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周蔚
[导读]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尊重,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必须要是思维活跃的
        周蔚
        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洪桥中学
        摘要: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每一个学生的思维都需要得到充分的发挥和尊重,学生在整个课堂当中,必须要是思维活跃的。因为只有有了活跃的思维,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吸收知识,才可以在吸收知识的时候将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所以这也需要老师去采取相应的措施,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了解知识。使学生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印象可以深刻,这样学生带着思维来进行进一步的学习,也就会将这个知识在脑海当中进行巩固与运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策略,有效提问
        正文:提问是为了让学生可以对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反馈,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提醒学生,更有注意力和集中度的来学习,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课堂当中时刻保持有意注意,才能够跟随老师的讲课步骤一步一步认真仔细的聆听。而且老师还需要让学生也学会提问,这样就会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与这个课堂,有更多的互动和交流,这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当中保持更高的热情度和兴趣度。
        一、提问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提问的过程当中,老师要注意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因为每一个学生在课堂当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体,老师不能歧视或者去忽略任何一名学生,如果老师不能做到一视同仁,那么这就不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所以在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来提问,要能够让这个问题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听明白,让他们可以及时的进行思考,这样这个问题的提出才是有效的。如果老师不能够面向全体学生提问,那么老师也应该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让不同的学生都参与到不同的问题中,这样也符合分层教学的教学策略。
        其次,提问的速度要适中,在老师提问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这个问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如果老师看到这个问题是比较简单,是能够帮助其他学生对这个知识进行回忆的,老师就可以通过快速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可以浏览一遍之后就做出答案。因为简单的问题,不需要学生太过于深刻的思考,这也有利于节省课堂的时间。如果这个问题比较深奥,有难度,那么老师就要让学生能够长时间的进行思考,就需要给他们一定的合作空间,让他们通过交流或者表达的方式,将这个问题进行解答。
        再次提问要具有启发性,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没有启发性,那么学生只是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个浏览,浏览之后不会对学生有任何的学习上的帮助,那么这个问题的提出就没有任何的意义。所以题目一定要具有启发性,在合适的地方去提出合适的问题,使这个问题成为引导学生更深入学习的基础和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通过这个问题来更深入的进行思考,更活跃的进行表达。这也是作为一名老师,需要注意并在意的一个提问的过程。
        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2.1提问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让这个问题能够更好地融入进课堂中,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去启发学生思考,从而让他们对刚才学到的知识或者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一个巩固和预习,这时老师提问时应该去思考的。

这也是老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学习而进行的,所以老师就可以用提问来推动课堂讲解的进行,将提问融入进课堂讲解中,使提问与讲解相互融合,最终成为一个合力推动学生更有效的学习。
        例如,在学习《白杨礼赞》的内容时,老师就要在合适的地方去提出合适的问题,比如在课堂的开始,这是一个需要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的过程,那么老师要提出具有启发性和诱导性的问题,可以问一问学生,白杨礼赞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书写?也可以给学生机会,让他们利用自己的思想进行思考,写出一段礼赞白杨的内容,让学生当堂进行思考,也可以使整个课堂的气氛得到活跃。而且学生在表达自己思考的内容的时候,也会让他们产生更多的自信,这就会更好的起到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的作用。当课程进行到中间的时候,学生这时会产生疲惫感,那么老师再利用问题去驱散学生的疲惫感,让学生可以通过提问来重新散发思维的活力,老师也就可以根据刚才讲过的内容来进行一个小小的测验,让学生也能够及时的反馈,这样提问与课堂就能够相互融合,共同推动的学生高效的学习。
        2.2合作回答问题
        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不是为了让学生去寻找死板的答案,而是能够让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去活跃思维,去寻找自己思想中的知识,能够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答案当中,进而推动着学生可以对整节堂做一个总结。所以老师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来回答问题,也通过合作这一形式,让每一位学生形成良好的课堂体验感,让他们可以通过不断地交流和表达去更深入的融入进课堂当中。
        例如,在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内容时,这篇文言文就可以充分的融入进提问的策略,通过提问来推动学生自己能够先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和意思的整理,所以老师在一开始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来将这篇课文的重点难点以及一些细小的词语进行了解和记忆。而且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大概括的问题,通过这个方式,让学生能够高效的与身边的同学进行讨论,让他们能够在讨论的过程当中去寻找自己的课堂存在感,也能够更好的激发自己的思维,对整篇文章内容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掌握。这样在互相的观点发表当中就会提取出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思想,而且学生也会在这个过程当中去找到属于自己学习的方式,那么老师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讨论完成之后再进行内容的分享,提出问题就需要回答问题,回答问题的过程也是老师检验学生是否认真总结的过程。而且通过这个过程,老师也能够了解到学生刚才的整个讨论过程,以及他们是否对于文章内容有一个深入的分析,是否更全面的去掌握了整篇文章的重点知。
        结束语:提问在课堂中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每一个空间和时间内都可以进行提问,提问是为了启发学生更好的思考,是为了让他们通过一个窗口更深入的进行学习,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找到属于自己学习的动力。所以通过提问的整个过程,就会使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会让每一位学生都了解到自己在这个课堂中的作用,也能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喜悦感和成就感,最后向着更高的山峰去攀登,促进他们更有效、更愉快的学习,也让每一位学生在整个过程当中有一个愉快的课堂体验。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朗读教学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J]. 季诚进.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1)
        [2]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初中议论文教学策略[J]. 朱梓铭.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