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环境下的家校共育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36卷9期   作者:田侠
[导读] 近几年来由于智能数据终端的大量生产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方式
        田侠
        濉溪县孙疃中心学校徐圩小学 235121
        摘要:近几年来由于智能数据终端的大量生产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方式。当前的教育背景转变为:基于学校实体构建与互联网网络相互结合,数字连接家庭的基本教学共育形式。在当前形势下我们需要思考学校与家庭以学生为连接体的关联,利用好多媒体与智能生活相关教育与监督的智能产品,提升学生在各个环境下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互联网;家校共育
一、当前教育背景概述
        原本互联网教育在普通的教育中占比一般,但是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之下,实战教学大幅度限制让教育更加的艰难,导致线上教学产品在现代教育中的占比大幅增长,甚至在某些方面已经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疫情的出现促进了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智能市场上出现的许多教育产品都是疫情时代的教育相关产物。即使当前实施了线下教学,但是在一定程度上线上教学也影响着当前整体的教育方式。以下分析关于疫情对于教育冲击的要点:
        1.课程载体的改变。当前的教育形式促使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习,在家庭中也有学习时长的延续。在家长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去管理学生的情况下,往往会采取购买网课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教育,其次,电子音频也富含很多教育内容,动画启蒙教育、平板读写教育等等都是当代新兴教育的载体。这些都是属于家庭方面的智能教育。
        而相对于学校方面的智能教育,往往体现在教师使用与课程相关的视频,音乐或者其他电子信息来对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与引导。由此可见,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的智能教育都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分割的作用。
        2、监督管理更加严谨。智能电子设备往往比人类大脑拥有更加严谨的程序,而且相关智能设备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人工消耗,在许多反锁的事情上能做到精密的统计与监管。例如学生与教师请销假的审批,学生上交作业情况的浏览,电子阅卷系统的流水线等等,这些都减少了人工对接带来的时间的不必要浪费以及人工疏漏,在学校与家庭教育之间有着更高效、更全面而密切的管理模式。
        
二、家校共育体系构建
        将家庭与学校进行有机关联,互联网智能教育载体作为枢纽,对学生所处的两个环境进行统一的、系统的智能构建需要以下相应的方式。
        1.教师应该与家庭提前沟通交流。每位教师都有独特的教学方法,因此对应的科目不同,教学方法需要智能设备的侧重点也不同。

对应的每个科目都有对应的app作为课下学习的工具,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熟悉掌握线上学习功能的同时要与家长与学生沟通,并且让家长与学生能够了解这种线上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从而加强双方面的监管。
        2、安全模式的信息体系搭建。家校共育的前提是保证学生有足够安全、信息诚实的环境,简而言之是构建两方面的信息安全举措:教师资质信息的公布安全与学生往返校园的安全。
        (1)教师的信息安全问题包括教师资质的相对公开与教师阅卷成绩登记的公开。教师本身的学习与工作历程的展示可以让家长更加放心学校的师资水平;对于班级成绩的公开也可以在智能系统中定时发布,其中评分细则等的上传也可以让家长在课下与学生共同分析与重新学习。
        (2)学生出入校园系统的设置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记录学生的在校情况,利用智能刷磁门反馈的时间数据计入家长与班级的交流平台中,能够有效地提示学生的安全信息,而且能显示学生是否逃课等现象的疏漏。
        3.突破成绩的束缚,加强多方面知识开拓。加强校内其他活动的开展,如数学竞赛或古诗文比赛等,甚至多开展才艺表演等节目进行视频编辑与奖项公布,利用校园公众号对校内活动进行展示,而且直播平台对活动进行现场直播可以让家长们远程观看学生在学校的状态。
        由于当前家长们都忙于工作,不了解课外活动对于学生的作用,因此文化活动的展示可以有效加强家长对孩子兴趣爱好的重视程度,教师通过交流平台与家长沟通,告知家长不能随意强加孩子不感兴趣的特长培养班,让家长与孩子用心交流,从而更加尊重对方。
     
三、构建过程容易忽视的要点分析
        1、侧重点不应偏移。智慧家校构建着实有较为先进的总体教育水平,但是它的核心要从创新转移到高效,因为线上智慧工具的应用就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在利用这些工具的同时要辨别智慧软件或网站中低效率或者浪费精力的内容,针对性地利用智能平台,并且认识到工具是为了加强自身水平,而不是通过安排眼花缭乱的平台而在无形中流失宝贵的时间。
        2.合理利用不用过度使用。家校沟通平台确实给家长更好的管理孩子的条件,学生学习的主体在于其自身对于学习的接纳能力,教师的管理与教育、家长的课下辅导着实也很重要,但是家长不应该过度利用家校沟通平台而干预校内生活,教师也不能利用间接沟通的网络交流形式进行为家长增负。在二者互相尊重,有规律地配合的情况下,只能家校共育平台才能发挥它最大的职能作用。
四、结语
        智能家校共育为教育界带来了新的希望,这也是当代教育业发展的一大里程碑,关于如何利用好互联网媒体平台进行对学生高效的培养,需要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去开拓创新的教育精神,为当前新时代的学习水平做出跨越性的提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