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畅
工作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江安小学517237690@qq.com
摘要:在小学语文中推广德育教学知识,能在培养学生高尚情操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小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这对他们未来人生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在明确立德树人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近年来小学语文教育实施情况,分析如何做好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指导工作。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语文;德育;情景教学;朗读指导;读后训练
0引言:小学教育作为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良好习惯的重要阶段,在此期间全面渗透德育教育,能在完成预期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构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结合语文课程要求和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地融合德育教育,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知识,提升教学指导效率,还可以引导小学生全面发展。语文作为一项内容较为丰富的学科,要想有序落实德育教育,必须要深入发掘其中潜藏的育人道理,并利用多种手段构建全新的教学课堂,以此在强化学生心理素质的同时,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和人生态度。
1.结合情景教学全面渗透德育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全面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内容,必须要根据所学知识构建具有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情景课堂,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情境中与语文知识产生共鸣,还可以在扩展自身思维的基础上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指导工作。比如说,在组织学生学习“革命类课文”时,要在正式上课前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直观呈现于文章所处时代相符的音频、视频以及图片等有关资料,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的影响下,真实感受抗日战争期间解放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精神,以及他们为了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建设发展的大无畏精神。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设计课件和文章情境,组织班级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进行情景角色演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转换思考方式的基础上,通过深入阅读和角色探究对文章内容有更深认识,并由此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1]。
2.结合朗读指导有序推进德育教育
对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传递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加强对文章内容的有效朗读,这样不仅能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可以真实感受文字表达的中心情感。在这一过程中,要想有序推进德育教育指导工作,教师要在组织学生进行朗读训练时,整合以往教学实施经验和德育基础知识,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变化,促使他们可以和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并由此深刻体会阅读文章所蕴含的中心思想[2]。比如说,在阅读“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文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主朗读文章,而后经过角色扮演加深对文章语言文字的理解和应用,并由此感受到爱因斯坦对科学事业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随着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深入了解,有助于他们在理解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将文中角色的优良品质融入到自身生活和日常行为中。
3.结合读后训练科学研究德育教育
课文作为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的中难点,同样也是推广德育教学指导工作的有力途径。通过整合分析文章中蕴含的基础知识和思想情感,明确班级学生学习水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完成课文阅读和学习后,进行读后感的习题训练。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书写观后感中锻炼自身的写作能力和辨别意识,同时也可以强化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
比如说,在学习“谈礼貌”一文时,教师在根据预期设计课件完成课堂教学指导工作后,要先让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和课外生活经验谈一谈对礼貌的真实想法,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礼貌用语、真实感人的小故事等,都可以成为学生阅读理解的有效素材。同时,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品质的理解,并由此入手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下来[3]。
4.结合课文知识激发德育学习兴趣
一方面,教师作为小学生学习成长的模仿者和引导者,他们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观察记忆的对象,因此只有教师在实践教学指导中不断优化自身的专业素养和优秀品质,才能在渗透德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通过保障教师言行具有一致性,并在课上课下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构建优秀的道德品质。比如说,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多向学生传递优秀的传统历史文化,借鉴学习国内外丰富的教学案例,并展现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在无意识的模仿中,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并对语文知识产生继续探索和挖掘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材中包含多类课文,像人物类、事迹类、描写类以及情景类等,在实践教学中教师结合不同类型的课文知识进行语言讲解,既会向他们传递基础理论知识,又会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不同时期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品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当前生活的来之不易,也会更加珍惜自己拥有的一切。比如说,在学习“朱德的扁担”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设计不同阶段的教学课件,并从网络平台收集大量相关素材,而后在正式教学中向学生逐一呈现。同时,为了更好落实德育教学工作,在完成预期设定的教学任务后,教师还要拓展实践教学内容,结合所处时代背景优先选用与课文人物有关的故事,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历史感染中对革命先辈产生爱戴和敬佩的情感,并基于教师的正确指导构建爱国主义情怀[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德育教学工作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教学指导方针,并加强学生优秀品质和道德理念的培养,对学生未来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结合近年来小学教育实施情况分析可知,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指导的根本任务,同样也是小学语文渗透德育教学工作的有力依据。因此,在实践教育革新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在延续传统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利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全面落实德育教学知识,并加强学生优秀品质和道德理念的培养,以此引导学生更全面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德育教育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且不断优化的教学工作,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融合落实,不仅要结合语文知识推广德育教育,还要结合以往德育教学要求持续优化实践教学方案。
参考文献
[1] 缪文明.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11):136.
[2] 吴丹花.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 000(006):13.
[3] 高大龙. 立德树人视角下的小学语文课堂德育教育渗透对策研究[J]. 信息周刊, 2020, 000(010):P.1-1.
[4] 赵欣. 文以载道 立德树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J]. 教师, 2014, 000(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