加普通话教学时长,融合学科教学
        中职学校应当就普通话教学开设专门的课程,要扩大课时量,让学生由集中的课堂能够进行普通话学习。
        同时,中职学校应当强调学科教师在开展普通话训练时的重要性。要让学科教师也参与到普通话教学活动中,发挥普通话专业教师及语文教师的课堂价值,让广大学科教师投入到普通话教学之中,从而增加普通话教学的场所,增加其课时总量。
        3.合理利用丰富性资源,满足教学需要
        这里所说的资源包括三个内容,合理利用能够有效提高中职学校普通话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培养。
        第一,课内书本资源,包括普通话专业教学课本、演讲与口才课本、语文课本等,开发这些资源,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普通话学习,且能够发挥课内书本资源的价值;第二,课外影视资源,如新闻联播播报、广播播报等,能够训练学生的发音吐字,是普通话教学的重要资源;第三,借助现实生活场景的对话,通过开展模拟训练的方式,让学生有足够的场所和机会进行对话参与,从而锻炼学生的普通话能力。
        4.提供多元提升性舞台,进阶发展能力
        中职教师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应当在课下,在学生的校园生活中为学生提供普通话学习的舞台,进阶性的发展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克服自卑心理,在展示自我之中实现自我能力突破。
        首先,教师可以开展校内多种多样与普通话训练相关的活动,如朗读比赛、主持人大赛、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其次,教师可以借助技能大赛,将行业工作场景带入到学校之中,让学生熟悉不同工作场景之下的交际原则,从而锻炼学生;其三,教师可以布置课下作业,让学生在课下完成录音、对话等活动,让普通话走入学生身边、生活,从而实现普通话有效教学,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结束语:
        总之,在中职学校实现学生口语与表达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中职学校教师应当以平和且发展性的姿态看待中职学校的普通话教学,要正视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口语表达能力存在的问题,以此为重点,抓住重点、优化教学、创新模式,这样才能实现学生高素质培养,借此在有效普通话教学中发展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江紫娟.高职普通话教学中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升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02):82-84.
        [2]刘霞.中职普通话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培养分析[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16):66-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