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刘怡伶
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东方红幼儿园 642350
摘要:午睡是幼儿日常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一环,直接影响到每个幼儿能否有效保持每天下午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不仅可以帮助下午的幼儿有效消除早睡带来的疲劳,还可以保证幼儿下午精力充沛地参加各种活动。第一次从一个家庭逐渐进入集体幼儿园的幼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是非常必要的,这样可以进一步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午睡;策略研究
引言
每次幼儿需要午睡的时候,幼儿似乎总是很兴奋。因为几乎所有的床都离得很近,当他们靠在一起的时候,感觉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虽然幼儿园老师都在不停地强调:“闭上眼睛,安安静静地睡觉”。但是,还是有很多幼儿在偷偷说话,但是每个幼儿起床的时候,他们都醒不过来,勉强起床。午睡时间和睡眠氛围的良好休息质量将直接影响幼儿的生活、学习甚至身心健康。因此,幼儿教师不仅要给幼儿上教育课,组织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和生活习惯。
一、组织幼儿饭后散步
吃完饭,教师要指导每个幼儿做好每天都应该会做的小事,比如:指导幼儿上楼或者下楼,每天洗脸刷牙。教师可以让幼儿在吃饭后在走廊里散步,既能让部分幼儿的整个情绪平静下来,又能让幼儿的整个胃肠道得到更好的消化。在走廊里,老师们可以为绘画艺术作品设立一个展览区,在幼儿散步的时间里,幼儿就可以边散步边欣赏幼儿的艺术作品。幼儿可以找一些阴凉的地方,幼儿可以坐在一起互相交流,让幼儿在这大自然的温暖怀抱中享受自然生活的无限审美乐趣。睡前散步,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体对各种食物的快速吸收和消化,还能有效促进人体肠胃、气血的快速顺畅循环,使身体顺畅。所以,散步可以让人得到更好更充足的睡眠。另外,睡前去户外散步,自然会让大脑更清醒,心情更舒服。
二、创设和谐温馨的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在刚开学进入园区的时候,幼儿第一次来到一个新的校园环境,会产生一种让幼儿好奇的恐惧感。因此,当所有幼儿集体午睡时,老师通常会把窗帘拉的很紧,这可以为所有幼儿在午睡时间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从而可以认为是在集体午睡时间给了所有幼儿一个心理暗示。再者,每当全班幼儿在家睡觉的时候,他们有家长的陪伴。刚开始入学的时候,很难完全适应和老师相处的午休环境[1]。老师最好用谈话或安慰的方法,来安慰全班幼儿的身心,让他们亲身感受到父母或老师陪伴的关爱,这样以来,他们就会觉得在家睡觉和在幼儿园睡觉的差别不是很大,也就不会睡不着了。幼儿园老师要多注意幼儿的午睡环境,尽量保持教室安静,防止一些睡着的幼儿因为一些微妙的震动声被吵醒,然后醒了再兴奋的情况。在幼儿睡眠温馨的环境中,要引导和鼓励一部分幼儿在吃饱饭以后安静自觉地上床睡觉,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幼儿听话懂事的好习惯,还能提高幼儿的自觉性,让幼儿在以后的午休时间内自觉午休,不干扰其他同学午休。
三、利用幼儿的观察、模仿行为,培养幼儿午睡的良好习惯
幼儿的年龄小,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经验基本上都来自于对家长、教师和其他同学的模仿,他们非常喜欢模仿,所以幼儿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在宝宝午睡的时候为幼儿创造一个场景[2],如猫宝宝,现在该开始午睡了。猫宝宝们轻轻的走进午休室,静静的躺着,让我们来看一下哪一只猫宝宝最听话,哪一只猫宝宝最先睡着呢。
因为每个幼儿都很容易喜欢小动物,所以幼儿园老师把他们比作猫宝宝时,通常会主动研究观察猫宝宝的日常行为习惯,安静的起床,安静的走路,安静的睡觉。幼儿特别喜欢在午睡时看幼儿动画片,老师应该可以选择一些对幼儿有很好教育启示的幼儿动画片,比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因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都是幼儿比较喜欢的动漫角色,老师让他们学习,培养良好的午睡习惯,幼儿应该更容易接受。
四、运用童话、儿歌的表现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
幼儿的自理能力比较差,在家里穿衣服和脱衣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由父母帮忙完成的。所以幼儿园很多幼儿在吃饭睡觉的时候都不愿意做自己动手完成,所以,一部分幼儿在吃饭睡觉的时候都需要幼儿教师帮忙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重点加强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选择一些有趣、简单的经典儿歌。让幼儿经常听这些简单的儿歌,可以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快速掌握一些简单的自理技巧。同时,要求教师学会充分利用户外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教给幼儿一些简单的自理技能,经常组织幼儿集体竞赛,可以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同时,老师可以通过给幼儿讲故事,让幼儿学学习关于幼儿或者其他动物午睡的好习惯的故事,会比一直催幼儿主动午睡有用。
五、使用表扬和鼓励的形式
良好的午睡习惯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主要环节。幼儿睡觉前需要漱口、上厕所、洗手。幼儿园需要建立完善的午睡制度,对幼儿提出几个基本要求[3]。比如:不允许大声说话,走路轻等等。幼儿的老师可以鼓励他们坚持下去,很多幼儿希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让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就寝习惯。对于表现不佳的幼儿教师通常可以通过一个小的惩罚规则对他们进行教育,让这些幼儿知道,在其他同学午睡的时候或者需要保持安静的时候,他们这样不好的行为是扰乱其他幼儿的秩序的行为,是不好的。
六、居家合作,培养幼儿午睡的好习惯
幼儿午睡的好习惯的养成,光靠一个老师的指导是不够的,还需要全家人的配合[4]。因此,幼儿园的老师通常可以通过家长会或其他活动在幼儿园区接送这些幼儿,与幼儿的家长面对面交流他们幼儿的午睡习惯,指导幼儿的家长做好各种需要及时配合和支持的工作;同时,家长也经常通过社交网络或者为家长和群众设立宣传栏,宣传在午休室午睡对教育幼儿的好处,鼓励幼儿的家长注意培养幼儿在家午睡的良好习惯,让幼儿在家的午睡习惯与幼儿园的午睡习惯融为一体。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午睡有充足的午睡时间,直接关系到下午正常的学习和运动活动以及整个家庭幼儿的整体情况。养成幼儿午睡时间的好习惯,更好的说,也有利于保证整个幼儿下午健康快乐的学习和成长。通过对幼儿每天午睡时间的观察和各种形式的心理教育指导,幼儿不仅逐渐养成良好的午睡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午睡生活质量。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的午睡生活习惯已经开始有了很大的改变,幼儿的午睡习惯也开始有了初步的大幅度改善。教师和家长还真的需要更多的耐心,不断的引导和提醒这些幼儿的好的行为和习惯,通过家庭和幼儿园共同教育引导幼儿。
参考文献:
[1]张小玲.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之培养策略[J].家长,2019(09):137-138.
[2]琚莹.小班幼儿午睡活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建议[J].教育观察,2018,7(24):62-64.
[3]梁实仙.探索幼儿良好的午睡习惯培养的策略[J].读写算,2018(02):55.
[4]陈淳.小班幼儿良好午睡习惯的培养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06):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