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渗透策略

发表时间:2021/8/3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10期   作者:赫梦蕊
[导读]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赫梦蕊
        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学,河南省周口市,466000

        摘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而德育被放在第一的位置可见其重要性。班级管理是一个班级各项活动和工作顺利开展和进行的前提和保障,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德育教育,并且积极探索德育教育的可行性策略,使其在班级管理中发挥积极而有效的作用,班主任作为直接管理者,将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发挥指导性的作用。
        关键词:班级管理 新形式 德育活动  
        德智体美劳指对人的素质定位的基本准则,也是人类社会教育的趋向目标。其中,德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如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班主任需坚持学习,传授学生德育知识
        一个好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好的班集体,班主任老师在日常工作中要不断学习相关的德育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们,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主题班会,辩论性演讲等。在课堂教学中,班主任要随心所欲地控制课堂,使自己的课堂生动有趣,合理有序,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仅靠理解教材和大纲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班主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德育知识,就必须多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并将这些知识整合起来,才能在教学中心平气和、不急不躁。
二、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德育发展
1.以生为本,付出师爱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和热爱每一个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为了教育学生,我们首先应该与学生建立一座爱的桥梁。和他们交朋友,站在朋友的角度和他们交流。教育的过程不仅是技能的展示,更是人类情感的交融。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为每一个学生,用心沟通,敞开心扉,用爱拨动学生心弦。从爱开始,用情感打动他,用理性启迪他,用行动引导他,用坚持不懈。我们要用老师的爱温暖他,用情感影响他,用理性说服他,促进他认识自己的缺点,克服自己的缺点,不断提高自己。
2.用学生的眼光来看问题
        记得美国总统华盛顿在他的演讲词中以往这样说过:人,生来是平等的。老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的,但我认为这只是在人格上。在知识方面,教师和学生不应该平等。教师应该永远站得比自己的学生高。这就是所谓的“学如高师”。老师必须有一桶甚至更多的水来填满学生所持的不同杯子。我们主张教师应该和学生平等,这意味着教师应该学会用学生的眼睛看问题。这样你就可以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把学生原本拿着的不同大小和形状的杯子倒满,让他们有一种满足感和幸福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作为学生学习伙伴的主角出现在学生面前,从学生的心理角度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索,在适当的地方提出建议,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此刻,在我处理班级事务的每一天之前和之后,我从不忘记提醒自己:我是否尊重了学生的权利?
三、积极引导家庭教育在德育中的作用
1.深入家庭,进行家教指导
        孩子是家庭的反映,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当一个学生想要解决他的糟糕表现,他必须从他的家庭开始。
        首先,要求家长给孩子更多机会独立处理事情,个人卫生自理,多做家务。”帮助家长提高思想认识,改变观念,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


        其次,父母不能仅仅用分数来衡量孩子的表现。当孩子的成绩不太好时,父母不应该用打骂来威胁他们而是积极耐心的引导他们。这样可以形成浓厚的家庭文化教育氛围,帮助孩子形成自觉的学习态度,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孩子是家庭的折射,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良好家庭环境的影响。要想解决学生的不良表现,还得从他的家庭入手。
2.与家长达成共识,与学校形成合力
        平时我会经常和学生家长们联系,详细分析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讨论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方法,使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通过家访和与家长们的反复交谈,家长们明白他们应该关心孩子的学习,以及他们的行为和道德教育。与此同时,与家长们商量找到最好的教育方式,期望他们尽量用劝导性教育来教育他,耐心地纠正孩子的错误,尽量避免打和骂,不使用暴力,以保护他们的自尊和进取。同时,要让学生理解父母和老师的苦心呵护,避免在被批评和训斥时产生叛逆心理。
四、积极发挥班集体的作用  
1.团结互助,友情感化
        团体的力量是无穷的,注意发挥团体和伙伴的作用,帮忙彼此在团体中找回自我,学会交往。同学的帮忙对每一名学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同学的力量有时胜过教师的力量。同学之间一旦建立起友谊的桥梁,他们之间就会无话不说。所以,鼓励学生与学生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同学间的友情和关爱。彼此感受到同学给他们的帮忙和带给他们的欢乐,让他们在欢乐中学习、生活,在学习、生活中感到欢乐!经过同学的教育、感染,促进同学间的情感交流。
2.召开主题班会,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主题班会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班级凝聚力等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教师可以采取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主题班会,引导学生在亲身的实践中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德内容化为健康的心理,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同学生病了“我们是应该主动帮助他吗,还是无动于衷呢?又应该如何帮他?”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德育实践教育过程中,自己去聆听感悟进而去行动,引导学生在何种情况下做出正确的选择,角色体验的过程中把教育要求内化为品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3.运用多种评价,促进发展
        维果茨基说过:“我们不盯着儿童发展的昨日,而应当盯着儿童发展的明天”。学生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家庭环境、个人经历的不同会出现一些品德方面的不良表现。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调动他的进取性、主动性。当发现它能主动参与劳动,就及时在学生面前表扬他;当他能主动帮忙同学的时候,要求学生及时地感谢;当他做错事的时候,引导他自己找出不对的地方,并想出假如再出现类似情景会怎样去做。教师只要态度正确、施教得当,再加上足够的爱心和耐心,就能让班上的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情是心灵的钥匙,爱是教育的基础,深厚融洽的师生之情带来的是简便愉快的气氛及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效果,所以,做一名优秀教师,就要像关心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关心爱护班内的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感情,关心学生的进步与成长,扶植他们正当的兴趣和专长,同时严格要求他们,做到以学生为本,心怀爱与真心,去体会学生们的世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
参考文献:[1]石兰芳.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 2020(11).
[2]杨国英. 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 课外语文, 2018, 000(005):192.
[3]张权. 德育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 教育, 2017(1):00014-00014.
        

作者简介:赫梦蕊,1979,女,汉,学历:本科,单位:周口市七一路第二小学,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单位所在省市及邮编:河南省周口市,4660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