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融入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模式探析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四月10期   作者:白鹤云飞
[导读] 近年来,由于得到国家教育部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白鹤云飞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510000
        【摘 要】近年来,由于得到国家教育部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扶持,使得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生人数急极上升,给高校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当前,高校学生的管理工作急需提升,只有将在校学生管理好、教育好,赢得社会的信任,这样才会促进学校健康、稳步、长久的发展,形成优质、良好的校园环境氛围。本文将针对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教育模式融进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并探寻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促进高校在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高校 学生管理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教育事业的不断推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特别重要,自然地成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有用的劳动者,心理健康教育突现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建立成熟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头等大事。而心理学有关知识的普及,是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备基础,对学生认识、了解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和重视心理健康的防护具有良好的作用。学习掌握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解决因学习压力、人际关系、社会就业或家庭问题所造成的心理疾病有着非常重要帮助。        
1.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1高校不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目前,多数高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远未达到社会现实需要的程度。从人类的心理发展进程来看大学生的心理发育正处在一个非常时期,目前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况还不是很成熟,也是人生重要的过渡时期,正是由于这一特别的阶段,高校教育更应做好每一个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工作,给每一个大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工作,为将来学生步入社会做准备。                    
1.2制度不健全,教师配备不足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高校应该按照在校师生的比例不少于1:4000的比例,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并建立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制定相应的心理健康干预制度。但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并没有按照要求配备,缺少专业的心理教师和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及相应制度。
2.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2.1受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学生容易心理失衡
                           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大多数学生为考得好成绩进入理想的大学,全心全意的投入学习,而家长和学校老师都会全程陪护,导致学生在家长和学校教师的双重保护下成长,当通过高考进入高校后容易感到失宠,造成心理失衡。
2.2面对新环境,难以适应
                           在新环境中,不能很好的融入进去,遇到点小挫折难以承受得住,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压制于心,长期累积,容易造成心理疾病。在大学时还会遇到很多新鲜事物,个人追求也逐渐增多,选择的机会也比较多,容易盲目,难以适应。         
3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状态出现的原因                    
3.1 快节凑生活与学习引起                    
                           处在现代都市快节凑生活环境中,致使学生生活难以适应,会有焦虑感;同时,许多高校实行奖学金制度、淘汰学习制度,在促进学生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的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增加学习压力,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压力。

                    
3.2 学习环境和人际关系引起        
                           在大学里,学校强调是学生自我管理,很多事情需要学生自己完成,面对新环境和新事物的出现,常感孤独和陌生,对班级或者社团不积极参与。        
                           多数90后学生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宠爱,在进入到大学之后,难以适应新环境的人际关系,缺乏群体生长环境导致学生出现人际关系困扰。         
4.强化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措施         
4.1拓展学生管理教育建设途径
为了使我们能够更好地开展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工作,以此为基础来推动和促进我们学生的管理事业和工作的发展,这就需要我们在高等教育和管理的渠道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通过扩大和拓展我们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建设渠道体系,才能够有效促进我们学生的身体和精神健康方面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通过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有机结合一起,效果良好。因此,我们可以依据教育宗旨和目标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来相互推动,彼此共同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课程建设工作发展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利用我们的校园网络平台来实现的,因此为了更好地拓宽我们对于大学生的思想健康课程建设的途径,就必须要借助于这一渠道,利于我们了解学生的各类心理问题及其他的心理诉求。我们在学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服务平台上,往往会出现有"时事政策"、"网上社团"等一批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网站,这些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手段,均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的思想与心理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高校也可以通过借助这些互联网的平台,或者是利用新媒体的技术,开展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普及的课程,利用互联网的力量对大学生们的三观做出正确的引导。
4.2加强组织协调和管理,打造良好的心理建设队伍
在高校内建设心理健康的教育机制,确保其所属的教育机构系统内能够拥有充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了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得以顺利实施,我们不仅需要高校积极地进行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其他组织体系的建设,还必须要与各级社会、家庭等相互配合,在三方共同努力、协调下来进行,以创造一个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性环境。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否有可能被及时发现、处理和解决,以便于促进我们的学生身体和精神健康安全。再次,为了使高校的教师们能够更好地进行专门的心理健康疏导工作,我们还需要针对性地加强教师们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所以当老师们在开展心理健康疏导工作的同时,他们不需要摆出把自己当作教师的角色和架子,应主动地走进学生队伍当中,成为其中一员,和学生们成为好朋友,只有这样他们的学生才会更加愿意主动去听或者说。所以,当老师们发现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出现问题,而且自己又不能得到有效地疏导的情况下,他们就需要家庭及社会提供帮助。借助于社会和家庭之间的影响力,来共同对学生心理进行疏通,并有效解决当下的矛盾。
4.3在教学和校园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建立和发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轻松做到的,它还非常需要我们在从事校园文化建设教育及其他有关校园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以及方方面面都能够进行深入的认识渗透和研究发展,在日积月累中,我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实际效果,并促进其朝着心理健康方向继续发展。我们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各种相关活动,促进身心健康教育的发展。首先我们应该为大家开设一门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基础课程,这一具体实施方法,既是一种基础性的学习途径,又是最有效、快捷地推动,形成大家学习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与心理教育创新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我们目前所在高校的一些教材当中也包含有许许多多的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知识素材,在平时的一些讲座中,我们还希望可以针对这些学生做出一些实质性的点拨,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渗透到我们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中。在潜移默化中普及给广大学生,并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心理健康社会化和心理健康的大学校园生活气氛,发挥他们各种社会心理正面的情绪暗示和心理引导者的作用,能够在这样的校园氛围中迅速得到调解自己的心理,并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
5.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途径
充分发挥学生们在接受心理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对于高等院校而言,推动我国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发展,将会成为教研工作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而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高校则应该可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方面着手。之所以这么做,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专业素养与心理品质的整体发展。为了使我们能够有效地保障广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工作有序地进行,高校必须在实际的教育事业中,首先必须坚持正确的教育观,也就是:以人为本。期间,还要着力于对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如此一来,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到大学生的心理情况,也会加深我们师生之间的友谊,为高校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坚实的基础。
6.结束语
                           总之,我们在开展高校心理教育工作时,要做到多样化,多种形式和多种模式的试探,大胆创新地实施、开展,在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得我们的高校不断得到发展壮大。
        
参考文献:                    
[1] 刘丽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实践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9(10):73-74.         
 [2]栾海清.大学生心理自助能力形成路径及培养机制研究[J].江苏高教,2018(04):119-122.
 [3] 赵红伟,徐海燕.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心理咨询趋势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9(1):28,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