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实践研究——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 谭椿凡 高巍[通讯作者] 肖枨 梁骁
[导读] 深度学习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及教育观念变革的产物
        谭椿凡   高巍[通讯作者]   肖枨   梁骁
        (牡丹江师范学院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爱民区文化街191号 157011)
        【摘 要】深度学习是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习方式及教育观念变革的产物,混合式教学是目前倍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它是将传统课堂的线下教学优势与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充分融合,能最大限度上促进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最优路径。文章在阅读大量文献以及理论基础上,通过行动研究法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并利用问卷调查、教学过程分析方法去验证混合式教学模式对于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实践效果,望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一定借鉴价值。
        【关键词】深度学习;混合式教学模式;高阶思维
        引言
        结合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带给我们的经验,为了让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和更深层次的学习,我们首先要从教学模式上做出改变,充分调动线上的资源和平台功能与线下的优势,以此达到最优化学习效果,通过混合式教学模式去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也是目前大势所趋。  
        一、概念界定
        (一)深度学习
        黎加厚教授在2005年发表的文章《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中首次提出,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理解、记忆基础上,批判性地接受新知识,并将它们与原有的知识建立联系,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去,做出决策并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1]。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
        何克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实际上是要把传统课堂的优势与网络化学习的优势混合起来,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保证学生的积极主动的主体地位的教学模式[2]。
        二、研究思路和原则
        (一)明确学习目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
        根据课程进度安排,确定能促进学生持续探究的单元主题和目标,制定适应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促进深度学习的三维教学目标,为学生起到明确的导向作用。
        (二)提供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以学习者为中心
        保证学生可以达到由浅入深的学习效果,注重知识的拓展,设置拓展链接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知识库,实现浅层知识到深度能力的过渡。
        (三)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支撑学生全面发展
        依据学习目标,为学生的深度学习完成情况提供一个清晰反馈,帮助学生及时调整学习方向,从教学过程多方面进行评估,不仅要以结果为标准,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创新能力等。
        三、混合式教学实施过程
        本研究以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选用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部分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中的内容实践,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一)课前-知识传递
        课前环节教师制作、搜集并上传优质教学资源到云班课平台,学生在课前主动初步建构知识,根据教师推送的自主导学单,完成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实现知识的传递过程。课前环节自主学习过程如下:
        1.阅读单元导学单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会关于艺术字、文字框等的使用,分析梳理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和所要完成的活动。
        2.观看微视频,完成在线测试题
        自主学习课程视频,初步掌握内容后完成相应任务,练习检查关于艺术字、文字框等的使用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头脑风暴的形式,对相关讨论题进行回答,发散思维,列举自己在进行作品制作时的方法。
        3.在线交流研讨
        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同学间相互沟通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以及学习上的技巧,取长补短,相互进步,在此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二)课中-知识内化
        课中环节主要实现教师与学生面对面问题解决的过程,教师创设具体学习情境,并将课前收集到的疑难问题带到课堂,学生间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实现知识的内化吸收过程[3]。

课中环节具体合作学习过程如下:
        1.创设学习情境
        教师通过极域电子书包系统,主机控制学生电脑向学生展示教学课件,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进入到具体学习情境,带着疑问进入学习,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
        2.小组探究活动
        通过系统的分组教学功能以及学生间的水平差异进行随机分组,共同深度探讨完成课堂作业和测试。教师在此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干预,巡视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解答和帮助。
        3.作品创造与展示
        小组合作进行作品创造,注意各小组成员的分工任务要明确,避免“搭便车”的现象,最后通过极域电子书包系统的学生演示功能,对优秀学生和小组代表作品进行展示与相互评价。
        (三)课后-知识拓展
        课后环节教师布置作业,并上传拓展学习链接等,学生将作业提交到云班课平台上,学生之间相互评价交流,在整个学习活动中逐步完成由浅入深的过渡,实现了知识的拓展与延伸过程[4]。课后环节具体拓展学习过程如下:
        1.作业与评价
        完成作业活动,提高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提交作业之后,进行生生互评,对其他同学的作业进行多元化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评价能力。
        2.知识巩固与拓展
        参加知识加油站学习活动,观看拓展知识链接等教学资源进行深度学习,得到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四、实践结果
        通过实践研究,将促进深度学习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信息技术课程中,实践结果从问卷调查数据、教学过程两方面分析得出:混合式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深度学习。
        (一)问卷调查
        问卷最后对实验班的42名学生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有效度和满意度做出调查,统计数据显示:90%以上学生对于混合式教学模式持满意态度且认为通过此模式下的学习可以促进自己的深度学习,仅有8%的学生持一般态度,原因是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度和适应度不高。
        (二)教学过程分析
        学生从课前的自主学习初步掌握了课程内容,并通过课中环节的小组探究,研讨疑难问题,突破浅层知识的理解运用,在课后环节的知识拓展过程中逐步实现深度学习。整个学习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学习,学生变得更有目标和方向,明显感觉出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高了,学生不仅掌握了应获得的知识,且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最终基本实现了深度学习的目标。
        五、结语
        实践过程中可以发现,此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后续工作中要注意增加平台的互动性、保证教学资源的难易度、任务量适中等,使得教师和学生都能够在轻松愉悦地学习氛围下完成深度学习的目标。
        混合式教学模式正适应“互联网+教育”的本质要求,它是面向学习者深度学习的最优化教学方式,逐渐成为了信息化时代的主流,相信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对于它的研究都会越来越成熟,这也为顺势推动现代化教育改革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05):29-30.
        [2]何克抗.深度学习:网络时代学习方式的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05):111-115.
        [3]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34(11):57-62.
        [4]汤勃,孔建益,曾良才,蒋国璋,侯宇.“互联网+”混合式教学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8,34(03):90-99+117-118.

        作者简介:谭椿凡(1997年1月-),女(汉族),籍贯:山东潍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信息技术应用


        基金项目:牡丹江师范学院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资金资助项目“培养高中生深度学习能力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项目编号: kjcx2020-95mdjnu)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