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动中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月第9期   作者:田卓
[导读] 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田卓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马跑泉中心学校 741020
        摘要:新时代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增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身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迎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在互动中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使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迎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可以真正的热爱上小学信息技术这门课堂。最终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多样化教学模式;高效课堂
        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明确当前的教学需求,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展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得多样化,将被动式的教学转化为主动式的学习,让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教学计划,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差异,展开差异化的教学,在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是学生去主动的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
        一、转变教师教育观点
        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通常采取灌输式或者是说教式的教学方式来展开课堂,这种教学模式虽然完成了基本的教学内容,但是并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点,摆正自己的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起到引导和辅助的作用,而不是领导学生去展开学习,传统的教学观点是学生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学生不能真正的进行主动思考,师生之间缺乏交流,教师不能及时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此,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理念进行升级和优化。使得信息技术的课堂与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的融合和整合,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这门科目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让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进一步的了解抽象的概念该如何应用,所以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也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整合,为教学计划展开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构建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增进学生的学习动力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活动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魅力。将抽象的信息技术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化,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吸收,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转变教学理念是当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着重注意的问题,要高度重视新的教学理念,促使学生可以全方位综合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可用型人才。
        二、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要想构建活力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就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很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通常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去记住抽象的概念。这种方式不能让学生达到长久性的记忆,反而会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学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背诵。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改变学生以往错误的学习方式。因为信息技术这门科目的特殊性,其不仅仅局限于理论上的学习,还有动手实践操作,所以单靠死记硬背的方式去学习是不够的。

例如信息技术教学中含有大量的操作,在讲解有关操作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引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每一个小组当中选一个组长。让组长带领组员展开学习和实践操作。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设定一个操作主题,或者是一个探讨主题,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探讨和分析,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帮助,起到辅助的作用。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可以认清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了解到自己的不足,去弥补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在引用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习情况。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在寻求问题的答案不要第一时间告诉学生答案,如果第一时间告诉学生,答案会给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是学生日后在遇到问题时。不会自主去探索,而是寻求教师的帮助,不符合当前的教学理念,也不迎合时代发展的需求。由此可见,正确的学习方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沟通和交流,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以及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学生遇到问题时耐心的引导学生,最终达到其应有的教学目的,完成拥有的教学目标。
        三、从教材的使用者到教材的开发者
        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和授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身为信息技术教师,要想构建活力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就要理性的分析当前的教学现状,深入的去了解教材的使用形式以及设计目的。最终从教材的使用者转化到教材的开发者,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器具以及教材内容,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没有明确的对教材内容进行分析,也没有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价值取向。导致教学进度过于缓慢,所以不符合活力教学的目标。要改变这一教学现状,教师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平台。通过交流和互动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看法以及对教材的了解程度,然后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去制定教学计划。深入的去分析教材内容,从教材的使用者转化到教材的开发者,主要指的是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教材中的每一个部分,并且对其进行深入的开发,在这一过程中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因为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教师抓住学生这一心理动态。利用教材去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跟随着教师的脚步去探讨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使得教材内容得以充分的利用。完成其应有的教学目的,并且构建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
        结束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想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就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教学计划。运用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来建立有效的沟通平台,同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享受学习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宇清. 在互动中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的思考[J]. 新课程,2021(7):144-145.
        [2]白云涛. 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师生有效互动的策略[J]. 中外交流,2020,27(1):238.
        此文章为天水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实践与研究》(课题批号:TS(2020)GH 54)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