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
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071000
摘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多媒体教学模式逐步推广。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做好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可为提高生物学教学效果提供支持。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多媒体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然后讨论多媒体在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以期待提高高中生物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多媒体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教育创新的结果,利用信息技术的多样化特征可以更直观、更具体、更形象的方式展示知识,这对于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了给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学习体验,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模式,而多媒体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青睐,因此得以推广应用。为了更好地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辅助作用,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各个方面,而其应用模式则是最为基础重要的。本文以此为基点进行分析。
一、多媒体技术推动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良性发展
作为高中生物学教学的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受到了学生的青睐,推动了生物学教学的创新发展。从高中生物学教学模式的角度来看,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为高中生物学教学带来以下积极影响。
1.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爱国情怀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于提高生物学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传统的生物学教学相对比较枯燥,而多媒体教学模式通过多种媒体组合,借助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例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上课时引入首个体细胞克隆猴“中中和华华”短视频,引导学生感悟到走近细胞的必要性的同时,也潜移默化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高中生物学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还有利于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理解,进而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质量。例如,在学习必修二《遗传与进化》“减数分裂”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课前预习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使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技术普及之后,课堂中就可以加入更多有趣的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使他们在兴趣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学习,寓教于乐,进而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
2.联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
多媒体技术将微观内容宏观化,抽象内容直观化。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这对提高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结构时,利用图片展示染色体的四级结构,一条DNA长链经过多级螺旋,就可以使几厘米的DNA和组蛋白共同形成几微米长的染色体,其长度总共被压缩了8000—10000倍。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使生物学知识以更直观、更具体的方式呈现,使学生更好地记住标准化的知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另外,对于一些实验室无法完成的实验,如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中“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动态演示,使抽象的知识更加具体,让学生更加直观的理解实验过程。
二、多媒体技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要实现多媒体技术的有效应用,必须做以下工作:
1.系统化展示,做好指导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技术有效应用就必须做好演示和指导。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相应的多媒体技术。例如,在一些示范性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录制教学过程,然后将其应用于常规教学中,以便学生可以直观、具体、细致地理解抽象知识。对于学生无法理解的领域,教师可以通过反复播放教学视频并向他们解释来完成对学生的教学指导,从而改善他们的课堂学习体验。如必修二《遗传与进化》DNA分子的不连续复制的过程,前导链和后随链的合成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单纯的说教是难理解的,而观看模拟视频,让学生看与说相结合,以便增强学生理解和记忆。此外,在学生独立学习时,如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教师能够使用多媒体技术演示染色体、DNA与基因的关系,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从而对学生做出课程指导,进一步提高多媒体技术在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生物素养的构建奠定良好的基础。
2.体验式教学,注重记录
在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对学生的实验进行记录是非常重要的,但仅靠教师是无法完成对所有学生实验过程的记录。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技术记录学生的实验过程,并为课堂教学提供指导材料,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质量。例如,在“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的实验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可以让学生进行给予相同的条件下,不同光照条件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实验来发现问题,并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后续再通过多媒体技术浏览实验视频以找出学生的错误,从而完成对学生实验教学的指导,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生物学实验能力[2]。
3.对比式分析,强化效果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错误,通过对比式总结,强化课程效果。如必修一《分子与细胞》在比较H2O2酶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实验中,首先让学生实验,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或观看正常的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然后再多媒体演示异常的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出现异常的结果的原因,充分注重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样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完成错误的纠正,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在学生课堂中展示一些优秀学生的标准成果,如规范性试卷、优秀改错、思维导图等,以便通过视频向身边同学传递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彼此提高生物学学科素养。
三、总结
简而言之,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高中生物学教学的发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水平,以便在多媒体的帮助下传播生物学知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指导和记录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多媒体技术真正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中,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生物学习的效果并加强知识记忆,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吴晓虹.高中生物多媒体教学中的有效性探讨[J].华夏教师,2018(25):38-39.
[2]邹彩云.高中生物课堂的多媒体教学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4):100.
作者简介:
赵静、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第一中学、职称:中学一级教师、学历:硕士研究生、出生日期:1986年5月10号 研究方向:多媒体应用与生物教学
项目名称:多媒体教学手段促进生物课堂教学改革成效研究,项目编号:20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