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会
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张家坡镇冯家圈小学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不仅担负着教育教学的重要责任,还担负着班级管理的重要任务。班主任在日常教学中,要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学生的道德思想水平,进而使学生的德育品质也随之提高,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本文研究分析了立德树人下小学班主任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研究
引言
在小学,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还需要有效渗透德育教学。小学作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小学班主任非常重视班级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班级课堂的德育教学,进而充分培养学生对道德的认知,以及道德、情感、道德行为等等,有效加强自身行为规范,注重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教师通过这种方式,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质量和效果。
1德育教育重要性
1.1德育教育内涵
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对小学生思维启蒙与身心成长起到了重要影响。因为小学生的模仿意识非常强,班主任教导给学生的信息,对学生的思维成长产生了一定作用。班主任不断挖掘德育教育的潜在价值,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出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超标完成既定的小学教育,培养优秀的青少年。
德育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育人”,小学班主任需对自己的教育管理思想进行主动改变,摒弃以往的成绩管理思想,围绕着“育人”开展各项班级管理教育活动,确保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法治意识、人格修养可以得到全面提升。
1.2教育价值导向性
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成才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班主任通过启蒙、动员、监督、鼓励、批评等方式,引导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学业目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多元化价值取向的环境下,小学生的价值观模糊不清,部分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的诱导,出现了错误的价值观,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健康成长。为此,小学班主任则需要充分发挥出德育教育价值,对小学生的价值思想进行合理引导,确保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在实际德育教育管理时,班主任可以针对极个别学生思想价值观出现的问题,开展面对面的民主沟通交流,对学生进行德育开导,引导学生认知到自己思想的偏差,确保学生价值观的构建正确性。部分学生不愿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为此班主任需要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诱发因素,设计一些户外实践活动,借助其他学生的辅助,打开学生的心扉,解决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学生的思维意识形态,构建正确的价值观与思维意识。
2新时代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的现状
2.1德育教育理念比较落后
班主任在进行德育班级管理的过程当中,对培养学生德育教学理念的认识不足,仅仅只是认为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才是非常重要的。这就导致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之下,德育教学无法有效进行开展。同时,这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班主任由于受到传统班级管理的影响,对于班级上面的一些管理方式依旧比较保守,只是遵循德育教育的表面化和形式化,并没有真真切切落实到各个同学来进行德育教学。这就非常不利于班级管理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实施。
2.2缺乏有效的德育教学内容
学生在对德育教学内容进行学习的时候,虽然在课堂教学当中包含了很多的德育教学知识和内容,也不乏存在一些道德感情的培养以及道德意志的磨练和实践,但在现阶段的班级管理德育教学当中,对于这些方面的德育教学还存在一定的缺点,而且班主任也无法有效地将班级管理与德育教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对班级同学进行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只是浮于表面,并没有有效地渗透到班级管理当中,使得学生对德育的学习需求也得不到满足。许多班主任仅仅只是将德育教学生活化和表面化,只是将课本当中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根据自己本身所了解的一些大道理以及经验来进行传授。这种知识的传授与学生的心理年龄严重不符。这就对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德育教学理念形成了阻碍。
2.3班主任自身的德育素养不足
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当中,小学班主任的德育教学素养比较低,还不能够充分认识到德育教学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当中,过多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而逐渐忽视对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这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德育教学作为小学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应当高度重视,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的德育道德修养,通过自身的模范作用来影响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3基于立德树人的小学班主任德育教育策略
3.1提高班主任自身的素质,做到立德树人
要想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班主任先要确保自身的素质,要做到以身作则,才能让德育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首先,班主任要重视德育教育,并提高自己的素质,才能在德育教育中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其次,班主任是班级中的领导者,在教学中的一言一行都会被学生学习和模仿。因此,班主任要时刻警醒自己,要确保自己是学生学习的模范,给学生做一个好的榜样。最后,班主任要与学生建立友好的关系,与学生一起遵守班级规章。例如,上课不许迟到早退、在与人交流时要谦和有礼、上课认真听讲等内容,除了学生需要谨遵外,班主任教师也要时刻遵守,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听从班主任的教育。
3.2班主任要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
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需要足够新颖,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现在是信息化时代,班主任要合理利用信息手段来丰富德育教育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喜欢德育教育,从而提升素质。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话语。班主任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电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观看电影,学生能够充分认识到规则的意义,并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时刻谨遵规则。规则不是为了束缚人们,而是为了人们能够更好地生活。
3.3班主任建立师生和谐友好的关系
班主任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班主任要跟学生平起平坐,才能让学生更加亲近自己。班主任在与学生交流互动时,要尊重学生,建立师生友好的关系。这样才能让德育教育开展得更加顺利。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和评价能力不高,其自我认识的方式都是依靠别人的评价而来的。家长和班主任的评价是学生自我认识的最大来源,因此班主任要采取合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和评价。学生犯错接受批评是在所难免的。班主任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方式,要确保学生在接受批评后能够承认错误,要在学生的心理承受范围内进行批评,避免让学生的心理受到伤害和自尊心受到打击。并且,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依靠,消除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和距离感。班主任要确保学生能够对自己畅所欲言,才能更好地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道德品质,才能做到“对症下药”,从而保证德育教育落在实处。
结束语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以后的成长成才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立德树人理念下,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并且采用新颖丰富的德育教学方式来培养师生间的友好关系。
参考文献
[1]王凤,史清.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J].中国校外教育,2018(27).
[2]王阅虹.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
[3]刘帅,耿林.星光不问赶路人,德育不负有心人:小学低年段德育教育探析[J].科幻画报,2019(8).
[4]梁秋娜.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措施[J].考试周刊,20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