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流量的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姚移萍
[导读] 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姚移萍
        深圳明德实验学校   518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不断提升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本文中明确了部编版教材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方向,并对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分析,丰富了阅读教学的思维流量,最终提出部编版教材下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为有关教育人士提供帮助。
        关键词:低段小学生;语文阅读;阅读教学;思维流量;

        引言:部编版教材从2016年开始在部分地区投入使用,截止至2018年,已经基本完成了对全国教材的更新。部编版语文教材与人教版语文教材相比强化了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积累,增加了阅读在课堂中所占比例,有利于为学生奠定扎实的文字基础。
一、部编版教材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新方向
        部编版语文教材与原始教材相比针对低段小学生进行了阅读教学的调整,将原始教材中的“精读”和“略读”的阅读要求更新为“教读”和“自读”并拓展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明了新方向。在部编版教材中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指明的新方向是:通过教师“教读”建立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思维体系;并在学生“自读”中帮助其逐渐掌握新的阅读思维体系中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课堂中对学生的课外阅读书籍进行规划,增加学生阅读量,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阅读能力。
        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低段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分布在7-12岁之间,属于人类发育阶段的幼龄阶段,具有幼龄阶段人类的认知特点。因此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主要表现为在观察力上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未能形成对事物的完整认知,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体现了一定的顺序性。低段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及探索欲望,并具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因此采用合适的阅读教育理念对低段小学生进行教育,能将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植于学生的思维中,从而在其一生的学习和生活阅读中产生积极影响。
二、如何让阅读教学更富有思维流量
        从部编版对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教育中即可以看出国家对提升公民的阅读能力的重视程度,如何增加阅读的思维流量,吸引学生深入阅读书籍是在当代语文教育中需要解决的教育难题。本小节从以下两点提出让阅读教学富有思维流量的思路:第一,丰富阅读教育形式。改变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活跃阅读课堂氛围,能有效吸引学生阅读注意力,增加阅读教学思维流量;第二,提升教师对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语文教师应反思个人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的缺陷,并时刻保持对阅读教育的热情,积极学习有效的阅读教育方法,深化阅读教学目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四、阅读教学策略初探
(一)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选择适合低段小学生阅读的书籍应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小学生的识字量。部编版的语文教材中在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上不仅仅体现在对教材的教学重点的改变,还体现在对学生的识字要求上。例如在《小蝌蚪找妈妈》一课中,人教版教材要求学生认识的字是八个,但是在部编版教材中要求学生认识的字增加到了十五个,由此可见教育部对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教育的重视程度。结合低段小学生的识字量选择阅读书籍,能在不对学生造成阅读压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字积累能力;第二,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上文中对低段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了介绍,在选择阅读书籍上也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1]。例如可以结合低段小学生对事物的浓厚兴趣,推荐其阅读《妈妈,钱是什么》书籍,该书籍中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对“钱”进行了介绍。由于低段小学生本身就对“钱”的认知存在笼统性,这本书籍可以充分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完成阅读。


(二)采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现代教学环境中对学生进行良好的阅读教育就要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始。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并让阅读成为学生的爱好。本小节中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一,绘本阅读。绘本阅读是在现代社会中对低龄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在学前阶段和幼儿园阶段中家长和教师使用较多的教学用具[2]。学生本身具备有一定的绘本阅读基础,对绘本的好感度较高,因此以绘本阅读开始对小学生进行阅读教育,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有利于阅读教育的进一步开展;第二,学生共读。低段小学生具有明显的团体心理,即乐于共同完成某件事。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内情况进行分组,组织一个小组内学生阅读同一本书籍,在此过程中学生会自主进行书籍内容的讨论,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第三,采用阅读鼓励机制。这种针对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教学模式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完成阅读进度的同学进行奖励,不仅能促进该同学继续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还能在班级内营造积极的阅读风气,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2.引导学生阅读思路
        教师对学生开展良好的阅读教育还要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路。引导学生的阅读思路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第一,根据书籍图片猜测书籍内容。根据人类对信息的获取情况来看,图片明显优于文字。且低段小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尚且较为笼统,由图片开始阅读能建立其对书籍内容的兴趣,对文章内容产生猜测,继而学生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测坚持阅读整本书籍。在学生的阅读教育中培养学生对图片的解读能力,还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思想,响应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号召;第二,引导学生读说结合的阅读思路。对低段小学生进行阅读教育,不应只局限在“阅”字,还应拓展到“说”字。在阅读时视觉对信息的获取速度较快,对于低段小学生而言,单纯的视觉阅读可能会造成对语句的了解过于片面,结合语言阅读,以及语言的练说,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口语练习程度,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加深对书籍的理解。
        3.阅读思维可视化
        语文教师在进行低段小学生的阅读教育时,可以采用有关措施帮助学生进行阅读,即完成阅读思维可视化。阅读思维的可视化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第一,读写结合。教师通过参与到学生的阅读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阅读的难点,建立小学生对书籍情节的记忆点,为学生日后进行长篇阅读奠定基础[3]。低段小学生不能像高年级学生,具备完成学习单等大量的书写能力,因此可以采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老师在做笔记总结时尽量抓关键字,汉字的书写引导学生在笔记中对书籍阅读时的感想进行简单文字描述,并积累优美精炼的语句,可以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强化学生的文字概括表达能力;第二,思维导图。低段小学生对书籍尚且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帮助学生建立书籍的阅读思维导图,不仅能提升学生对个人阅读进度的掌握程度,还能帮助学生深化阅读目的;第三,结局猜测和内容还原。在对书籍进行前部分阅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故事结局开展合理猜测,能有效的发散学生的思维,将书籍中描述的故事情节生动化,还能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的阅读中逐渐填补学生的猜想还原书籍内容,有效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完成了学生阅读思维的可视化。
        结论:总而言之,在现代社会的教育大环境下,以部编版教材对阅读模块的调整为指导方向,充分发挥语文教师的教育职能,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式,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支配下,充分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能帮助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文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04-105.
        [2]余佳.巧抓语言训练点——浅谈小学语文低段阅读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论坛,2019(07):27-28.
        [3]鲁婷. 绘本在小学低段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