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高晓萍
[导读]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造学习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中的教学,要以习惯培养为主,作为小学班主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高晓萍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中学   330200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打造学习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中的教学,要以习惯培养为主,作为小学班主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促进其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和成长,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逐渐进行自学,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班主任就应该就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究和分析,让学生在老班主任的引导和带领之下能够养成正确的、科学的学习习惯,为后续的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策略
引言
        在社会稳步发展的进程中,独生子女现已成为时代发展特色,虽然国家极力提倡响应二胎政策,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成效并不明显。面对这样的情况,学生享受着家庭的全部关爱,甚至出现了溺爱的情况,由于他们缺乏自我保护能力,辨别能力较差,所以很多事情都是交由家长代办。正是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无法养成,班主任应该积极承担起相应的职责,主动参与到教育行动中,帮助学生摆脱娇生惯养的状态,帮助其逐步成长为更优秀的青少年。
1小学班主任对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作用
        “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家长将学生送至学校,最为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认识到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努力成长为优秀的孩子。虽然这种相对片面的认识并不科学,但是学校确实承担着一定的责任。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导者,应该积极地承担起相应的职责,用爱浇灌,呵护并陪伴学生的成长。在小学低年级学段,学生的思想并不成熟,学习能力却十分明显。班主任应该积极地做好相应的工作,彰显出榜样力量,成为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班主任的一言一行均能影响到学生,因此需要在潜移默化中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班主任就是学生的在校“父母”,需要起到一定的约束效果,针对学生的错误行为和观点加以干预,让学生可以及时改正不足。
2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良好习惯培养的现状
        良好习惯培养的方式单一,缺乏实效性。学习习惯作为一种积极的行为倾向,其培养的过程漫长,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监督与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的监督功能发挥不到位,引导作用也常常局限于单纯的说教。这种单一、枯燥的培养方式常常会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逆反、厌烦的心理,不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3小学班主任进行小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有效途径
        3.1指导学生端正坐姿
        对于刚刚步入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要从正确的坐姿开始。正确的坐姿能够防止学生近视,避免学生身体变形,避免学生的发育不完善。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作用,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身体素质。坐姿关系着学生骨骼的生长,班主任必须要给予重视。因此,班主任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坐姿,纠正学生的不良坐姿,无论是在写字还是在听讲的过程中,都应该在老班主任的监督之下使用正确的坐姿,以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2树榜样,守住习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里的榜样我认为不应该是通常所说的某一个个体,而应该是某一种值得大家学习的具体行为。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刚走入校园的一年级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表扬。当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后,我们就应该注意观察每一个孩子平时的表现,针对学生良好的行为,及时、恰当地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来强化孩子的行为习惯;通过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来激发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兴趣和动机。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要随时关注学生的表现,并对学生的良好行为进行及时的、恰当的过程性评价,要避免像“你真棒”“你真好”之类的空洞的赞扬。比如:看到有的孩子听课认真,就可以说:“大家看,某某同学听得多认真啊!会听的孩子才是真正会学习的孩子呢。”当有的孩子流畅清晰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时,可以这样夸夸他:“老师发现你不仅听得仔细,说得也很清晰流畅呢!”课堂上,孩子的回答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想法时,可以给他点个赞:“你的回答很有新意,这非常了不起,请再响亮地说一遍!”树立“行为榜样”,而不是“个体榜样”,既给孩子明确的行动指向,又可以关注到所有的孩子,既增强每一个孩子成功的心理体验,又可以纠正孩子的某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们良好的行为成为自己和他人的榜样,发挥“榜样”无穷的力量。
        3.3通过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践中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习惯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任何良好的习惯都是在不断的、反复的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单纯的道理说教无法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因此,这需要教师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积极地进行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各种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真实地感受良好习惯的重要意义,在亲身体验中实现良好习惯的养成。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与社区组织的环保活动,使学生在对垃圾进行捡拾的过程中感受到环保行为的重要意义,从而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养成不乱丢垃圾、不污染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
        3.4鼓励学生提问
        小学生在学习阶段中依然对许多事物保持着高度的好奇,这种好奇心也是驱使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良好动力。学生勤于提问才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也能够密切和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小学班主任在教学管理过程中也要鼓励学生多提问,将自己的好奇心表达出来,之后与学生共同讨论他们比较好奇的内容,让小学生能够在提问中保持对学习的积极性和对学习的兴趣,并在讨论中为学生解答疑惑。老师一定要及时去解决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在此过程中,便培养了学生遇到问题大胆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3.5积极动员学生家长,合力培养学生行为习惯
        小学生的生活重心在学校和家庭,家长也能对学生产生作用。“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班主任需要积极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认识到溺爱的可怕之处,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凝聚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实践。比如开展家长会、家访活动等,让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得到有效改善。班主任也可通过建立QQ群和微信群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和家长们建立起相对密切的联系,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班主任还可适当布置一些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比如帮妈妈做家务、帮妈妈洗脚等,在班级中表达自己的心得体会,在与家长沟通时,询问具体情况,确保学生拥有一个相对理想的成长空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教学中,班主任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能够对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引导作用,并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去巩固学生的学习习惯,使之成为学生能够永久保持下来的习惯,从而为学生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栋儒.刍议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天津教育,2020(33):22-23.
        [2]孙梅.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研究[J].小学生(下旬刊),2020(07):4.
        [3]赵云.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讨[J].试题与研究,2019(29):115.
        [4]韩彩红.小学班主任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策略探讨[J].学园,2018,11(35):199-200.
        [5]袁丽敏.浅谈小学班主任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J].新智慧,2018(3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