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李姣
[导读]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是从幼儿开始抓起,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中,阅读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
        李姣
        山西省介休市第三幼儿园绿城分园 (山西 介休) 032000
        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应该是从幼儿开始抓起,在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活动中,阅读活动都是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这种早期阅读活动可以帮助幼儿早早接触书面语言,发展幼儿学习书面语言的兴趣,培养他们对书面语言的敏感性,为进入小学的正式书面语言打下良好的基础。国际上有关幼儿的研究表明,四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阅读的作用可以使幼儿对书面语言进行熟识,能够了解一些童话故事背后的含义,对于自我调适能力也能初步形成。本文主要分析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早期阅读;兴趣培养;因材施教
引言
        一个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拓宽幼儿的知识层次。书中最宝贵的就是它的知识,日积月累,能够帮助孩子提升自身气质;厚积薄发,能够提升幼儿的知识层面。我们所处的是一个信息时代,知识面达不到就跟不上是时代发展的步伐,培养幼儿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他在书的海洋里遨游,通过阅读吸取知识,使得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达到一定识字量后,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大量书籍,培养孩子从小形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个人知识层面,不断拓宽幼儿的知识领域,使之成为幼儿学习生涯中的好帮手。
一、幼儿园开展阅读的价值分析
(一)符合素质教育提出的能力培养要求
        素质教育指出幼儿园应该在时代发展背景下做好创新发展探索,重视在理念革新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知识讲解与能力培养以推动幼儿的全面发展。阅读能力是幼儿应该具备的一项能力,通过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引导幼儿们对书籍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体验,在锻炼幼儿们阅读能力基础上强化幼儿们的情感体验。幼儿园开展早期阅读可以引导幼儿对书籍内容进行阅读和情感思考,在阅读过程中锻炼幼儿们的阅读和情感表达能力,呈现出比较强的运用价值。所以幼儿园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开展早期阅读,在内容整合基础上开展高水准的阅读指导与情感熏陶以保障幼儿们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阅读锻炼幼儿们的阅读和情感理解能力
        学前教育是具备调节作用的,幼儿教师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多种价值,需要围绕幼儿们的认知情况开展针对性的教育指导以保障幼儿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幼儿教师通过开展早期阅读可以锻炼幼儿们的阅读能力,在教学方案优化的基础上提高幼儿们的情感理解能力,让幼儿们在文本阅读过程中获得阅读和情感理解能力。所以在后续发展中教师应该关注到早期阅读开展的价值,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指导,引导幼儿们在阅读中获得更高水准的知识体验。
二、幼儿园合理开展阅读的策略分析
(一)创设丰富的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一般包括精神环境与物质环境。教师要为儿童提供舒适的阅读环境,提供阅读空间努力为幼儿创设丰富的阅读物质环境,同时,还要为儿童创设宽松、自由、安静的阅读气氛,使学生能够在此环境中愉快的进行阅读。在教室的周围设置读书台,体现“让每一面墙都开口说话”的作用,充分发挥幼儿的阅读自觉性,丰富幼儿的精神世界。教师要协调好与家长的联系,家园合作,在家庭教育中,也要充分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家里的书柜上,沙发上,茶几上等等,也要布置随处可见的书本,以此来熏陶幼儿。同样的,家长也要起“带头”作用,在家中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幼儿耳濡目染,上行下效,以此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体的教育力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胜心,当全体幼儿进行安静的阅读时,一些本愿是不想阅读的幼儿也会自觉加入到阅读行列当中。
(二)根据幼儿的兴趣选择书籍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若不感兴趣,再怎么强迫也是在做无用功。在给幼儿而选择书籍的时候我们要从幼儿的兴趣出发,3-6岁的幼儿偏爱童话书、故事书、工具书等等。

幼儿喜欢动手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玩具,对正处于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发展阶段的学前儿童通过动手、动脑、手脑并用等各种形式,可以亲身体验到动手的乐趣,在动手过程中激发幼儿阅读工具书的兴趣和动机,增强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既可以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可以提升幼儿智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同时老师和家长要注意指导幼儿,使得读书方式多样化,而不是拘泥一格。不要盲目的选择对幼儿来说是极好的书,这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要针对幼儿的兴趣下手,同时要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这样才会帮助幼儿提升阅读动机,这样才会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根据幼儿阅读特点,开展具体指导
        幼儿阅读不是死板看书,更不等同于认字,它是幼儿根据自己视觉感知来收集各种信息,并且对各种信息、符号进行理解的过程。所以,对于幼儿阅读来说,凡是摄入幼儿视觉的符合信息,他们在关注的过程就是在阅读,这种阅读受幼儿身心特点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课堂学习,而是在日常生活、游戏中都在渗透,所以幼儿在生活中阅读成为其阅读的特点。对此,幼儿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在激发其兴趣的同时,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良好习惯。具体指导包括讲、看、听、引四个方面。讲,以幼儿讲为主,教师指导为辅,调动幼儿的积极性。阅读习惯的养成是需要过程的,教师根据日常安排,鼓励孩子们在入园后就拿一本自己喜欢的绘本去阅读,读的过程中鼓励孩子给老师、同学进行介绍,激发幼儿阅读的主动性。看,在进行绘本阅读的基础上,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更直观的动画片来让幼儿观看,把阅读的内容和观看的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孩子们才会觉得阅读不枯燥,有意思。观看相关动画片,使幼儿对书中的内容、角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当孩子们再看书时,会有一种熟悉感,兴趣度也会上升。采用这种方式,我们会发现幼儿都争着看,读书的内驱力被激发出来,阅读兴趣会更高。听,组织幼儿听故事磁带、光盘,或者老师先给孩子们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阅读内容,再鼓励幼儿自己去看和体验,这也容易激发幼儿兴趣。引,教师要对幼儿的阅读适时地给予指导,从最初的翻页开始,引导幼儿如何去阅读;教师还要以自身对图书的兴趣去带动幼儿阅读,如通过人物的表情去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等。还要引导幼儿注意用眼卫生,看书时眼睛与书保持一定的距离,教他们正确的看书坐姿。
(四)加强幼儿教师和家长之间的紧密协作,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
        作为两个独立存在的单元,家庭与幼儿园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彼此承担着不同责任,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制约幼儿的成长。所以为了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家园必须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应意识到自身和家长之间是平等的,都是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而努力的。教师要和家长保持有效沟通,及时掌握幼儿的阅读情况,针对幼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家长一同科学引导,协作解决问题。家长也要充分认识自身的责任,明晰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作用,同时主动和教师沟通,通过家园配合,提升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
结束语
        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和教师一起努力,沟通好,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的同时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每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齐步走”等战略,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因材施教,找到适合幼儿自身的方式方法,既可以提高和促进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也会对幼儿今后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乔华.在幼儿园教学中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76.
        [2] 李芳.幼儿园教学中如何促进和提高幼儿阅读能力[J].华夏教师,2021(27):21.
        [3] 高爱平.幼儿园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J].华夏教师,2021(24):91.
        [4] 刘青.幼儿园琵琶教学中对幼儿兴趣的培养[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20,34(5):246-247.
        [5]何馨.浅谈幼儿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0(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