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数据与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瞿晓娟
[导读] 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在大专教学中的深化,颠覆了传统的大专教学方式和方法
        瞿晓娟
        昆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昆明    651700

        摘要: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在大专教学中的深化,颠覆了传统的大专教学方式和方法,新技术、新理论,以及新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的运用,开启了大专教学的智能化时代,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而教师作为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的实施者与执行者,需及时转换自身的教学观念,将翻转课堂运用于信息化教学活动之中,并大力开发适合大专教学的微课资源,以及将信息化教学前移,不断提高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的质量与效率,实现大专教学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大专教学;信息化教学

        在大数据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中的教学资源呈现出了急剧增长趋势,促使社会工作思维上的转变与变革。大数据为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极大提高了大专教学信息化程度,使得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纷纷走进了大专课堂。微课、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工具和新的教学工具在大专教学中得到了推广与应用。基于此,大专教师纷纷的投入到教学信息化变革的研究与实践之中,加快了大专信息化教学的变革进程。
        1.大数据与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现状分析
        1.1智能教育理念逐渐兴起   
        智能教育是大数据时代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的重要部分,一方面是重新打造了大学的课堂空间,将物理空间虚拟化,基于网络搭建虚拟的学习社区,使得大专课堂转化为一个虚拟化的智能空间,学生在智能空间中进行学习,实现了现实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相结合;另一方面是虚拟仿真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使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或者是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等,由教师设计一个虚拟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设定的情境中进行对话、学习、交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1.2移动学习工具得到应用
        大数据时代新技术、新理念层出不穷,促使新媒体技术应用在教学变革之中,一是促进了传统课堂教学工具的转变,在黑板、幻灯机、投影仪等的基础上,增加了电子白板、智慧黑板等教学工具,并且促进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课堂中处于辅导地位,充分的践行了“生本”教育理念;二是智慧教学系统的运用,进一步的促进了信息化教学变革的深化,像码课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通过教学APP扫描教材上的二维码,就可观看到微课视频;三是自带设备,学习终端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首选,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学习终端,比如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教师使用自身的移动终端,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互动,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受课堂空间与教材的束缚,扩展了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所以移动终端在课堂中的运用将是信息化教学变革的重要方向。
        1.3大数据技术在教学中得到运用
        大数据技术在大专教学中的运用起步较晚,基于大数据的数据统计、处理、分析功能,可将其用于大专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诊断教学过程有无问题,通过数据分析将教学效果反馈给教师,通过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使教师了解自身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以作为教学策略调整的依据。教育大数据在大专教学中的运用,为信息化教学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持,教师通过大数据获取准确的反馈信息,可明确后续教学的走向,准确把握学情,以达成自身设定的教学目标。


        2.大数据与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的对策
        2.1大力促进教学形式的变革
        第一,运用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其重点强调的是生本理念,教学更为的人性化,教师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先学习教学视频,然后在课堂中进行学习讨论,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堂作业,而教师在学生讨论和作业面临问题时,可以通过一对一的指导,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在课后学习时,学生可以借助教学视频进行巩固,针对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或者是过段时间有所遗忘,也可使用教学视频进行复习;第二,微课的运用,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教学使用方法与翻转课堂相似,但是微课一般为10min以内,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注意力时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控制节奏,增加与学生互动的环节,也可提出一个简单的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教师可提前将微课发送给学生,让学生预习,明确自身难以理解的知识点,以便在课堂中有侧重点的学习。
        2.2注重教学资源观念的变革
        2.2.1教学资源存在的问题
        教学资源是开展教学的基础,也是大专信息化教学变革的重点,大数据时代的教学资源异常丰富,但是这些海量的资源是否符合大专教学的实际需求,是一个需要教师慎重考虑的问题,教师应保证选择的教学资源具有实用性,符合大专教学的特点。由于大专教师教学的侧重点、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以及自身职业素养等原因,使得选择教学资源的方向会受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技术偏好的影响,这也是个性化教学的一种体现。目前,从网络中的教学资源上来看,针对大专信息化变革专门设计的教学资源,质量还需要提高。教学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限制了大专信息化变革的发展。
        2.2.2解决的对策
        基于大数据角度来看,教师应改变传统的教学资源观念,加大信息化教学资源开发的力度,积极探寻新的、适用的教学资源。第一,微课资源的开发,微课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其具有大量教学价值的资源,以及微课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值得教师参与微课资源的开发,只有教师的深度参与,才可解决教学资源不适用的难题,而且微课开发的方式多种多样,通过录制教学短视频,使用录屏软件等,都可完成微课的制作。此外,基于大数据技术建立的云存储也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可在云存储平台上输入关键词,来寻找教学资源。
        2.3前移信息化教学
        第一,教师在教学之前,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编写学习任务单,并制作与之匹配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了解任务单上的内容后,有目的、有方向的学习教学视频,以便完成学习任务要求,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还可自主安排学习节奏,按照自身的学习习惯进行调整,以强化课前预习的效果;第二,在正式开课时,教师可进行课前提问,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确定学生学习的难点,然后依据检查的结果,调整教学的侧重点,以提高学生内化知识的质量。通过采用教学前移的策略,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并相应的增加了学生课堂中的学习时间,使学生在课堂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讨论和研究教师提出的问题,加强学生之间的协作学习意识,促进信息化教学效果的提升。
        结语:大数据时代促进了人们思维和工作方式的改变,大数据与大专信息化变革的结合,为大专教学信息化变革提供了技术支撑。运用大数据理论,打造大专信息化全新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教学资源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的变革,采用翻转课堂和微课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运用教学视频进行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学习,教学过程重点突出“生本位”教学理念,通过针对性的辅导,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内化知识,以实现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的最大效益。

        参考文献:
        [1]董燕燕、张志、王敏.大数据在信息化教学中的优化策略[J].电子技术,2020,525(8):106-107.
        [2]白建波.基于教育大数据的信息化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29):213-214.
        [3]莫春华.大数据与信息化教学变革研究[J].南方农机,2019,50(8):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