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宏胜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安徽省,合肥市,230000
背景
现如今,随着21世纪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加速了以创新知识为核心,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变迁快速,创造性思考教学的发展俨然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发展趋势,然而如何通过教学的提升来培养学生创造力,激发学生多角度发散性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变通地、流畅地、精进地以及独创地思考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多元化的社会,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
本文将讨论创造性思考教学的内涵、价值、原则、模式及策略,以及以国小语文科教学为例探讨如何运用创造性思考教学的策略,来促进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提升。
壹、创造性思考教学
陈龙安曾提出:“创造思考教学是一种培养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教学,也就是教师透过各种课程的内容,在一种支持性的环境下,运用启发创造思考的原则和策略,来激发和增进学生创造思考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陈龙安,1989)。因此教师在从事教学时,必须藉由教学活动设计来启发及引导学生思考,并变化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创意的表现。
创造性思考教学看似抽象,但是具体来说就是对以往陈旧的教学观念的突破,是从多种角度引导学生重新思考,而不仅仅是学生循规蹈矩地被一味的灌输知识。是透过老师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来培养出独立地有创造性的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创造性思考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
创造性思考教学是一种通过创造性教学策略和方法的运用来,启发学生创造能力的教学方式。因而,是就其本质而言,欲了解创造性教学,必须探讨创造性教学的原则、模式和策略。
创造性思考教学有下列几个原则及特征(Feldhusen,1980):
1.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与创造能力
2.接纳不同学生的个别差异、错误和失败,允许学生有时间思考,不急着下判断
3.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营造和谐的情境与氛围
4.鼓励学生有机会尝试正课以外的学习活动
创造性思考教育参考架构
.png)
贰、文献回顾
创造性思考教学模式及策略
创造思考教学教学的策略很广,陈龙安曾撰文做全面性的介绍,大致分为五大策略,兹表列如下:
.png)
综合上述威廉氏创造与情意教学模式、雷德孟、基尔福特和怀邦创造性思考教学模式等,陈龙安提出,“爱的(ATDE)创造性思考教学模式,即问(asking)、想(thinking)、做(doing)、及评(evaluation)这四个要素组成”。在ATDE模式中,强调学生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提供学生扩散性思考的机会,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发挥潜能,非常重视提供安全和谐的环境与氛围,师生应尊重容纳不同的意见。
即ATUDE有三个基本特点:
(1)推陈出新,并非无中生有,而是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2)尊重接纳,在和谐的氛围下,允许不同意见的产生。
(3)弹性变化,问想做评并无固定顺序,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弹性调整。
创造性思考的教学模式虽然说是一种结构化组织结构,在不同的学习和教育环境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每个模式都有其不同的发展目标和领域,在选择用何种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考虑到所在教学的环境,可以选其一或者必要时综合数种模式,以更好地配合教学环境,完成创造教学的教学目标(Maker,1982)。
创造性思考教学是否应该始终遵循一个固定的模式,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总的来说,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考教学模式应该符合以下五个标准:
(1)适合所在的教学环境
(2)有弹性
(3)综合性
(4)实用性
(5)有效性
根据这五个标准,才能运用出适合环境、有弹性的创造性思考教学模式及策略,更好地提升学生创造性思考的能力。
叁、讨论建议
对于学生创造性思考能力的培养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例如通过作业、自我训练、夏令营、同学之间相互研习等,但是通过创造思考教学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考能力日益备受关注。创造性思考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鼓励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充实教学的内容,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方能提高创造性思考教学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毛连塭,民72)。
(1)提供民主的教学气氛
(2)允许学生从事独立学习的工作
(3)提出一些开放性,没有统一答案的问题
(4)改进作业的评量方法,给学生更多表现创造的机会
(5)与家长密切配合。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6)教师不断充实自己,提升教学质量
(7)奠定基础知识,活用原则,推陈出新
换言之,创造性思考教学未来在教学中的发展,学生是主体,而校长、主任及教师是关键。
(1)创造的学校
创立校长、教务主任、教师创造性思考教学研讨会,每周固定时间举行,并设立分科分年级研习小组,设计研习课程,以把握个别差异,带动全校的创造性教学研习氛围(吴翠珊,2012)。
(2)创造的校外环境
举办创造思考亲职讲座,辅导家长阅读相关创造性思考教学资料书籍;鼓励家长参观教学过程,取得家长对于创造性思考教学的协助。
鼓励文教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办理创造性思考教学的竞赛、讲座活动,并且通过传播机构扩大宣传,形成良性的社会支持和响应。
(3)创造的教学资源
配合创造性思考教学典范及奖励,选派出国考察;成立创造性思考教学课程设计小组,编辑、印发创造性思考教学资料。提高教师创造性思考教学方法的更新。至此,创造性思考教学的观念才能深入人心,并且配合教师教学方法的进步、学生创造力思考兴趣的加深和能力的提高以及全社会的良性支持,创造性思考教学的未来发展方能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陈龙安 (1989)。《创造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M]. 台北:心里出版社。
2.Feldhusen,J.F(1980). Creative thinking and problem solving in gifted education. Texas: Kendall/Hunt Publishing Company.
3.Williams, F.E(1970). Classroom ideas for encouraging thinking and feeling. New York: D.O.K. publishers. Inc
4.Guilford, J.P(1967). The nature of human intelligence. New York: McGraw-Hill, Inc.
5.Lingeman, L.S(1982). Assessing creativity from a diagnostie persepsctive: the creative attribute profile. Unpublished ph.D Thesis, University of Wistonsin, Madison.
6.Wiles, J.(1981). Skills Clusters for Creative Thinking Activity Book. Wiles, Bondi and Associates.
7.陈龙安(2006)。《创意思考教学的理论与实际》[M]。台北:心理出版社。
8.Maker, C.J.(1982). Teaching models in education of the gifted. Maryland: An Aspen Publication.
9.课程发展议会(2001)。《学会学习 课程发展路向》。香港:香港政府印务局。
10.毛连塭(民78)。《综合充实制资优教育》[M]。台北市:心里出版社。
11.吴翠珊(2012)。《课室中的创意创意教学策略:理论与实践》[M] 香港:香港教师戏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