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陈建海
[导读] 随着教育部刚要性文件的推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备受重视
        陈建海
        漳州市实验小学古雷开发区分校363215
        摘要:随着教育部刚要性文件的推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备受重视,并提出将心理健康教育合理渗透到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要求,以落实对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同时从学生实际生活视角和真实学习需求切入,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提供更优质的展现平台,真正做到“多向教育”齐驱。从另一角度看,综合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也为传统课堂的转变提供了有利支撑,这一教学趋势更加符合小学教育,综合性与实践性的双重结合进一步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升,让其能在实践中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培育纯净心灵。文章也将聚焦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性教学。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心理健康教育;小学教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生活情境这一背景,以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实践和开放思维能力而设立的基础学科教育,其结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热点问题,形成了以实践活动和健康教育为双主流的综合性课堂。这一课程的开设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自我、开放自我,并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处世观,从而确保心理始终处于健康状态。
        在小学教育中,教师面对的受教群体性格各异、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心理抗压能力更是强弱皆有,很多学生安于独处,较难打开自己而融合集体,对于实践活动也不感兴趣,参与度与积极性较低,缺乏集体生活经历,导致集体观念缺失,进而影响心理健康,逐渐产生孤独感,敏感的心理会使其萌生自卑心态,而这一不良心态的出现又将反作用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长此以往,就会形成难以扭转的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在教育的初始环节就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心态和正向的心理建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到综合实践的集体活动中去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并在其中渗透相关的心理健康内容,使其能够始终持以健康积极的学习观。
        一、以生活情境为依托,落实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下较强的学习体验是区别于学科性教育的本质特征,而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为这一实践教育注入了新的动力源,能够使学生在强化实践探究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净化心灵和思想。小学综合性实践活动教育的本质就是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包括敏锐的思维力、独特的创造力、自发的实践力以及高效的执行力,其来源多源自个体或群体生活,是联系课堂与社会生活的桥梁。而为了有效推助综合实践活动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层次渗透,教师要牢牢抓住这一融合性教育的本质背景——生活情境,以生活情境为依托,打造社会、课堂、个人间内在联系的核心架构,切实落实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源自原生家庭,不良的家庭环境可能会促使其在内心深处埋下心理健康隐患的种子,当然,也有因其他各种因素产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生活中,这样的案例颇多。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就以生活情境为引,带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首先,引入一个生活片段——某同学在自己的日记中记录了这样已一段话:“每天回家面对的都是父母的争执吵闹,脑海中经常浮现的也是父母争吵的画面,麻将似乎成了父母间隔阂的一堵高墙,我很无力也很无助。”接着,组织同学们进行实践调查,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实践,在生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父母摒弃不良习惯,为孩子创造一个温和纯净的家庭环境,让他们的心保持纯粹的积极与乐观。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以及实践调研活动的开展,学生能够进一步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学会从不同的途径去间接性地解决心理问题,同时,也能有效锻炼学生的交往和表达能力,形成更具发散性的思维。


        二、以多元活动为引导,增强学生的心理健康基础性知识
        要做好综合新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关键就在于如何开展实践活动,如何引导学生透过综合实践活动的参与收获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并将其应用于自身所遇问题之际。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帮助学生深化心理健康教育认知,也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切身体验中暴露问题,进而使教师更好地进行相关教育。实践活动来源广泛,课堂内的教学活动,课堂外的实践探究活动,都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利载体,因此,教师要把握好教学契机,充分利用实践活动,落实教育工作。此外,教师还应注重教育的输出模式,要做好不同维度活动的组织设计,既要引导学生夯实理论基础,又要锻炼他们的自主实践能力,让其在教师的带领下于多元实践活动探究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基础性知识。
        例如:在组织学生开展多元综合性实践活动时,教师可以借助不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像在学习有关“自救自护”的知识时,我就以课堂活动与课外体验为教学主线,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知识。在课堂活动中,主要以小组讨论的形式结合教育主题进行新闻时事的阅读分析、模拟表演以及安全知识抢答游戏,以此提升学生的讯息获取能力和安全观念。另外,还通过学习分享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救自护理念。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组织同学们参观一些展览,并组织同学自行搜集安全教育信息,深入学习在遇到危险时如何自我保护。通过不同的实践活动参与,让学生认识到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同时,能够他们构建积极平稳的心理状态,使其在面临危险时能够以冷静处之。良好的心理状态是应对危险的有利要素,经由实践活动的参与,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认识会更加深入。
        三、以实践探究为助力,提高学生实践性与心理健康认知
        在小学教育中,人的培养是最核心的育人理念,基于综合性实践活动引导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重教育使命,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路任重而道远。小学生正处于学习成长的初期,是培养其正确三观与、树立科学学习能力的重要阶段,综合性实践活动具有自主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和连续性几大特性,与小学生这一受教群体的教学培养方向一致,高度的契合性反映出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可行性与实效性。作为教师,自身应先对教学有清晰的整体认知,如此才能以更合理的教学逻辑指导学、教育学生。基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之必要性,教师可以实践探究为助力,引导学生深入实践,以此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性与对心理健康的认知。
        例如:在学习一些科学实验知识时,像在探究影响“纸”站稳的因素的科学实验中,就可以组织同学们进行多次实验,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发现问题、科学解决问题的观念,在探究中,还能有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意识、眼镜的科学精神和不懈探究的态度。又如在进行主题为“人际交往你我他”的班会时,我就列举了同学们学习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一些争执矛盾案例,先让大家发表看法,再由我进行总结,得出结论:人际交往中难免会遇到摩擦争吵,要相互包容、将心比心,才能营造良好的交往关系。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探究,学生能够获得实践能力与心理健康认知能力双重素养的培育,对于学生小学阶段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引领教育具有实质性的促进作用。对于小学生而言,思维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是核心,积极健康的心理是关键,学习与心理有区别又互相联系。因此,教师要做好综合实践活动的深度教学,同时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推助学生综合素养的深化。
        
        参考文献:
        [1]郑华蓉.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21(37):19-20.
        [2]王国辉,张磊,李春叶.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2):34.
        [3]王江洋,娄悦,于涌泉,袁景颖.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知识内容的概念构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5(03):121-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