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兰
漳州市常山经济开发区北区中心小学,福建 漳州 363306
摘要:目前,在实际的课堂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增强师生间的互动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在帮助学生们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掌握更多学习方式的同时,在授课期间要将学生们当做主体对象,有意识地引导其主动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提升整体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学生们综合素养的不断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合作
1小组合作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分析
1.1根据学习内容的特殊性,制订合适的学习策略
教师在讲授比较难的学习内容需要进行小组合作的,通过知识分类将小组分为4~6人组。在此过程中,为了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教师要制定针对性的教学任务,在分配给各个小组学习任务的同时,也要留下思考的问题,让学生们进行探讨分析,提出不同的想法。从而在小组合作的基础模式中,能够选择出适合自己学习的基本策略,更好的掌握当堂课程的知识点。例如,在《三角形的认识》的课上,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选择各小组组长,对全体小组的学生进行训练,接下来教师教学生使用学具的方法,可以从同一角度组织学生进行共同测定,分配给所有组同样的测定对象,将比赛分组,记录测定的速度和正确度,各小组成员完成工作,报告各自的测定结果,在所有的报告完成后,老师进行评价。
1.2小组不同成员的定性组合策略
小组之间在进行定性组合时,要保证整个小组的多样性和一致性原则,在此成员之间要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性别和年龄、学习内容和学习水平达到互补的同时,增强学生们的实际交流,这也是非常重要的小组学习原则。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对于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思考,利用小组的特性组织集体行动,在扩大信息思考范围的同时增强学生们的深度学习能力。丰富思维的过程中也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们的整体积极性。
1.3小组成员的分工策略
小组成员进行分工时,必须要满足整个小组活动的目标,再提高整个队伍的执行力。小组队伍中必须要有组长来负责成员之间的任务分工,明确自身责任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达到分工合作的要求。在此过程中,组长不一定非要是老师点名选出,也可以通过组员之间的民主选举或者轮番担任等方式进行选择。成员在了解自身工作任务的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优势。在整个小组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于每个小组进行评价和打分。根据学生们的表现更好的安排下一次的活动时间。由于在小组活动中学生们的身份和职位不同,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成为小组长。在适应角色转换的过程中,学生们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也会不断的增长。
2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2.1使用课堂上问答的教学方法,加强小组和师生互动
在实际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时,教师们常用到的方法,一就是问答教学模式和提问的思考模式。在此过程中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通过提问的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们自主思考的实际能力,在小组探讨和合作过程中能够加快对于新知识和内容的理解能力。在设立多种引导问题的同时,要激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指引学生们能够带着问题反复地理解数学知识,加强探究能力的同时,对于基础的概念和解题方法有着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们在讨论之间可以找到学习的乐趣,不再局限于数学课本内容的死板理解。通过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的展现出来。能够培养学生们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好习惯,在往后遇到较难问题能够主动开口去问学生或者向老师求解,形成自我探究意识的同时并且可以更好的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
2.2设计灵活丰富的趣味游戏,提升教学效率
由于小学学生们好奇心较强,比较好动,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有着非常强的探索精神,教师可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引入和设计一些灵活丰富的趣味游戏,通过游戏法的教学能够更好的加强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的课上,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们的主动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提前为该课程准备一些教学视频和微课,提前在课前分好小组。下达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找出不同图形的任务,在凸显学生们活动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参与到小组合作比赛中,正确地掌握图形知识时,也能够对于本堂课的知识,内容有着全面的了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的体验到来自生活中的数学,将数学知识更好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2.3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保证学生们在独立完成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自我思考,在完成学习内容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是可以积极地与小组成员进行有效的讨论和解决。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时,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们的自我思考能力,可以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提高整个课堂的学习效率,引入小组合作的实际教学方式更好完成的教学任务。将学生进行有效分组制作平行四边形,然后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合作讨论,最后在互动教学中增强合作意识,更好的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3农村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3.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运用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时,一定要在小组活动中鼓励学生与老师进行主动的交流,在听取他人意见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对于知识的理解。教师一定再次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表自己对于本堂知识的意见和看法,阐述问题。体会时,不能只是死记硬背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根据已有的数学知识进行举一反三。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在条件和结果之间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从而更好的掌握数学命题的特征,在思考过程中达到深度学习的实际效果。教师们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们多多发言,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同时也能够将所有的教学内容从课堂上衍生到课堂之外,使学生们在处理问题时能够沉着冷静。
3.2积极的合作环境
在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时,教师必须要创建出非常积极的学习环境,学习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将直接影响学生们对于整堂课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要做到与学生之间的妥善沟通,不能限制学生们学知识的兴趣和学习态度。就是要营造和谐欢乐的教育环境,再次激发学生的合作精神,引导学生们能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积极讨论来更好地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实现共同进步。在学生们能够适应集体学习和讨论的过程中,对于不同层次的思考和认识产生多样的见解,再次燃烧起对于整个数学知识的学习激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加深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在自我反思和加深思维模式的过程中,达到更深一步的思考。
3.3通过评价促进协调学习取得预期的学习效果
师要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来更好地激发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挖掘学生们学习潜力的同时,要拓展学生们对于整个知识的思维思路,让学生们能够从基础上喜欢数学。主动学习所学的知识,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定期地对课堂知识和教学效果进行有效评价,促进协调学习取得预期效果时,也能够达到可持续性学习的有效目的,从而更好的凸显出合作学习的优势。
4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正确的教学模式引领下,一定要不断地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对象来改善自身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的积极影响下,将多种的现代化教学方式融入到实际课堂中去,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们对于数学课堂的排斥心理,让学生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实际的喜欢上课堂。
参考文献:
[1]李德云.让变得趣味非凡——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趣味探讨[J].课外数学(上),2017(3).
[2]杨俊平.小组合作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19(18).
[3]李正霞.让变得趣味非凡——谈小学数学中的小组合作教学[J].学周刊,2019(3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