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思考研究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魏海平
[导读] 差异是一种教学中存在的客观实际,不存在差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魏海平
        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第四小学  843400
        摘要:差异是一种教学中存在的客观实际,不存在差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学生更是如此。但是对待差异的方式却显现出了一个教师的水平。无视差异和过度区分差异都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极端现象,都对教学以及学生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要从进行分层教学实践开始,分层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已经避免了无视差异的教学极端现象,但是依旧可能出现过度区分差异的做法。要想避免此种问题的产生,教师需要对分层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理性的实践,让教学差异与统一达到平衡状态,并具体通过平衡教学分层、完善小组学习、提升任务质量的方式,实现对这一平衡状态的发展,真正做到尊重学生,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小学数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充分尊重学生差异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运用在学生个性发展、信心培养等多个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教师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过度实践,严重忽视了学生差异性中的统一性,造成了教学中的各种混乱现象,进而导致教师失去分层教学的信心。针对分层教学实践中可能存在的此种问题,教师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差异中看到学生的相似性,通过把分层教学与统一教学相结合的模式,实现分层教学的教学发展,提升学生分层教学中的实践能力与学习信心。
        一、做好分层分类,提高分层效果
        分层教学的关键一步是对展开教师对学生的分层,许多教师不是将学生层次过于细化,就是不注重学生层次的动态变化,从而打乱了分层教学的部署,造成分层教学的许多具体策略无法为继。教师在分层教学中的层次划分中,不能把学生划分太过细致,也不能太过粗放,比较适宜的方法是将学生划分成三个教学层次,这三个教学层次以学习能力的差别为主要依据,注意是数学学习能力而不是各个学科相加后的综合学习能力,这是有极大差别的。其次,还应该动态调整具体的教学层次划分,以学生的学习能力进步作为依据,实现因时而变。
        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学生在以往计算内容学习的相关表现,再结合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在实践授课中,三个层次的学生都很好的完成了自身的专属教学任务,并且其中的许多学生在自身教学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进阶教学任务,这不仅缓解了相关学生的学习焦虑,还让其在完成进阶教学任务的过程中取得了成就感,有效实现了分层教学的目标。


        二、发展分层小组,提升学习效率
        把分层小组教学当作分层教学的重要实践方式是分层教学的独到之处,这一方式有别于普通的小组教学模式,在小组分层实践中,教师需要更为关注学生的组合方式,可以根据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按照1:2:2或者1:2:3的结构进行分层小组的人员分配,在每个小组中安排一位学习能力突出的学生,再分别组合两个中等层次以及两个或者三个相对学困生,这样的实践模式可以实现小组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让其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教师利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中的“简易方程”开展分层小组教学实践时,利用合理的人员配置,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三次层次的学生采用逐级提问的方式,将比较容易的问题与和自身同等水平或者稍微优秀的学生讨论,将更困难的问题如“方程列式”与小组中学习能力最优秀的学生讨论,这样每个学生在这一过程都可能变成教学者,从而无形中提升了其对方程知识运用的理解。
        三、完善任务分层,加强学习信心
        在小学分层教学实践中,学生分层与任务分层是并行的,将学生分层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方便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而有些教师只进行学生分层而没有把教学任务分层,严重违背了分层教学的初衷。对任务分层包括习题解答、作业布置、学习目标等的多个方面,教师必须要将任务分层贯彻到所有适合的教学环节才能真正实现分层教学。在对任务的具体布置中,教师还要细分为基础学习任务与进阶学习任务,这样的设置在于帮助学生加强学习的紧凑感,同时降低繁重复杂的教学任务带来的的焦虑。
        教师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中“圆”一章的教学作业布置中,巧妙运用了分层教学作业的布置方式,起到了不错的效果。在此次的教学作业设置中,教师通过对作业难度的把握,将作业分为了三个等级,即必须完成的任务、可以完成的任务、相对困难的任务,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了相应的两级目标,经过这种合理的教学作业布置,学生作业的完成度与完成质量都实现了提升。
        综上所述,小学分层教学的实践是教师意识到学生差异的表现,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切忌矫枉过正,只重视了学生的差别而忽视了其学习中的统一性。只有在分层教学中实现了差异与统一的平衡,教师才能实现分层教学的发展,对如何平衡学生差异与统一的研究教师要继续加强力度,继而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佳玲.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法实施策略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2019(7):98-99.
        [2] 孙星. 研究分层教学模式 促进核心素养生成[J].数学教学通讯,2019,683(10):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