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生活即教育思想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引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曹玲玲
[导读] 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立足于生活中
        曹玲玲
        广东省清远市源潭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00
        摘要:陶行知倡导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要求教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一定要立足于生活中,假如脱离了生活,教育就会变成一滩死水,没有任何的价值和意义。所以,在日常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中也应该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构建,让生活即教育这一思想在教学当中得到践行,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课程教学效果。
        关键词:生活即教育;高中物理;引入

        前 言:无论哪一学科都是源自生活,归于生活的,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有效地进行运用,而物理教学更是如此。所以,在现阶段,高中教师在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应该加强生活化教学的积极构建,更好地践行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让课程教学在开展的过程当中能够贴合实际,带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运用能力不断提高。
一、引入生活案例,拓展教学内容
在现代教育持续推动的背景下,对教育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要求教育在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做到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带动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要求教师打破传统课堂单一的束缚,注重生活实践,加强生活案例的积极引入。所以,在现阶段,高中教师在物理课堂开展的过程当中就可以通过生活案例的引入,让学生的学习资源变得更加丰富,有助于学生思维和能力的进一步增强。
例如,在探究“力的分解”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对情境进行展示,引入生活案例,加深学生的思考。比如,教师可以对动态的画面进行演示,画面当中呈现了一人拉车和多人拉车的对比画面,画面中呈现出不同的速度,将力的分解更好的展现出来。通过这样的场景设置能够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降低学习难度,加强理论教学的渗透,让学生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带动学生的探究兴趣、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得到不断的提高。
二、创设生活情境,引导积极探究
在生活化教学构建的过程当中,教学情景的创设则是必不可少的[1]。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应该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加以关注,对生活当中的物理规律进行提炼,善用物理理论对现实现象进行解释等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提高兴趣,在教学当中积极地进行融入。
例如,在讲解“固体、液体以及物态变化”相关知识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引入生活现象来更好地进行讲解。比如,在此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以讲故事的方式来让学生找寻到和实际生活常识之间的矛盾,让理想的课程教育效果得到实现。比如“在寒假,小明和小红约定一起玩。

早晨起来之后,小明发现外面的天色已经不早了,还飘着雪,就穿着背心和短裤出门了。在去小红家的路途当中看到一个池塘,里面的水非常清澈,鱼儿也游得甚欢,小明却无暇顾及。走到小红家后,小明对小红说,刚才看到了一个池塘,池塘里的鱼儿游得很欢。小红非常吃惊!”这样的生活场景与实际生活之间是非常矛盾的,让学生可以借助这样的方式找寻到其中的一些矛盾,对物态变化进行学习,达到理想当中的教育效果。
三、找寻生活素材,深化学习体验
在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也应该立足现实生活,对教学素材进行找寻,引入更多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产生更加真切的体会,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通过一些生活现象的引入,也能够让学生拉近和物理知识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展现能动性和亲切感,达到理想当中的课程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超重与失重”相关内容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在课前为学生预留任务,让学生可以进入到学校附近的商场、楼房当中乘坐升降电梯来更好的进行感受。可以让学生准备好体重计,对电梯在下降和上升过程当中体重计上发生的变化进行观察。在后续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预留一个开放性的空间,让学生阐述自己的体验,感受到失重和超重的现象。教师就可以趁机对话题进行引入,让学生在后续知识探究的过程当中更加积极主动,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进一步的深化。
四、联系生活实际,实现学以致用
在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的导向下,教师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学以致用,能够利用获取到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2]。在日常当中,无论是社会、家庭还是学校,学生会经常性的遇到问题,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物理知识来进行解决[3]。所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立足实际的生活背景下加强对于物理知识的有效运用,让学生的学以致用得到实现。
例如,在学校校园内如何才能够实现安全用电?在家庭中如何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家庭燃具进行改进,让燃料本身利用率不断提高?在生活当中怎样起瓶盖才能够更省力气......这些内容与物理知识都是息息相关的。能够让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加强对物理知识的有效运用,与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理念更加符合。让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做到授人以渔,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课程教育效果。
结论:在高中阶段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不断的践行陶行知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的思想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能够让生活化教学得到真正的实现,达到理想当中最佳的教育效果。在此过程当中,教师主要可以从引入生活案例、创设生活情境、找寻生活素材、联系生活实际等等,让学生在物理知识获取的过程当中能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的学习效果变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亚雄. 案例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高考,2021,(10):31-32.
[2]王雅琴. 搭建支架引导高中生学物理概念[J]. 高考,2021,(10):75-76.
[3]俞冬健. 基于网络环境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 高考,2021,(10):125-1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