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中培养合作学习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白权飞
[导读] 由于小学科学学科特点,教学活动常常以合作学习形式开展,让学生们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方式
        白权飞
        贵阳市白云区第一小学 贵州 贵阳 550000
        摘要:
        由于小学科学学科特点,教学活动常常以合作学习形式开展,让学生们在亲历实践活动中培养科学素养,同时合作学习也是一种教学方式。合作学习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信息高速大环境下,要想独自完成某项工作谈何容易,在小学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为他们学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动手能力薄弱,在合作学习上存在许多问题,利用评价合作探究方式培养学生们在探究活动中怎样分工的过程中渗透合作意识,到高年级有充分的合作意识下,学习小组自主选择怎样分工,评价在合作中完成某项探究任务,对他们今后走入社会,愿意并主动地与他人交流、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
        评价    有质量   思维   
        由于小学科学的学科性特点,教师的教学活动策略主要是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却又常常感叹学生合作意识弱、合作效果差。于是,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学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学习合作方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
        一、评价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评价就小学科学教育而言,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因为促进学生有意义学习要比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更重要。而学生的评价就可以弥补当前已取得的成绩与目标之间的差距,例如在执教教科版五年级《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一课的收集数据活动中,有的小组完成得较快,请他们在反思中评价自己小组的活动过程:你们这么快就完成了实验中数据的收集,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合作方法。引导学生反思合作效率高的原因,给其他小组提供身边可行的合作方式来借鉴学习;有的小组完成得较慢,甚至在约定的时间内还没有收集完数据,也请他们在反思中评价自己的探究过程:实验中遇到了什么情况?下次合作实验时,可以怎样改进?教师仔细倾听并用激励语言鼓励他们努力的在以后活动中改进。小小的细节将促使学生们向榜样学习,激发他们内心世界的竞争意识。
        二、利用微课,学习如何分工
        低、中年段的学生在小组探究活动中,缺乏合作的心理基础,也缺乏小组有效合作的经验,于是探究活动中,教师往往耗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在小组的各种争议之中,造成了学习效率低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困难重重。如我在执教《磁铁有磁性》一课时,学生们争抢着做实验,看上去很“热闹”,实际上面临一个严重的情况,学生总是在告状:老师,他不给我们玩。并且实验结束后,学生们忘记了及时记录(或者是没有人愿意承担记录工作)……这样的状况下合作质量低,直接影响探究活动的效率。在一次听课活动中,老师执教《水沸腾了》,活动中安排了3项观察和记录,学生是6人为一个学习小组,教师讲述如何两两分工,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看着桌子上的一堆实验器材,心如热锅上的蚂蚁蠢蠢欲动,哪里能静下心来听谁是1号观察员、谁是1号记录员、谁是2号、谁是3号……这位老师也利用图示的方式结合讲解,但图示的方向与学生们面对讲台座位的方向相反,换位思考一下,小学生看图还要把头倒过来,改变视觉方向,他们乐意吗?教师的设计必须认同小学低、中年段的学生更容易接受与他们方向相同图例的认知规律。

鉴于课后反思和观课过程中的思考,我执教时,请了几位学生和我一起录制了微视频,微课中直观地展示了几位同学之间是如何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同一个探究任务,这种设计方式适合小学低、中年段学生认知事物的年龄特点和学习方式。并未通过引导学生评价:这个小组是怎样做到分工又合作的?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到分工合作的优势上,一个个班级授课下来,我明显地感受到学习小组探究活动中告状的情况几乎没有了,而且分工中的争吵明显减少了,也了解到教师总是说的合作与分工的含义。于是,在低、中年段探究活动中如何分工合作,我常常采用微课进行引导,用适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简单图形指导如何分工,把教师再三叮嘱的时间还给学生,同时教师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针对小组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帮扶,科学探究活动更有质量。
        成功的团队不可能一蹴而就,合作学习与团队协作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如何一步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方法。低、中年段对合作分工有具体又明确地指导,到了高年段,大多数学生在分工合作的多次经历上,自主分工将会更主动更有质量。
        三、合作中的个体责任
        高年段小组合作探究之后,会收集到许多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不仅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并且在分析过程中也体现了合作能力的深层次发展。教师示范性地引导分析一组数据之后,其余的数据鼓励先在小组内进行分析,避免教师繁琐地讲、部分学生心不在焉地听,甚至有的学生有错仍然不修正的学习情况。如教科版六年级《杠杆的科学》要收集3种类型的数据,我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一组数据之后,请一名学生上来当“小老师”分析另一组数据,即使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还是对当小老师感到既好玩又乐于接受的,同时,让学生们在倾听中交流评价对方的分析是否合理和语言是否简洁。通过小老师的示范性分析数据这种形式再过渡到组内学生交流分析,既发展优生带动学困生的合作氛围,又促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分析数据中,落实了在合作学习中的个体责任意识,培养科学实证的素养。此时,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部分学生进行辅导,从“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这一理念出发,我们应当重视培养学生重要的科学探究技能。在小组内互动交流表达的过程中,学生会评价对方,会形成融洽的学习氛围,也会有质疑的声音,在听与说的互动过程中学生思维逐渐清晰。但孩子们自我意识强,往往忽视倾听,所以从低年段开始不间断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直至到高年段,合作、交流的有效学习才能真正形成并有发展。
        合作学习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和交往能力。合作学习中,学生在科学知识、动手动脑的思维能力、科学态度几个方面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但是合作学习的质量是在教师长期培养和学生长期学习中提升的,通过一些评价策略从低年段开始培养怎样分工、合作,到高年段能够自主分工又合作,教师从理念、规则、实操等方面入手,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使合作学习落到实处,课堂学习质量得到提高,也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 《科学课》    湖北教育   2019年04期
        [2] 《科学课》    湖北教育   2019年05期
        [3] 《小学科学教学案例》     张屹    
        [4] 《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沈毅
        [5] 《小学科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高等教学出版社  喻伯军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