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韩怡旭
[导读] 红色基因是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精神品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我党的独特优势
        韩怡旭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红色基因是党性质宗旨、理想信念、精神品质、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我党的独特优势。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必须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的内涵与时代价值,清醒认识其当前面临的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保障机制欠缺、社会思潮阻碍等挑战,在创新教学模式、健全保障机制、增强红色认同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提升红色基因的育人成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
        关键词:红色基因;大学生;爱国情怀;实践路径
        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是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培育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基础,是成就时代伟业、开启新的征程的不竭动力,将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方向指引。清醒认识当前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爱国主义教育路径,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下坚实基础,让红色基因代代流芳,让家国根基永世相传。
        一、红色基因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红色基因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必须传承的生命密码。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必须深刻理解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明晰其时代特质,充分发挥红色基因的独特优势及时代价值。
        (一)红色基因的基本内涵
        从根本上讲,红色基因是体现党性质宗旨、政治底色的部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透彻把握红色基因的根本内涵,就必须深刻理解党的政治本色,坚守党的政治立场,牢记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党的理想信念、革命精神、先进品质是展现在党红色基因中的精神风貌,更是凝结在党灵魂中的红色血脉。我们党自成立以来,饱经烽烟战火,硝烟滚滚,无数党员先辈们为了革命信仰抛头颅、洒热血,救民族于危难,救人民于水火,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才换来了今天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党始终保持革命精神,苦练斗争本领。艰苦奋斗、信仰坚定、纪律严明、昂扬向上、勇于自我革命等特质是红色基因先进性之所在。
        党在伟大实践中总结与运用的科学理论和工作方法是党的红色基因中最充满唯物辩证法魅力的成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大旗,但并不是把其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而是始终坚持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因此,全面理解红色基因的丰富内容,就必须牢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把握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内涵,在生活中努力运用和发展。
        (二)红色基因的时代价值
        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必须肩负起传承、发展红色基因的历史使命,充分利用并发挥其时代价值,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让红色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1.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
        建党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一路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奋勇前行。红色基因是党在伟大实践中凝结而成的宝贵结晶,记录着我们党筚路蓝缕的来时之路。传承红色基因,也是带领学生回顾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以及迈向新时代光辉岁月的过程。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引导学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过程中,有利于帮助学生理清历史脉络,把握发展规律,在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旗,始终坚持对我国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培育家国情怀、坚定理想信念的宝贵基础
        一方面,红色基因包含着党的性质宗旨和政治底色,历经岁月洗礼依旧生动鲜活。在家国危难、山河破败之时,中国共产党接过时代火炬,肩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这种始终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家赴汤蹈火、为人民鞠躬尽瘁的政治本色,能够激发青年学生的民族意识与家国情怀,从而更加自觉地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另一方面,时代变了,条件变了,我们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党始终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矢志奋斗的最高目标,在孜孜追求过程中,铸就了艰苦奋斗、克己奉公、信念坚定、自我革命等先进品质,能够激励青年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梦想,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为人民服务中找到人生的真谛。总之,红色基因的自身特质是对青年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精神品质教育的重要资源库,是培育青年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基础。
        3.学习经验方法、努力成长成才的方向指引
        红色基因内包含着党在实践中形成的正确理论与经验总结,将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方向指引。党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中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并将其与中国社会具体国情相结合,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思想方法与实践方法。这些宝贵经验使得大学生们不仅可以掌握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等,学会运用全面、联系、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也可以使大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等等。这些红色基因内蕴藏的精华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导向作用。
        二、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面临的困境
        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是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但受传统教学模式束缚、教育保障机制欠缺、社会思潮激荡等因素影响,当前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面临困难与挑战。
        (一)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红色基因活力
        当前,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了红色基因的活力,降低了红色基因的育人效果。

首先,有些教师仍以传统教学理念为主,在讲授红色基因时,教学内容单板、形式单调,只注重课堂单一的书本知识传授而缺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引领,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这种理念下,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红色基因,而缺乏对红色基因的理解与消化。其次,部分教师对于红色基因认识程度不够全面,选取的授课素材缺乏鲜明精神内涵与价值导向,导致课程爱国成分营养不良、价值不高,育人效果不强。再次,陈旧枯燥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思想引领缺乏温度、不够广度、难有深度。最后,部分教师对于红色故事、红色歌曲、红色景点等各类红色资源利用程度不高,对于其中的爱国价值挖掘程度不深,难以有效整合与利用。导致学生也难以在思想上产生强烈的精神共鸣。
        (二)保障机制欠缺阻碍红色基因传承
        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功夫在课上也在课下,责任在校内也在校外。首先,利用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缺乏科学化的顶层指导与总体规划,对于红色资源的利用和把握或囫囵吞枣、或浅尝辄止、或本末倒置,只见树林不见森林,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次,部分高校缺乏完善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建设,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融合程度不够。再次,利用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也缺乏积极的专项政策扶持,开展活动与创新难免力不从心。最后,学校内部欠缺完备的制度管理与综合的考核评价办法。教师往往单打独斗,教育教学难成体系。教学与评价相互脱节,考核往往一刀切、统一化,对于利用红色基因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部分考核评价占比不高,难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社会思潮激荡降低红色基因认同
        广大青年正处于“拔节孕穗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更需要加强思想引导,筑牢信仰根基。但当前,西方敌对势力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极力在网络文化空间歪曲、丑化、贬低中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大肆宣扬“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论”等,以期影响青年学生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认同,从而达到“颜色革命”和“政治转基因”的目的。这些敌对力量在国内“打明枪”,在国内“放暗箭”,网上搞煽动、网下搞拉拢,造成极少数青年学生对于红色基因缺乏认同、缺乏自信,甚至对其产生愤怒、不满等偏激情绪,一旦受到境外势力有意煽动,则容易为不良思潮推波助澜。
        三、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实践路径
        (一)花样教学、创新教学模式
        当前,大学生与网相伴,以网为家。在育人理念上,部分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理念,高度重视红色基因的重要性。作为红色基因教学活动的主体,高校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思维,更新教育理念,采取启发式、互动式教学。在运用红色基因时,要将抽象理论与具体实践相结合、灌输教育与启发教育相结合、价值导向和个人体验相结合,引导学生自主、自觉接受爱国情怀教育。在育人内容上,对于一些红色遗存,高校教师要学会将历史与现实贯通,结合新时代、新特点,提炼总结出有思想深度、有情感温度、有时代热度的价值内容,用红色基因铸魂育人。在育人方法上,高校思政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育手段,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占领网络阵地。在线上,要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不断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营造良好的网络红色氛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切实提升青年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线下,要充分利用好红色遗址、革命文物、革命英雄纪念馆等红色资源,定期带领学生组织开展参观学习、实践活动。在引领学生重温革命光辉历史时,使青年大学生感受我党的先进品质与优良传统,砥砺人生理想信念,自觉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伟大事业的建设浪潮中。
        (二)完善环境、健全保障机制
        举网以纲,千目皆张。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必须建立完善的爱国机制教育保障体系。首先,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其次,既要统筹兼顾,不同高校之间线下要加强合作交流,线上要共享优质红色资源,协调联动,优势互补,形成育人合力;又要抓住工作重点,高校本身要利用好当地的红色资源,在开展红色基因授课时要联系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针对性。再次,要设立专项资金,加大对红色基因融入思政课堂的政策扶持。要设置活动经费,加强后勤保障,专款专用,加强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受到红色基因熏陶,自觉向上向善,培育爱国情怀。最后,进一步健全爱国主义教育评价长效机制。要不断改进评价考核体系,量化评价要与日常红色基因融入成效联系在一起,突出红色导向与培育成效在考核中的比重,确保红色课程高标准、高质量展开,切实提升大学生爱国情怀教育的实效性。
        (三)以史育人、增强“红色”认同
        以红色基因厚植大学生爱国情怀,要加强大学生“四史”学习,充分发挥其以史育人、以史资政作用,引导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当前西方运用多种渠道通过以偏概全、扭曲事实、肆意抹黑等方式,利用网络、报刊、影视文化等多种渠道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加强“四史”教育,是牢牢巩固爱国情怀教育的基础。对于蕴含丰富爱国价值和精神风范的红色革命故事,要充分利用其育人功效。既要客观真实地讲清楚故事脉络,又要注重彰显故事的道德引领;既要用心选取素材,增添故事的感染力,又要创新故事讲述方法,增强吸引力;既要还原历史真相,又要彰显时代特色,从历史和当下的连接中,传承红色基因,激励大学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在增强认同的过程中,真正将爱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R/OL].2016.10.21.
        [2]刘志兵.中国共产党人的红色基因[J].前线.2019年8月3日.第9期.
        [3]张骏.深入学习“四史”坚守初心奋发作为[N].解放日报.2020-05-10.
        [4]魏晓文,秦雪.历史虚无主义批判的三重逻辑——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的重要论述[J].思想教育研究.2020,第9期.
        [5]解放军报评论员.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N].解放军报.2018-6-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