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景洋 冯雁
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高职院校的主要教育任务是培养技术型人才,高职学生在多个方面都与本科院校学生具有一定的差异,从教学、知识基础、思想意识等角度而言,高职学生都表现出独特的群体特点。而正是由于高职学生特点所在,其在当下网络学习中所表现出一定的个性化行为,本文就高职学生的群体特点以及网络学习行为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职学生;群体特点;网络学习行为
引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网络学习方式成为学生知识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其依托于互联网构建网络学习平台、提供网络学习资源,推动教育的现代化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学习、思想观念等方面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而在如此复杂的网络环境下,也对其网络学习行为造成了一定影响,对此,为确保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模式下的效果,需给予其正确的行为引导,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切实帮助高职学生提升综合学习实力。
一、高职学生群体特点
高职院校的招生录取分数比本科院校相对较低,由此可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在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具有差距,他们在学习上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清晰,很少思考对未来的系统规划;学习信心不足,受到高考成绩以及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偏见的影响而失去学习信心;学习主动性较差,如今多数学生自小生活安稳,家庭关爱无微不至,而形成过强的自我意识,遇到挫折时易放弃,特别是在学习中缺乏积极意识,且常出现错误思想引导的现象。此外,相比于学习,高职学生更多关注于娱乐活动、物质利益,没有认识到职业发展长远规划的重要性,只重视现阶段的生活享乐,而不利于其未来发展,而且在思想观念上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而产生理念的动摇,特别是不良信息还会引发各种心理问题。但是,高职学生却在实践操作中拥有较强的能力,其职业技术水平远远高于理论知识水平,当然在职业技能层面还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二、高职学生网络学习行为分析
选取某项课程网络教学数据信息对高职学生学习行为进行分析,总课时为48节,教师通过网络教育平台上传教学资源、直播授课、布置课程作业、发布实时试题测验以及构建题库,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行为对应上述内容主要包括:登录平台、记录储存学习笔记、发帖讨论、解答在线试题、登入试题库和提交作业。
通过数据收集与分析得出以下结果:
(一)不同时间课程点击率差异较大
该课程共有48课时,经数据显示在课程最初阶段登录学习平台点击课程的人数达到总人数的90%以上,随着课程的逐渐开展,其整体点击播放量越来越低,最低值低于70%,而至课程结束阶段登录点击率又上升到峰值,如此可知大多数学生都可以达到与课程的同步学习,达到课程基本规定要求。另外一部分学生只在课程开始与课程结束阶段进行学习,这表明部分高职学生对网络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起初是基于对课程的未知兴趣,随后学习自主性和规律性降低,到课程结束阶段才为了应对考试而进行学习,学习效果不佳,学习成绩自然也不够高。对此,应从课程资源角度,着重其资源多元性,以新颖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以提升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成效。
(二)学生很少记录储存学习笔记
从数据信息中显示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很少对知识内容进行标注和记录,因而所形成的课程笔记较少,多数笔记都是教师提示后才进行标注,由此反映出高职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动性较低,且对于知识重点很难准确把握,以相对散漫的态度对待课程,忽视了知识笔记的重要性。对此,在网络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更多的提示学生之外,也可以将随堂笔记的记录作为最终成绩的考核标准之一,如此以权威性的压力促使学生认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有效的学习,进而规范学生的网络学习行为,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发帖评论以及对问题的解答踊跃性不高
发帖评论与解答问题不只是对知识学习的一种效果反馈,同时也体现着教学的互动性与活跃性,结合数据信息显示,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平台中很少主动发帖评论教学内容,并且其试题解答率、作业完成度都不够高,这同样反映出学生在学习上的倦怠,缺乏互动的教学其教学效果也很难达到理想。因此,为进一步提升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中与同学、与教师的互动积极性,教师需做好教学设计,除了应用传统的文字PPT之外,也应积极运用图片材料、视频材料等教学资源,丰富学习内容,更易于吸引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转变高职学生在网络学习中的不良行为习惯。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职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诸多的不足特点,而这些群体特征又反馈在网络学习模式中,出现不良学习行为,导致网络学习的整体效果不够好,进一步还会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通过对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分析,可知为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效率,应融合更加多元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成绩的考核标准以及在网络授课形式上进行多样化探索,真正吸引学生的网络学习兴趣,促使其学习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唐世星,柯凤琴,聂帅帅.混合学习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21(06):7-11.
[2]温君慧.新时代高职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分析[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20,36(06):46-51+29.
本论文由黑龙江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在线学习行为分析(SJGZZ2020022)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