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情景下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骆诗梅
[导读] 情境,能引领人的情绪,让人们在能接受的心理氛围下展开活动
        骆诗梅
        贵州省遵义市东风小学
        摘要:情境,能引领人的情绪,让人们在能接受的心理氛围下展开活动。在小学语文写作课程教学中,教师也应该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地写作,写出真情实感。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要培养学生个性写作的能力,提升学生在写作方面的积极性。当前,学生在写作方面最大的难题就是无从开口,不知道从何说起,而情境创设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它能让学生很快走进写作的世界,明确写作的方向。
        关键词:生活情景;小学语文;习作教学
引言
        培养小学生写作能力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学生在进行语文习作的过程中要建立清晰的逻辑能力和叙事思维能力。学生要在写作之前掌握讲故事的方法,写作过程中对故事发展的逻辑要符合常规的思维,突出写作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表达自己对人或者事物的情感。事实上,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与教师的积极正确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在生活情景下开展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以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将生活中的道理融入作文教学
        在生活中蕴含着许多道理,有关人生的哲学道理、自然科学道理及人们对于事物不断积累的实践道理,正是因为生活有了这么多道理的存在,才会显得井井有条,对人们的生活起着指引的作用,小学生犹如初入社会的牛犊,对于外面世界懵懵懂懂,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有着对未知事物的渴望,处在这个时期也是对各种道理的认知形成阶段,因此,将生活中的道理融入到作文教学里会增加学生对生活道理的认知,提炼升华作文的主题及内容,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为学生讲述有关作文主题的生活道理,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境,运用生活道理进行作文创作。
        例如,在写《帮助别人快乐自己》这篇作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积极谈论在生活中如何帮助他人,学习雷锋帮助他人的实际事迹,告诉学生乐于帮助他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想帮助他人做哪些事情。例如,扶老奶奶过马路,路上捡到东西交给警察叔叔等结合实际生活的事情,明白帮助他人是我国传统的优良美德,因此,将生活的道理融入到作文创作中有很多积极作用,增加学生对生活道理的认知,提炼升华作文的主题及内容,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二、创设生活情境,呼吁学生真情写作
        陶行知曾说,生活即教育,创设生活情境,不仅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感受到写作的轻松,而且能观照到学生在写作中的真情。生活情境的创设需要立足学生的生活,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情境中找到自己的身影,从而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生活的场景中最容易唤醒学生的记忆,也能打开学生写作的语言闸门,教师力求实现生活与学生的灵魂对接,从而提升写作实效。


        例如,在《趣味的活动》习作中,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使学生将生活中的真情写出来:“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开展的活动有很多,那么,你能不能为我们讲述一下生活中的这些场景呢?”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才能使学生的写作充满真情实感。在引领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观照每个学生的生活特征,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现出更多的真实的生活画面,从而让写作更有效。生活情境,不仅能带领学生在普通的生活中寻找写作的素材,而且能激励学生真情而写,我们不仅要使学生因写作而更有激情创作,而且要使学生摆脱传统写作套路,写出属于自己的故事。
三、生活即教育,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组织学生进行写作与评比,也可以组织学生观摩优秀作文,引导学生从优秀的作文中发现可以学习的部分。当发现学生写作中的不足,或者在阅读教学中有所不理解时,教师可以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当时的情感,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感受到知识,获得灵感。只有以生活为教育的源泉,才能够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学习生活,从生活中汲取知识和营养。这样才是最适合的教学手段。创设生活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在日常情境中加深感受,从而发现本质的东西。小学阶段的作文常常是围绕着生活中的点滴来写作,旨在训练学生表达情感、表述自我的能力。教师在课堂中为学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可以让学生假设自己处于这个情境中时可能做出的举动和内心的所思所想,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梳理作文内容,进行写作。
        例如教师布置主题为“中华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传统节日,写一篇习作。可以借助多媒体先播放一些常见的具有传统韵味的活动集锦,如包饺子、拜年串门、赛龙舟、踩高跷、搭戏台唱戏曲等,以生活化的视频片段来勾起学生的回忆。教师在选取视频片段时,应尽可能地贴近当地的风俗习惯,方便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代入。形象而生动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很好地回忆起自己的感受,回忆自己在节日中的小故事。教师可以根据视频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性提问。例如在播放春节相关的视频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同学们在春节的时候有什么风俗习惯吗?大家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呢?大家喜欢这样的风俗吗?”视频中的景象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这样的传统佳节中会和家人待在一起做些什么?会经历什么有趣而难忘的事?生活情境的引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思维梳理,让学生自然而然地代入进去,从而在作文中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创建生活情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写作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丰富学生的个人情感。让学生除了学会如何写作之外,还能够通过对生活的感受了解到生活中的哲理,从而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内涵,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对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发展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能够实现语文教学工作的高效率开展。
参考文献
        [1]张世华.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读写算,2020(12):47.
        [2]杨玉婷.让“生活情景”融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3):59.
        [3]蔡志刚.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策略研究[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8(1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