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本清源 有法可循——如何提升小学农村学生生语文阅读能力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文 勤
[导读] 老师的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模仿
        文 勤
        四川省广元市旺苍县实验小学
        【摘  要】:老师的示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学生模仿。同时,阅读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浓厚的兴趣引领着他们走进阅读之门。恰当的方法让阅读更加的深入,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美丽,成就自我的成长。
        【关键词】:示范  兴趣  方法  阅读
        引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其实,现在的很多学生沉迷于网游,电视,不喜欢读书,尤其又以农村学生为主,他们大多数孩子是留守儿童,得不到很好的监管与陪伴,阅读量少,缺乏生活体验,阅读缺少方法,这样导致阅读盲目性,随意性,影响阅读的质量。为此,我反观这些现状,思考: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如何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做了如下探索:
        一、躬亲示范,以身作则。
        小学阶段,学生更多的是模仿。他们将自己所见所闻,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特别是老师,作为一名班主任和语文老师,自己的一言一行更是学生学习,模范的模型。课间,午读,我总会从图书角取一本图书进行阅读,有时做到讲台上,更多时候与学生坐在一起,用无声的阅读代替有声的交流,天长日久,学生看到我的阅读姿态,慢慢地读书的学生人数在增多,课间打闹的学生少了,看到学生自主阅读的姿态,教室里有序安静整洁的环境,日常发生矛盾的学生少了,大家有了舒心的感觉。
        二、趣味当先,爱上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兴趣的钥匙打开阅读的大门,带领学生畅游在知识的字里行间。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呢?师生共读,营造氛围。我将阅读的书籍用故事的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给学生,学生认真倾听。在讲中,我设置悬念,让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如:阅读《花格子大象》的故事,我读到一半的时候,就让学生猜测花格子大象离开象群会干什么?有的学生说:“它要离家出走。”有的学生风趣地说:“它要去整容。”引得大家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说:“它离家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麻烦。”就这样,各种讨论应运而生,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了,兴趣盎然走进阅读世界,这样的效应是最好的引领,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共情,思想共鸣。
        三、寓教于法,方法指引。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有力的臂膀。课内的阅读教学让学生习得阅读方法,课外求延伸,方法引领支撑,打好底色。
        1.课内阅读形成框架。
        课前预习,夯实基础。课前学生自主预习文本,读通,读顺课文;再自主学习生字,书写课文中的的生字;利用工具书查阅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收集与课文相关的作者,背景等资料;接着,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批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最后,针对文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课中交流,大胆解疑。课堂中,首先,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再呈现自己的疑惑,参与班级讨论与交流,解决自己心中的疑惑;认真做好笔记。
        课后反馈,梳理复盘。课后整理好自己的学习所获,完成好相应的习题作业,同时,要进行知识的梳理,及时查漏补缺,做好复习。
        例如:我们在学习在学习精读课文:《人物描写一组》时,课文的内容学生都能认读的时候,我就重点强调易错字“腕,腮,喉”这三个字的书写,读音就重点强调“监”;课文查阅的资料就是:老舍,吴敬梓的生平及作品的简介。略读课文《梅花魂》就要指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外阅读强化方法。
        课外阅读既是兴趣的培养,又是方法施展的舞台。

我们的课外阅读也要做到深耕,不能让学生停留于表面,我们的脑海中最后要留下什么。经常有家长就会说到:“我的孩子读书读得多,但是做不起语文阅读题。”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究其原因,就是阅读不够深入,阅读没有留下痕迹。
        课外阅读也是有法可循的,我们按照方法进行学习,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促进语文学习。我是这么指导学生阅读的。
        ①读书笔记强化习惯。根据学生阅读,坚持做好相应的读书笔记,摘记好词好句,精彩片段做好相应的批注,真正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坚持日积月累。
        ②读思结合,深化阅读。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其实读书亦如此。读分为泛读,精读。泛读让学生一目十行,泛泛而读,将不懂之处做上记号。精读逐字逐句的读,不懂之处,反复阅读,弄清疑惑。最后阅读收集阅读资料,进行思考,将心中所思记录下来,成为自己的阅读成果。
        ③读写结合提炼方法。由读到写,这是学习的运用阶段,我指导学生进行仿句,仿段,仿篇的练习,学生将所阅读文章的方法进行运用,唯有模仿,在模仿中学生把握好方法为己所用,并适时进行创作能力得到提升。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学生们阅读理解试题的文字材料主要是用来测试同学们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
四、阅读以及理解的三大步骤
        首先阅读全文,掌握一般思路。在回答阅读理解时,学生应首先快速浏览整篇文章,注意标题(中)、开头段(视图)、结束段(结论)和每段第一句(主题句),理清文字的脉络,了解基本概要,不要花时间在困难的词语上。每次仔细阅读一段时,都及时总结其含义。其次浏览考试并仔细阅读答案。掌握了文章的意义后,学生可以浏览论文背后的主题,然后第二次仔细阅读这些问题,以达到有目的的阅读。仔细阅读主题中的每个单词并找到原始文本中的一般范围相当于回答问题的一半。最后重复全文以验证答案。当答案完成后,学生应该从头到尾检查整篇文章的答案,以确保答案正确,答案要求:准确,简洁,全面。
简要总结:一、通过全文,掌握主要目的。二、严重的问题,定向扫描。三、筛选组合,定向表达。
五、五次阅读方法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为了强调本书应该阅读更多,防范阅读,不是真正阅读了一百遍、看到数千卷。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可以阅读几次,学习效果会更好。特别是,学生使用的语言教科书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精美的作品。平均文章不读三到五次,有些文章不到十次。在这里想向学生推荐一个“五次阅读方法”供高考参考的学生。
        第一次:在课前为老师预读课程。
        第二次:课后,仔细研究文本并复习老师的内容。
        第三次:学完单元后,仔细查看单元的第一课到单元的最后一课。
        第四次:整书完成后,结合教师的复习指南,再次阅读整本书。
        第五次:最后一次,即测试前几天,结合学习笔记和平时的单元测试,对教科书进行粗略评审,并对课堂教师的重点进行评审。
六、活动展示体验成果。学生的阅读让其感知自己阅读的成果,找到成就。
        1.读书会交流分享。举办读书会是一种成功的尝试。每周五的下午我会专门拿出一到两节语文课进行当周阅读内容的分享与交流。每月一结束,班级定期举办读书会成果交流。学生们把桌子围城一圈,把阅读的书籍,自己的读书笔记心得放在桌子上,大家相互翻阅,然后针对主题或者自由的交流。学生将自己所读展示出来,表达能力得到了展示的舞台,我并给予他们奖励。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得到了他人的认可,陶冶了情操,开阔了视野。活动的开展凝聚班级,学习的兴趣更浓了,一举多得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2.读书小报倾情绘制。他们根据自己的阅读,我读我写,我读我绘,各种自制报刊诞生。小报上绘制了各色的人物形象,书籍不同的解读,收集书籍的各种资料等,这是阅读信息的反馈,更是一种可赞的阅读姿态。
七、结语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读书助成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老师的示范,方法的引领,阅读如涓涓细流滋润班级里的沃土,让每一个如花般的少年吸收文字的精华,绽放属于自己的春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