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生英
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大西桥镇九溪小学 561007
摘要:众所周知,小学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阶段。阅读作为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对提升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和语文素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让学生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阅读教学也越来越被重视。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改革成为我们共同探究的课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实践教学
引言
随着当前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小学语文教学越来越注重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理论,通过将先进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升小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水平,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并制定创新教学策略,以提升语文阅读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师生互动形式化
小学语文教师在尝试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但是当前阶段互动只停留在表面,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形式一般就是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教师往往只会选择一个比较浅显的问题让学生简单思考与讨论,并没有发挥课堂提问的真正效果,学生也无法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相应的满足感。有部分教师会选择满堂提问的方式增加师生交流的机会,可是深入分析其问题发现许多问题都是一些比较肤浅的问题,同时有部分问题是学生自主思考无法解决的,这些无效化的问题过多,导致整节课学生都处于一种混乱的状态,容易使小学生在阅读学习时产生疲惫感,使学生逐渐对语文阅读课堂失去学习兴趣。
1.2教师讲得过多甚至以讲代读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功利主义思想,其核心表现为应试教育,“一切为了分数”的做法使语文阅读教学存在舍本求末、急功近利的问题,这就背离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改理念要求,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这是应试教育带来的最大危害。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都有这样的认识,那就是阅读教学费力不讨好,因为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往往是付出很多但是成效却不明显。从学校和社会对教学的评价来说,更关注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一些教师在教学中为了所谓的成绩,依然被应试教育思想所左右,在阅读教学中还是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坚持“怎么考就怎么教”,教师“包办”的问题依然较为明显。阅读的过程需要学生直接去参与、感悟进而提升,但是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讲得过多,经常是先讲后读,甚至是以讲代读,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和小组讨论的时间太少,导致学生阅读参与性严重削弱。学生读书的时间少,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想象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1.3教学方式缺乏灵活性
从教学方式上看,应试教育下,灌输式讲解是教师教学中常用的方式,不仅教学方式枯燥、单调,难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教学方式死板、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师生互动,从而导致了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形成了教师“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在被动的学习状态下,不仅难以养成良好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不由自主养成一个“等吃”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能力培养以及学生思维提升是非常不利的。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策略
2.1创新教学方式
第一,生活化教学情境,知识和生活本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年龄小、生活阅历非常少,很多时候对文本的理解不足。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引导学生产生共鸣,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加强知识和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第二,多媒体教学情境,信息技术下多媒体教学成为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中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其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层次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联系,让学生通过层次化教学、小组合作等来实现思维之间的有效碰撞,同时也能让学生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促进,更好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取长补短,共同提升。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利用游戏、辩论、分角色扮演等各种教学形式来加强学生参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提高阅读能力。
2.2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明确语文阅读教学目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教育观念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若想解决目前小学阅读教学遇到的问题,首先就要从教师的教育观念入手。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保证阅读教学不走形式化主义的道路。要从心底里认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他途径观看一些专门的教育专家的授课视频提高自己的意教学水平,此外教师也可以积极与其他的语文教师进行交流寻找更好的教育方法,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最后,教师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应根据自己所教的学段深入分析新课程改革对本学段阅读教学的要求,根据这些要求制定阅读教学的教育目标,找准重难点,然后根据教育目标确定每节课的教育目标,为了让阅读教学达到一定效果,教师要在初期尽可能减少课堂教学任务,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自主分析能力等,待到学生有一定提高后再逐渐增加教学任务。
2.3重视朗读教学,在朗读中培养学生语感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点内容,通过朗读能够使学生更加集中注意力在文章内容中,也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良好的语感,有利于学生积累阅读内容的好词好句,把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朗读教学,采取齐读、分读、分组读、教师示范领读等方法进行朗读教学,提高阅读课堂的效率与质量。
结语
总之,在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特别是更要重视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掌握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采取恰当的措施来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国俊.新课改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J].成才之路,2014(26).
[2]李海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与解决策略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25).
[3]康丽.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13).
[4]王青萍.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问题和改进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06).成功:中下,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