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管理与实施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艾蓉
[导读] 教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
        艾蓉
        云南省昆明市北京路幼儿园星辰校区(云南昆明650213)
        【摘要】教师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让每个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在管理中培养幼儿的主人意识和责任意识,本文对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管理与实施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园;班级工作;管理与实施
        班级管理工作是幼儿园教学工作的重要工作内容,良好的班级管理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何进行班级管理?教师在班级管理中应该怎么做?带着一系列的问题,我结合班长工作和多年的班级管理经验,对幼儿园班级工作的管理与实施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一、抓住幼儿的思维特点,引导幼儿进行自我管理
        案例一:衣服也会做早操。天气渐渐变热了,做完操后,好多孩子出了汗,纷纷脱去外套,按老师的要求把衣服放在床上。我进去检查了一下,发现好多孩子根本没学会叠衣服,将衣服胡乱一团就算完成了任务。怎样才能教他们快速学会正确地叠衣服呢?这时耳边传来小班早操的音乐声,我灵机一动,心想何不让我手中的小衣服、小裤子也活动几下呢!于是中午午睡前,我喊口令,请小朋友让衣服“伸伸臂”(将衣服拉平,将二只袖子向外拉直)、再“拍拍肩”(将二只袖子向内叠)、再“弯弯腰”(将衣服对折整齐)。叠裤子时,要求孩子先让裤子“立正”(拉直拉平二条裤腿)、再“二腿并拢”(强调一条裤腿不动另一条裤腿叠上面)、再“下蹲再下蹲”(将裤子对折整齐)。孩子们边听口令边操作小衣服、小裤子“做操”,都学得特别开心、快乐。不知不觉中将叠衣服的技能学会了。从此以后,衣服乱卷的现象杜绝了,孩子们的衣服叠得出奇的好和快。
        案例二:衣裤找朋友。在寒冷的冬季,小朋友们衣服穿得又厚又棉,就像一个大粽子。衣服一多,麻烦就来了,孩子的上衣和裤子常塞不妥贴,这样一来很容易感冒。在检查中我发现经过训练的孩子已经基本学会了塞裤子,只不过常常一股脑将所有的内衣内裤不理平就塞在外裤内,看上去塞好了,但摸上去鼓鼓囊囊的,一弯腰就又脱出来了。怎么办呢?我突然想到“找朋友”这个游戏,心想何不利用它呢!于是我拿出一件毛衣,告诉幼儿毛衣哭了,因为找不到它的老朋友毛裤了,你们快帮忙呀!看到小朋友热心帮助寻找时,我连忙拿出毛裤,告诉孩子快点把自己的毛衣塞进毛裤里,让二个“好朋友碰碰头,拉拉手,这么一来毛衣就不会哭了。接着又用此方法教会了幼儿让棉毛衫、棉毛裤找朋友。就这样,在形象的比划及讲解下,幼儿很快掌握了塞好衣裤的要领……。
        1.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在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中,生活管理是一大重头戏,是幼儿教育工作的前提,它构成了班级管理的基础。如果生活常规培养不好,那孩子闹,家长怨就会屡屡出现。老师虽然忙得焦头烂额,却常常事倍功半。所以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十分重要。在日常的生活管理中,有很多事是孩子们不仅能做,而且能做好,可是,老师们却吃力不讨好地全包办代替了。作为一名幼儿园老师,工作负担很重,在工作中,要善于开动脑筋,努力探索方法巧妙工作,如案例“衣裤找朋友”就通过拟人的训练方法让幼儿很快掌握塞衣裤的要领,这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提高了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大大减少了老师的管理工作量。
        2.抓住幼儿心理,选择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
        具体形象性思维是幼儿的主要特点,幼儿对拟人化的语言、美观化的物品特别感兴趣。老师只要抓住幼儿的心理,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拟人游戏化教学手段,让孩子们在快乐无压力的氛围中掌握做事要领,并给孩子动手的机会,孩子们学习的效果一定特别好。如以上两个案例中老师教幼儿叠衣服、塞裤子的活动过程就特别有趣、形象。由于利用拟人的方法,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和操作的积极性。孩子们就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这些技能,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原则。孩子们的能力提高了,就可以减少教师很多不必要的管理行为,形成班级良好的生活常规。只要常规建立好了,其他班级管理工作就能顺利进行下去了。
        二、正面引导、以长治短,引导幼儿参与班级管理。
        案例三:以长制短。张恒硕是班内个子最高,胆子最大,精力最充沛的孩子。每当课堂提问,他总是不举手就大声嚷嚷。区域活动时,带着一群男孩子模仿武打动作,东打西杀,玩的让人心惊肉跳,平时总有幼儿来告状,说他打人。以前我总是批评他为什么喜欢打人,批评多了,慢慢失效了。于是我把他列为重点观察对象,决定采用以长补短的策略来帮助他改变他的行为。我利用他语言表达能力强的特点,把好插嘴转化为在教育活动中的积极发言;利用他自我服务能力强的特点,把好动转化为热心为同伴服务;利用他号召力强的特点,把打人变成约束自己争做小老师。这样,他忙着帮这帮那,也就没时间淘气捣蛋了,他的短处逐渐得到了克服。半年下来,他变成了班级管理的小骨干。
        案例四:区别对待。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一提问,常有一些幼儿积极举手发言,而另一些孩子总是坐在一边,冷眼充当旁观者。为了使每个幼儿得到发展,我也叫不举手的幼儿回答问题,但是效果总是不甚理想。后来在教学中渐渐发现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并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效果很好。比方说对待能回答但胆子小而不敢在集体面前说的黄思媛,我平时注意为她创设说话的环境,鼓励她大胆勇敢地说,先让她大胆与老师、同伴说,再在小组或几个人活动中说,最后在集体活动中引导她举手发言,对她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而对待怕说错、不想说、自尊心强、好面子的张峻韬,我常用的方法是在个别指导中有意识的请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老师,及时肯定正确的回答,引导他回答完整。由于得到老师的个别指导,因此孩子们的自信心大增,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对待确实不知道、能力弱的杨涵予,我不会让她首先回答问题,而是让她回答最简单的问题,或重复别人回答过的问题,多提供给她在集体前讲话的机会。
        1.努力发现幼儿的潜能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常常会遇到问题幼儿。上面案例“以长制短”事件给我的启发是:一方面,孩子的“出格”行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师仅凭主观判断,往往会误解孩子。如:以前对张恒硕的淘气捣蛋采用否定、批评的方法去处理他,所以他不理解也不接受,导致效果不理想。原因是我没有把张恒硕看成是发展中的人,不知道他具有很大的可塑性,不可避免地会犯错误也能改错误。而像“你老喜欢打人”这样带有责备语气的话本身就意味着不相信孩子会改正错误,似乎孩子只要错过一次,下一次必定还会错。但是当我站在张恒硕的角度,走到孩子身边耐心地观察和了解,努力发现他的闪光点,并及时用以长制短的方法调整后,效果就立竿见影了。其实每个孩子都有多方面的潜能,需要教师充当伯乐去挖掘、发现他们的潜能。
        2.要充分了解幼儿,顾及个别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幼儿会因年龄、成长中的生活经验、个人的情绪、健康水平等状况而导致不同的发展水平。在实施班级管理时,教师要熟悉每一个幼儿,顾及幼儿的个别差异,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去要求幼儿。平时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以便尽早发现并区别对待。如在案例“区别对待” 中针对孩子不举手的几个原因,我就站在幼儿的角度,多想想,多问问为什么,然后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巧妙地启发、引导幼儿,在教学中顾及个别差异并区别对待,就收到了好的效果。
        3.尊重每一个幼儿
        幼儿和成年人一样,同样希望受到尊重,所以无论幼儿做的事是对是错,都要对事不对人,尊重幼儿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但决不放纵。如案例“以长制短”中我抓住机会,让张恒硕担任小老师等职务,并加以赞赏,使张恒硕在小朋友面前建立起一个好形象,帮助他改变了不好的行为。因此,老师不能只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看待幼儿,用简单的说教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幼儿的心是很敏感的,我们作为他们的老师,应该多从他们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时犯了错误也少对他们斥责,应该循循善诱,我认为这样会更有利于幼儿的成长。

在实施班级管理时老师要常设想如果自己是个孩子,会如何看待周围的一切,会怎样理解老师的话。另外,不是所有的道理都能立刻被幼儿接受,我们要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理解,要给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实践。
        三、分区管理、分工合作,采纳幼儿建议制定班级管理规则
        案例五:小管家。新班级的孩子缺乏自控力,常把玩具材料到处乱扔。针对这一情况,我采用物品管理责任到人的做法。把活动区分成几个区,并设计了徽标,每周一上午评选 “小管家”。具体方法落实为“建筑区”小管家负责带领该区幼儿整理积木;“毛巾区”小管家负责检查毛巾收挂情况,如发现毛巾没挂好,及时提醒;“图书区” 小管家负责检查图书损伤取放情况,及时制止撕书行为并要求修补破书等等。面对一双双热情的小手,共选出了七个岗位的小管家。孩子们都很高兴教师分配的工作,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到了周五,再和幼儿共同评出优秀的小管家,奖励大红花。然后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这么一来由于小管家常清扫整理,我们班在任何时候都很整洁,物品也有了明确、标准的位置。所以无论幼儿还是老师存取东西都成了一件轻松简单的事,而且由于物品摆放合理,使班上的事故也明显降低。
        案例六:标志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由于人多难免会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情发生,每天来告状的孩子也真不少。为了使班级里少发生告状的事情。于是我引导小朋友在班级里制定出一份规则。至于是什么规则,我让孩子自己说。可说了很多以后,又有小朋友提出了,说记不住这么多的规则。张卓然提议,把它画下来。我说这个办法不错,就画下来,至于用什么图形还得你们自己讨论,最后定下了以下图形代表。
        “床”的图形代表午睡不乖的。“拳头”的图形代表打人、推人。“书本”图形代表撕毁图书,扔图书,卷图书。“人”的图形代表躺在地上。“嘴巴”图形代表骂人,午餐时说话或是说不团结的话。“椅子”图形代表午睡、放学没放好小椅子的,搬椅子推的,上课椅子坐不住的。“脚”的图形代表着课间追跑、踢人以及上下楼梯、去洗手间等追跑现象。自从这个规则在班级实施以后,第一周被写上学号的还真不少,特别是户外活动结束以后回教室,以前都喜欢跑进教室。现在把那些跑的孩子的学号都写在上面。此后,班级外出回来再也没有追逐打闹的现象了。
        1.让幼儿学习分工和合作
        分工和合作是幼儿适应集体生活必须学会的一个方面。也是现代社会成员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之一。与同伴一起合作劳动,是培养合作能力的好机会。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要打扫活动区的卫生,就要和同伴讨论出分工、合作等细则。这样一来幼儿在活动中就学会了分工合作、责任义务方面的技巧及知识。运用小管家制度把班级管理权交给每一位幼儿是我做班主任后一直都在运用的班级管理策略,几年下来这种方法很好。把班里的事情分配给小管家管理,既让孩子得到了锻炼,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还能使班级井井有条。更把我以前多次提醒都达不到效果的问题都很轻松的解决了。不过实施这一制度并不是让老师“放假”,无事做,而是加重了担子,需要动更多的脑筋。教师既要了解班级情况,又要掌握各位小管家开展工作的情形及他们的思想波动,适时加以引导启发。
        2.让幼儿享有平等的权利。
        幼儿教师在班级管理中经常出现抓两头、忘中间的现象。过分偏爱优秀的幼儿,或者一味关注问题幼儿,而忽视掉默默无闻的孩子,所以要记得把目光放到每个幼儿身上。当分配工作时,不论幼儿能力高低都应该让他们有机会去做,无论他是把工作做的好或者不好。如果教师只让工作能力强的幼儿去做,能力较差的幼儿便没有机会学习了,这是不合理的。一般来说,每个幼儿都很高兴老师分配工作给他,并把它看作是一种荣誉,因此,教师更要注意让每个幼儿轮流获得这种荣誉。比如在案例“小管家”中,每逢星期五,重新评选七个岗位的新管家,从而让班上的每个幼儿都能有机会体验当小管家的荣耀感。有些老师喜欢把工作分配给那些被认为乖的幼儿,试图以此来激励其他人向他们看齐,这种做法不好,这会误导幼儿,以为工作是为了获得教师的宠爱,因而不把它视为责任去履行。
        3.让幼儿参与班级常规制定的过程。
        引导幼儿遵守班级常规是班级管理的重要一环。幼儿能主动遵守规则,班级管理就会井然有序,顺利实施。班级规则的制定要考虑让孩子参与常规的制定,通过让幼儿参与常规制定的过程来引发他们的思考,逐步引导幼儿学会自我管理。例如:在案例“标志的作用”中,当班级里因磕磕碰碰的事情导致幼儿受伤告状,该怎么办?由于是幼儿熟悉的事情,所以,他们纷纷出主意想办法,制定了许多规则,如不能追跑、踢人等等。在成人眼中,这些规则显得很“小儿科”,但这是孩子自己达成的规则,他们能理解并觉得合理更愿意遵守。实践证明在规则执行方面,幼儿自己出的主意比老师提的意见更有影响,更容易遵守。只要老师让每个幼儿有机会参与制定规则,孩子们一般都会乐意遵守班级常规。规则制定后,要给孩子练习与实践的机会。幼儿对规则的内化与把握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完成,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如本文所提到的案例“标志的作用”中,当老师告诉孩子如何实施规则后,幼儿便会自动地相互督促,无需老师过多的干预和管理,幼儿就能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规则。
        四、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做表率、持之以恒,有效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1.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行为习惯或卫生习惯,教师首先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好,这样才能影响孩子。比如要培养孩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你自己就必须轻轻放椅子。孩子们就象一面镜子,你对椅子轻放,他也对椅子轻放;你把椅子重放,他当时可能不会学,但过后他会象镜子一样折射到日常的生活中,也会学你的样子重重放椅子。
        2.要求统一、持之以恒
        对孩子提出的班级规则,点要小,一次不能订太多。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规则要加以归纳、删改,最后制定最基本的几条来实施,并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为什么要订立这些规则。只有把要求讲得明白、透彻,孩子们才能够理解。主、配班老师之间要经常沟通,要求要一致,不能用双重标准来执行规则,更不能在相同问题上你提你的要求,我提我的要求,导致幼儿产生茫然心理,不知道该听谁的。另外提出的要求要是幼儿能够达到的,在日常教育中要经常反复地提醒幼儿,做到持之以恒。
        3.把握角色、收放自如
        在幼儿当中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既是他们的朋友,又是他们的师长。在孩子们游戏、自由活动时要以朋友的身份参与他们的活动。但是一旦你提出要求,要孩子们达到这些要求的时候,就要以师长的身份去严格要求他们,要做到放得开、收得拢。
        五、结语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要充分结合幼儿的思维特点,注重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能力,提高他们协助老师参与班级管理的能力,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要注意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参与班级管理,增长知识,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杜玉珍.国外对追逐打闹游戏影响因素的研究[J].早期教育,2009.10.
        [3]王瑞华.让教师智慧照亮幼儿园教育教学[J].学前教育,2006.9.
        【作者简介】艾蓉(1970.09-),女,汉族,云南省昆明市人,大专学历,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北京路幼儿园星辰校区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幼儿园班级管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